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位於太空前線的新特許經營區域(NEW CONCESSIONS ZONE,NEW),在一個剛開發的星系上工作。整顆行星上不到百人,其中還有一些沒主見的仿生人,全都在同一個單調而緊湊的基地中生活,出了基地,除了砂石和一些原始外星細菌外什麼都沒有。
我們每天穿著笨拙的太空裝,操作粗重油膩的工業機械,每幾個月,我們得在船上的低溫休眠艙裡凍上數週,為了將數十光年外的石油運回太陽系,穿過太陽系內其他大大小小的殖民地與礦場,最後在地球軌道上排隊、等著將石油從延伸到大氣層之上的巨大輸油管道倒下。
有時候我會有時間回到在地球上的家、去看看家人、然後躺在後院的草坪上。不過公司雖然有提供超空間跳躍加給,卻不一定會給付來回軌道與地面的交通費用,而且最近幾年沙塵暴一直在加劇,等我下一次回到後院的時候,那裡看起來可能已經跟我挖石油的地方沒什麼區別了。
這是怎麼發生的?
歡迎來到23世紀的美國星區(American Sector),各位太空礦工、船工、技工、貨輪司機、企業的底層外派職員和太空海軍;歡迎各位喜歡太空科幻驚悚遊戲,或喜歡Traveller、Cepheus Engine系列系統的TRPG玩家,歡迎來到Hostile,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
Hostile是由Zozer Games出版的TRPG遊戲系統,基於Cephuse Engine,使用2d6進行判定。
在這裡,我們將快速的談談在遊戲中,有關人類空間在近23世紀的歷史起源。
本文的內容主要基於《Hostile Setting》一書中的第二章〈ORIENTATION〉,並補充了一些來自《Orbital 2100》和《Hostile-Technical Manual》,我覺得我們在遊戲中該會知道的資訊。
事實上,這個世界的世界線是從冷戰太空競賽期間、自由太空站計畫開始和我們錯開的,但是23世紀背景的遊戲環境幾乎與21世紀前的局勢完全隔離。如果你喜歡更硬核一點,在太陽系內搞行星殖民跟冷戰,並且不想看見超光速這種邪魔歪道的東西,可以去看看《Orbital 2100》擴充。
...我知道,正常來講應該要先有個比較有梗有趣有魅力遊戲簡介,講講系統本身的調性或機制特色什麼的,給一些邪惡企業的名字和啤酒廣告...或許我......晚點再說吧orz
開始囉。
在21世紀後,地球與月球間的冷戰迎來了和平。在突然崛起的交涉者Evelyn Chen高明的協調下,泰坦危機在2098年平息,這之後地球與月球間的政治關係逐步正常化,最終形成了一個整合的地球聯盟與世界政府。
在冷戰期間,地球與月球為了競爭資源,積極地在太陽系內的各個行星和衛星上進行擴張。目前,太陽系內許多有利可圖的地方都已經建立了穩定的殖民地與採礦基地,幾個人口較高的地方,包括水星、火星、伊奧、歐羅巴和泰坦等地都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政權,甚至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族群認同,但他們的資源與經濟體系仍然與地球和月球緊密交織在一起——那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太陽系統一的幾年。
然而在國際局勢變得和緩之際,公司間的資本主義式博弈仍然在越來越大的籌碼上持續。最終在賴納爾漩渦企業(Reiner-Gama)併吞了南十字礦業(Southern Cross)後,賴納爾漩渦壟斷了太陽系內的所有主要能源與礦產資源對地球的供應;代價是,這就是它在宇宙中所能佔有的全部疆土了。
以Burkhard Heim提出的統一量子場理論為基礎,在2103年,以色列海法理工學院的Yana Shuli Hurtz教授在一次嘗試透過超高密度磁場製造人造重力的實驗中,意外觀察到第一次內維度後膛的發生。
透過內維度、或者說,超空間後膛(hyperspace breech)發生時伴隨的量子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 effect),我們能將置入超空間後膛內的物質暴露在隧道內灌流的共振漣漪中,將物質以非牛頓力學的速度轉移到彼方。
