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怎麼吵個架吵出一則寓言故事的?:
前不久我和友群發生了一些口角上的爭執。
其實吧,我這個人是不完全排斥吵架的。
至少比起虛偽的和平,有時認真的吵一架反而能發現更多問題。
因為吵架這種事情也是有一定條件限制,不是誰都有能力可以吵,也不是誰都有意願跟你吵。雖然天天吵架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但偶一為之的話,就當作是定期的能量釋放吧,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先不論最先開始的吵起來原點是什麼。
反正當晚我就頂著凌晨兩點的就寢時間和早上六點的起床時間直接把燒烤得焦香的腦細胞殘留想法編寫成了一個極短的故事:
※ ※ ※
從前有位定居於河岸下游村莊多年的農民,生活簡單且規律,對他而言,自己只想平平靜靜過著普通的生活。
他有兩位好友,一位周遊四方的旅人,還有一位漫步悠久歲月的賢者。
某天,兩位好友來訪,說趕巧路過,想在此地留滯一段時日。
農民欣然同意,且盡東道主之誼招待,生活依舊。
突然一日,農民感覺有些不對,近期暴雨比記憶中往年的次數都要頻繁,且河水似乎比起過往都還更為湍急。
又聽聞過路村民小道消息,上游大壩疏於整治,近日或有潰堤危險。
種種徵象,令農民為此憂心忡忡。
此時旅人對農民說:
「哎,別操那種無用心,暴雨連綿、大壩潰堤,那都不是一介普通人能左右的,擔心又有何用呢?根本不甘你事,無聊!」
農民看了看自己的屋舍和莊稼,看了看四海為家的旅人,不以為然。
賢者也向農民說理:
「你太在意那些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了,讓自己放個心,別被那些胡言亂語影響,好歹到時真出了問題、有什麼麻煩,你再去擔心也不晚?!?/div>
農民才想辯解,賢者則接續說道: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別困於那些外物,在我年歲中也曾見過萬物榮枯、諸國傾頹、滄海桑田,此事不必過於憂慮,該如何便如何,見得多了,便習慣了;習慣了,也就釋然了,毋須反應過度。」
農民瞥了賢者一眼,心裡雖明白賢者所講的道理,卻又無法完全茍同。
他望著自己所搭建的居所、想來近幾年還算平穩的生活、看向自上游而來的滾滾洪水,欲言又止,眼神茫然空洞。
※ ※ ※
首先直觀而言,這則故事裡並沒有人是錯的。
農民是事件最直接受影響的人,他會擔憂他的生活環境受到影響,會去為一些或大或小的事物而感到焦慮。所以不論事情真偽與否,他都會為自己身邊息息相關的事物抱有更多的關切和煩惱。
旅人的想法著重在他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他並不是當地的居民,也沒有如此的煩惱,四海為家的他不會受那些紮根在同一塊地方的情感有所牽絆,所以他可以置之不理、也可以不在乎,可他所說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介凡人所能解決的卻也是事實,只是用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去闡述而已。
賢者是道理的闡述者,他說的是不帶感情的真相。如果問他講述的是不是一種事實?當然是。但他所講的內容卻過於宏觀,宏觀得沒有一點感情。事實上正因為他所看過的事物足夠多,所以對他來說那也不過是記憶中無需在意的匆匆一瞥,確實合理,卻很難被身在其中的人們所接受。
而產生爭執的理由,那絕對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每個人所處的立場不同,所思考的方式、說話的內容就會產生改變。
所以這才會變成,明明在這場對話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講的內容是錯誤的,但事實上彼此還是因為了立場的不同而產生了對立。
這個故事裡,沒有好人壞人,也沒有是非對錯。
其實我們在各種地方都會遇上類似想法和行為上的分歧。
關注的點不一樣,有時我們就很難去設身處地的對別人的處境產生共感。
我們可能會因為各種不同的情況與他人發生意見上的不合。
相處的時間久了,也總有價值觀和理念不合的地方。
隨著情勢的不同,我們可能是農民、可能是旅人,也有可能成為賢者。今天能夠站在理性至高點去看待他人的情緒,哪天他人就有可能反過來站在相反的位置看待你的情緒。
所以我的立場就還是……彼此多少互相尊重吧。
我個人覺得想法有沒有被認可,和所說內容有沒有被尊重,就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有些人總覺得我過於執念某些答案,其實我不開心的其實只是自己被對待的態度問題。
畢竟人與人之間的想法本來就不同,那也就勢必會有衝突的時候,該吵架的時候勢必還是會吵得,趁著這個時間點去調整彼此觀點的距離,那倒也不一定是件壞事。
而故事裡的洪水實際上有沒有到來,上游又是否會真的如路人所說的潰堤?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倒也已經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