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如果你是考生請不要看】作文教育的反思

Snow Koi | 2024-02-15 17:31:30 | 巴幣 10 | 人氣 152

【慎入,此為主觀思想,請接受所有人的觀點】

想不透,為何每次,每次,每次想要研究如何作文考高分時,都會迎向一個結果,「我好難過」。

我今天逼著我自己讀完了六篇112年學測作文佳作,它們被選為佳作,就代表「這是大考中心心目中的模範」,寫出一樣的文章,就可以取悅它們,就可以「拿高分」。

高分的技巧我是大概掌握到了,我也寫了一些重點,放在本文最後面,但我真的覺得「好噁心」。

不是我認為我做不到,也不是學會這些技巧好難,我想得是「為什麼這是我們考生要學的東西?」

學個用不到、醜陋、難看、制式的寫作技巧,到底為了什麼?
寫個文章,不能有主觀意見,不能有自己的認知,深怕與改考卷的人理念不合,被改了個低分,那這跟言論審察的社會有什麼兩樣?
你說為了拿高分,那為什麼這要是拿高分的方法?

引用朱宥勳老師所說的「生活裡沒有、學術寫作沒有、媒體寫作沒有、商業寫作沒有、文學寫作沒有,連國文課本上都沒有。」,這就是現在作文的樣貌,這種樣貌只有在「作文考題」中出現;這種樣貌只有當學生哭著臉說「我要如何拿高分?」,然後國文老師說「你要這樣寫」時,才會出現;這種樣貌只有那群出題者喜歡。

你憑什麼叫我這樣做,你憑什麼逼我們這樣做,目的是什麼?我實在不敢相信,那些上位的國文老師、教授,他們喜歡「這樣」的文章,那是多麼變態,多麼醜惡的癖好。

我們就像是群奴隸,被逼迫著做些我們不該做的事,考試的制定者拿著鞭子狠狠的抽著我們的精神,我們顫抖的提著筆,做著墮落的事情,只因為他們要我們這樣做,只因為這樣做才可以達成我「另一個目的」。


我清楚地知道,我是為「叛逆」的人,只要看到社會上的一點不公不義,我就會好生氣好生氣。

所以當我每次發覺我得在「未改革的作文考題」前卑躬屈膝的低著頭,才能夠達成我別的目的-拿到好的國文成績,我就覺得好難過、好憤怒、好無奈、好絕望。

尤其看到網路上「**老師教你滿分作文公式!」、「作文範文作者親自解說如何拿高分!」、「這樣寫,讓你作文不再煩惱」諸如此類的影片,我就覺得,這些補習班老師,這些學生,他們津津有味的談論著這些「惡文」然後露出那些驕傲的眼神就像在說著在欺壓下騙自己的謊言,他們好可憐,我們好可憐,這一切不是他們的錯,也不是我們的錯,是這個制度的錯,這是為了求生存而妥協的悲劇。

朱老師說「這些作文技巧,請你在考後徹底把它忘光,因為只會讓你寫出難看的文章」。

那既然如此,我們學這些到底有什麼用呢?


我啊,不是作家,更不是專家,只是數十萬考生中的一位,這場「文學大屠殺」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

至少,我一定要成為屠殺的受害者了。

不說了,我要帶上「我好喜歡這些文章」的面具,去寫作了。




附錄「讀範文觀後感」

1.魚腥草,作者用了接近文言的語法,有種很正式的感覺,但後半又出了很多口語的白話,讓人有種前面是用力過猛的感覺,而這篇大篇幅寫魚腥草的獨特,反而是自己的經驗很短,最後就快速的帶出自己的回憶然後就結束。但作者的字超級好看,詞句也華麗,制式的作文公式要點都有點到。
2.龍井茶樹,作者寫的詞句沒有刻意的詞藻,讓人感到終於有個流暢不做作的文章了,但其中的引經據典多到不行,看得出作者熟識那些經典古文。此篇述說的事實還是比較多,雖然和祖父的關係一樣是從氣味帶出,並蜻蜓點水的帶過,但前面自己與茶樹的連結是刻劃的深刻動人,清楚明瞭。
3.鬥牛舞,作者用了大量艱澀難懂的詞彙,甚至我有些都不會唸,然後一個簡單的事都用了好幾個形容堆疊,修辭也用很多,所以其實這篇作文說的內容超級少,事實說明的也不是很清楚,可以說是透過形容花草樹木的香氣來暗示事實。
4.稻/麥田,作者用了大量艱澀修辭,不斷形容稻田的無憂無慮,並其中慢慢帶入自己與稻田的回憶,例如和狗狗(突兀的口語)的玩耍,還有最後在迷惘中想起爛漫愜意的記憶,雖然提到也許未來稻田會消失,但天真放鬆的回憶永存,整個讀起來有種回憶般模糊而美好,但就是有很重的刻意修辭,以及前面提到麥田,後面又說稻田,有點矛盾。
5.玉蘭花,作者前段用大量文字堆疊出一些記憶,模糊但精美的文藻,載最後之前,從沒破題偷情,而是慢慢暗示,最後才破題,有種對!果然是這樣的感覺。總得來說故事內容一樣很少,甚至整篇是虛構的也不無可能,就好像是把印象中的各種事件縫合起來,頭跟腳縫一縫就好了,沒有身體或其他部位,就是內容事實很少。
6.雞蛋花,我讀到第一段,就讓我好興奮,這是六篇裡面唯一一篇,看得出作者要寫的故事,看得出真實的文字,看得出尚未被腐蝕的心,難道大考中心把此文放在最後就是為了讓人有種「終於來了」的感慨嗎?我不敢說這篇是否好文,但我確信這是一篇看得下去的文章,終於有個人類該寫的文章。修辭依然精美,但絕不是硬要堆疊,故事完整,流暢。

總得來說,雖然好像我都在批評,但這些都是「如何拿高分」的方法。
前面華麗修辭,慢慢帶題,最後總結收尾。
其中文章內容要少,最好是什麼都沒說的內容,然後能虛構就虛構,那會好寫很多。
小事化大事,這就是故事的形成。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