在2106年,Helstrom實驗室在小行星Hygeia上建立的原型超空間載具Red Shift VII完成了第一次載人超光速旅行,在6.4分鐘內跳躍到13.5億公里外(約7.5光分)。
在2120年,人類成功透過超光速旅行抵達南門二,也就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行星系統。
之後的三十年內,距離太陽系四秒差距內的近地區域(Near Earth Settlement Zone, NEZ)出現了二十座殖民地及許多小型觀察哨和採礦基地。
企業間的利益競爭刺激了地外星系的開發。但世界政府內部既有的緊張情勢與地球遲早都要面臨的資源壓力,最終導致了世界在22世紀和23世紀初經歷了兩次衰退。
第一次衰退發生在2166年,中國在政治紛爭中廢止了共產黨、並試圖建立一個新的民主政體,這連帶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動盪。
由於世界政府在這次危機中貧弱的應對能力而失去了公信力,最終使地球聯盟於2168年解體;這又反過來使得新的民主中國甫才建立便又分崩離析。
首先是滿州與東北成功脫離新中國獨立,建立廣東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Guandong);西藏自治區與新疆自治區跟著效仿,分別建立新疆國與西藏國;經濟發達的東岸宣布建立聯邦共和中國(Federal Republic China,包含臺灣?),與位於華中的中央共和中國(Central Republic China)分裂兩立。
在中國陷入混亂的同時,於二十年前便經歷了社會與經濟轉型的日本在這次危機中臨危不亂,甚至一舉掌握了遠東地區的優勢地位,並這十年間建立了亞太夥伴關係協議(Asia Pacific Partnership, APP)。
APP成為東亞地區代表性的政治組織,更廣泛的影響了現今的自動化、AI技術與企業文化。
APP與其他兩大政治聯盟,以美國為首的美洲國家共同體(Community of American States,CAS),以及以德國為首的西歐聯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 ,WEU),並列人類空間中的三大政治聯盟勢力;這樣的勢力劃分同樣延伸到地外空間,構成日本星區(Japanese asector)、美國星區與歐洲星區(Euro Sector)三大政治分區。
然而如今主宰人類空間的首要力量已經從政治轉向了經濟。在2170年,世界上的各大企業於新加坡建立了聯盟企業聯合會(United Corporate Combine, UCC)。
聯合會作為企業間的常設理事會,取代了過去地球聯盟的位置,監管國際商業活動和慣例。這彷彿宣告了企業不再行於國家或政治聯盟的管轄之下,而開始建立自己的遊戲規則,並在國家勢力衰退的情況下,成為地內地外的實質最高權力機構。
但在政治之外,地球上的環境問題也終於走到了死期。
第二次衰退發生在2200年,地球上的石油正式宣告枯竭。
雖然自2060年氦核融合技術的成功,以及軌道時代以來陸續建立的太陽系內的氦開採基地,已經大幅緩解了我們對於能源的需求。但石油的需求已經從能源轉變為對石化產品的依賴;縱使生質合成塑料可以取代大多數的石油產品,然而人口壓力、氣候變遷與伴隨而來的糧食危機都使得依賴農作物的生質塑料發展受阻。
在這段衰退期間有許多前哨和殖民地被廢棄,但太空已經是我們唯一能夠汲取石油的地方。在巴西阿馬帕州的馬卡帕市,美洲國家共同體中的一個獨立的財團發起了一項耗時十五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龐大建設,跨大氣層輸油管道(Trans Atmospheric Petroleum Pipeline, TAPP),這條輸油管從地表一路穿過大氣、延伸到軌道上,讓石油流下,宣告第二次衰退的結束。
石油耗盡的問題可以透過TAPP和地外資源緩解,但地球上的氣候災害是不可逆轉的。
海平面上升、乾旱和沙漠化接連導致農業與生態危機,縱使北美與歐洲等先進國家可以透過水資源管理與集約化農業勉強維持,然而在中美、中亞、西非都已經有許多地區面臨完全的生態崩潰,如吉爾吉斯、馬利、查德和墨西哥的索諾蘭地區。北美的許多城市也都變得乾旱,空氣中總是瀰漫著威士忌色的煙塵,在最糟糕的天氣下只能看見遠方的高樓和生態建築自橙褐的雲霧中升起,與21世紀相比彷彿身處異星。
