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論日治時期之臺灣工業發展

地球人來者 | 2022-07-09 03:38:24 | 巴幣 302 | 人氣 352

日治時期,日本為掠奪臺灣糖米資源,在臺灣大力興建基礎設施。到臺灣光復時, 水力火力發電廠共 32 座,發電設備能力 33 萬瓩(日治時期最高達 110 萬瓩),港口設施可停泊 2 萬噸巨輪,鐵路全長 4500 公里,其中鐵路幹線(此為臺灣鐵路局所經營的 客貨營運鐵路)900 多公里,公路全長 1.5 萬多公里。鐵路縱貫南北,公路連結各鄉 鎮,這些交通設施原本附帶有治安及軍事用途,卻也是臺灣產業開發不可或缺的條件。 這些日治時代的社會基礎設施在 50 到 60 年代,經過國民政府的修復和改善,基本上滿 足臺灣工業發展和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需求,一直到 60 年代末期,臺灣才出現港口擁擠

1899 年,臺北自來水道工事 已經竣工;同年,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金 融機構─—臺灣銀行,正式創立,奠定臺 灣資本主義化的基礎;而縱貫鐵路工程, 也在這一年 開始動工。 甫進入廿世 紀 之 初,不僅代表衛生改善的下水道工程開始 進行,後藤新平任內,更完成了土地、林 野、戶口的 調查;度量 衡以及貨幣 的 統 一;對於郵 政、電信、 航運、港灣 、 鐵 路、公路等 交通事業, 也加緊建設 或 擴 充。 長達四○五公里的縱貫鐵路於 1908 年 4 月全線通車;在大陸上的滿清政府尚未 倒臺,中華民國還未誕生的 1911 年,世 界三大登山鐵道之一的阿里山登山鐵道也 已經完工; 產業方面, 廿世紀的最 初 十 年,六家新式的製糖會社也相繼成立,使 製糖提升為近代化的工業生產;工業發展 用的電力,也在廿世紀初開始開發,臺灣 首座水力發電所─—臺北深坑的龜山水力 發電所於 1903 年開始興建,兩年後開始供電
  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臺灣歷史學會理事、新世紀智庫論壇編輯顧問

1910年代後半以來中小零細工業發達的情形明顯,最初大部分以碾米業白米業為主。1930年代除了這兩個業種大為增加外,還可以觀察到業種多樣化的現象,而且其中有14個業種在1930到1938年間工廠數增加兩倍以上,顯現了該時期零細工廠在工業化上的廣泛進展。
其次,他注意到1920年代後半中小工廠經營規模的擴大現象,不過並沒有進一步擴展成大工廠的現象,而且這些工廠大多是食品材料工業、生活用品製造業、建材製造業與金屬機械器具工業等很多業種,大部分與消費財的生產有關。
其三,他從工業生產額的變化,發現1930年代臺灣的工業化性質發生變化,醬油、澱粉、麵類、稻草製品、金屬製品、機械器具、木製品、印刷、裁縫品等業種,在1930年代後期有比較大的發展。最後,他指出臺灣的中小零細工廠最初是在農村發展起來的,1930年代後則在都市裡也有一些特定業種發展出來。
另一方面,堀內義隆討論了促成臺灣中小零細工業發展的各種條件。首先,他認為臺灣對日本與中國等地區的經濟關係變化,引發了新商品的流入、殖民地開發需求、進口替代生產與出口需求等四個現象,而這些現象對於許多中小零細工業的發展具有刺激作用。
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文作者:高淑媛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工廠數在 1915 年時已有 1,323,至 1940 年更增加到 8,940。其中使用動力之工廠數,從 1915 年之 642,增加到 1936 年之 6,150。也就是說,使用動力之工廠數在 1915年時,已占總工廠數之 48.53%,至 1936 年更提高至 78%,四分之三以上的工廠皆使用動力。工廠使用的動力數,從 1918 年之 17,078 馬力,增加至 1940 年之 234,574 馬力,成長了將近 13 倍。工廠雇用的工人數在 1915 年時有 28,548 人,1940 年增加到 126,005人,增長了 4.76 倍。以上資料顯示日治時代現代化工業的勃興,工業生產技術及生產組織有偌大的進步。
。交通方面,日治時代的交通工具已經進入了汽電力推動的時代,有火車、汽車、輪船、飛機等的運行;而且也有適合這些交通工具所行走的軌道或設備,例如鐵路、公路、碼頭及飛機場;而且鐵公路形成一個密集的網路,所以交通建設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的階段。
葉淑貞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日治時期臺灣產業比重,1902~1942年平均工業佔產業的25%
光復後,1954年後才達到此標準
光復前後臺灣經濟發展與貿易變遷:高國平

其他支持日治時期工業發展為正面之文獻
日治時期電力事業與工業發展-吳政憲(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日治初期臺灣現代交通建設與產業發展-陳家豪: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 蔡龍保: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