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列車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瓢蟲,
影片保留了原作小說中多組殺手人馬在列車上相遇的主線,
以及多位人物的暱稱代號和背景世界觀。
但另一方面又完全植入了好萊塢式的動作喜劇元素,
帶來了濃厚的美式幽默和硬漢式的打鬥與鬥嘴。
這部份來講,算是很有導演大衛雷奇的風格,
既保留了捍衛任務1的狠勁,
也有多位曾經與導演合作過的演員回歸,帶來一些驚喜客串。
因為子彈列車為多線式敘事手法的電影,
登場角色較多,所以剛開始會讓人覺得對白較多,動作場面較少,
對於純粹想看動作爽片的觀眾而言,大概會覺得好像不如預期。
但好在電影於穿插一些殺手們過往執行任務的畫面時,
都有一些快速剪輯的打鬥戲以及誇張的血腥橋段,替電影帶來不少刺激的聲光效果。
另一方面,拳拳到肉的生死廝殺也結合了一些趣味小幽默,
加上主角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瓢蟲是以運氣很好做為優勢的殺手,
所以也帶來許多讓人感到荒唐又逗趣的搞笑鬧劇。
一些畫面也捕捉的相當酷炫,
運用手臂旋轉左輪手槍相當帥氣,主角將箱子當作盾牌並雜耍的動作特技也很俐落。
加上劇中的吉祥物布偶、動物、關鍵物品都在這場殺手互相較勁的旅程中參一咖,也讓娛樂性更高。
只可惜武士刀的砍殺並沒有那麼華麗,
又大概是因為疫情影響,所以日本在地的各個城市地點取景偏少,都是電腦動畫或搭景居多。
且最後大戰也沒有想像中規模那麼大,
整體格局算是小品介於大作之間的作品,確實符合9千萬美金的製作成本。
而亞倫強森在片中的戲份也比我當初看預告片時想像的還要多,
算是他繼特攻聯盟後,終於又有一部搶眼表現的電影。
多線式的敘事手法,讓多位各具特色的殺手齊聚一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及任務,有人是為了拿一口箱子,有人則是想要向白死神展開復仇。
剛開始看似每個人之間都沒有很大的關聯性,
但隨著劇情進展,逐漸將每個殺手之間的恩怨情仇給連結起來。
前後因果關係都有得到相對應的結論,
也有直接與間接的蝴蝶效應,加上陰錯陽差的巧合,
一環又一環逐漸扣起來的設計,可說是十分討巧。
整趟東京開往京都的高速列車只發生在夜晚到白天,時間的流逝算是挺有臨場感。
透過閃回式的回憶、插敘、補述、倒置敘事這種手法,以及白癡又荒謬的喜感,
確實會讓人想起昆汀或蓋瑞奇的電影,
只是子彈列車並沒有像上述兩人的電影風格那麼強烈,
整體依舊是好萊塢商業片的風範。
優點是劇情看似複雜但實際上卻完全都不會燒腦難懂,
因為導演擅長用畫面講故事,會在關鍵的部分再回頭提示觀眾,
劇情也十分明確且發生地點都侷限在列車上,
每名角色的造型及性格又都很好記,也不會有臉盲的問題。
因此子彈列車真可算是多線式敘事電影中相當好上手入門的一部。
算是非常適合喜愛看多位角色逗陣又不用太動腦思考的觀眾。
(如果對湯瑪士小火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觀看起來效果更好)
另一方面我也推薦韓國片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