然而地球上已經突破一百億的人口仍然需要仰賴石油、氦3、礦物和其他資源來維持,受掌握地外資源的大型企業所養育、支配。
賴納爾漩渦仍然強硬的宣稱擁有太陽系內絕大多數區域的特許權,並維持著輸往地球的資源價格。縱使面臨其他公司來自外太陽系資源的競爭,但它在太陽系內的勢力幾乎是不可撼動的,就如人類不會那麼容易脫離對地球的依附。
這兩次衰退帶來了兩個主要變化:第一個部分是權力從國際組織轉移到企業,國家的影響力衰退,使得這個時代的星際開發由擁有資本的企業主導;第二部分是地球資源的枯竭,人類必須依賴太空資源,它不再是選項、而是需求——但這個需求也不會是永恆的,這項事實已經難以再視而不見。
然而在兩次經濟衰退的同時,還有別的不穩定因素正在太陽系外醞釀。
在近地區域、發展較為成熟的殖民地與採礦基地,除了會向地球輸出資源外,也服務於外環區域和更遙遠的前線區域,做為大型公司的技術基地和中轉站。這些沒有因為經濟衰退而完全被廢棄的站點,在第二次衰退期間、地球方面的控制力減弱後,紛紛強化了獨立營運的能力。
天倉五(Tau Ceti)作為近地區域最古老的外太陽系殖民行星之一,最初由兩個國家,美國與中國,分別建立了殖民地。
然而中國的殖民地樹林(Shulin)自中國在2166年間陷入內戰時便被拋棄,上萬名中國殖民者只能依賴國際援助柏林式的空投物資;直到2180年間,新中國分裂出的各個勢力都紛紛宣告擁有樹林的主權並對其展開爭奪,對此,廣東人民共和國展開了持續三十年殘暴的鎮壓與反叛亂戰爭。
由於聯合會在成立初期便規定所有衛星與行星都應該由一個單一政權統治,對於天倉五這個歷史比聯合會更悠久的特殊案例,他們認定這場危機只有在天倉五的兩個殖民地統一並建立一個獨立的行星政府才能夠解決。
在2212年,聯合會促成中國各方的談判,要求各方承諾未來將放棄對於殖民地的控制,並於2215年邀請美國介入中國殖民地的紛爭。美國海軍遠征部隊(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s, MEU)進駐樹林,組建天倉五自由政府(Tau Ceti Free State)並加入中國各派的衝突中。
這場持續超過十年的戰爭每年都會讓美國損失數千人、耗費數兆美金,但美國政府不能讓中國殖民地的紛爭波及在天倉五上另一個成功的美國殖民地林白(Lindbergh),更不會放棄這個將在獨立後成為美國盟友的強大近地區域行星。
同樣的,廣東人民共和國也不會放棄這個在美國星區的關鍵位置建立一個親中政權的機會;他們持續佔領雙版納(Xishuangbanna),並向位於樹林、茂蘭(Maolan)等地的武裝反抗組織天蒼五解放軍(Tau Ceti Liberation Army)持續輸出資源與武器。
這場戰爭至今仍彷彿看不見終點,我們只知道當戰爭結束時,天倉五將成為太陽系外第一個獨立的行星,並且可能不會是最後一個。
來到23世紀,象徵人類團結的世界政府已經瓦解,國家勢力也面臨了明顯的衰退,資源匱乏與氣候問題已經讓我們嘗到了報應,然而掌管遊戲主權的大型企業們只在乎如何從這樣的困境之中發掘利潤;因為末日還需要時間抵達,而意外只會發生在個人身上,公司只需要衡量損失和計算賠償,而從不會真正在乎你的人格與性命、或者其他值得讓你來到這裡的事物。
關於這個,我們可能得談談系統希望營造的氛圍和調性。為了滿足遊戲場景的需求,Hostile對於氣候災害與國際局勢的想像甚至比今日的預測來得更單純而樂觀(?),但它企圖描繪的宇宙顯然帶有某種樸素而落寞的復古未來主義色彩。它是對於資本主義式反烏托邦的悲觀想像的產物,一個孤立、充滿懷疑、而缺乏理想的宇宙。
以至於那些太空英雄所做的最了不起的事情,不過就是活下去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
再過幾分鐘,反應爐就會恢復供電,直到它過熱爆炸前我們會有十分鐘的時間。所以現在就去把我床墊裡的那把AKZ-4挖出來,然後用最快的速度衝向逃生艙,把子彈撒在沿路遇到的任何其他會動的東西上。
我會在那之前重新啟動通訊衛星,把你的報告用超波傳輸電報打給公司,他們最快會在兩週內收到訊息;他們或許有機會在上一艘油輪抵達近地區域的中轉站前做出反應,如果你的文筆夠好的話,甚至有可能拿到賠償。
然後這是我家鑰匙,從我上太空之後就沒人願意幫我的沙漠玫瑰澆水,現在它是你的責任了。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