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這篇(講義—論點架構)複習了一些我忘記的基礎。簡單摘要:
- 「論點 == 結論 + 推論 + 論據 + 意義」
- 結論→主張(OO是好or不好)
- 推論→拆解主張成各種「若A則B」句法的連鎖,可以是因果鍊(因為所以)、也可以是相關鍊(正相關、負相關、無相關)(若是愛,就付出;你不付出你珍貴的東西,則不是愛。你不把錢給我就不愛我)。
- 論據→各種例子、數據、言論等。
- 意義→證明自己「證明」了主張。
說起來有點矛盾。事實上,我會單獨使用命題的格式,無論是假言,甚至三段論。然而,並未訓練成本能,時而不靈就是時而不靈,忘記就是忘記了,沒甚麼好對自己不誠實;再來,我也沒在對話或寫作中流暢的使用,像格鬥遊戲組合接技。總之,在上述結構中(論點 == 結論 + 推論 + 論據 + 意義),我忘記的是「推論 (Reason)」(若A則B)的句型可以拿來幹嘛,從而導致我在連續思考(尤其對話中),尤其涉及先前沒聽過的概念,會有多餘運算的情況。
畢竟,很多時候,一句話蠢不蠢,來自於「有無思考」(無論客觀的因果;或者說服時,額外考量背說服者的主觀(情緒)等因素)。思考成果展示了思考品質高低,應該要集中火力釐清因果和相關性上的連鎖。於是,這種推論(IF A then B)的句型的好處是,在一邊分心對話的同時能夠思考。因此,若我忘記了該點,則嚴重影響我的思考品質,進而影響對話品質。至於寫作,分兩種情況,無法靜下心來回應,譬如在外,尤其有外部因素噪音等干擾,也就不會有好的思考成品;可以靜下心來回應,譬如在家,尤其聽著音樂、順著心流,往往反覆拆解-重組觀念間,會有所成。
儘管對於一些人,可能不需要這種框架的提醒,他們也可以流暢得完成思考流程與成品。除了腦速之外,若對於因果的相關和連鎖,該人早已想過,則對話時僅是識別並提取。譬如,一個人思考過特休斯之船的命題,再看駭客任務2時,假定有個問題是「第六次探訪後端的NEO,跟過去的NEO是不是同一人」,則可以用特休斯之船的模型,提供一種詮釋。然而,不少概念,是我聽到的當下才開始拆解。若我忘了某一種論辯式的說話格式,某方面也等同忘了一種快速處理的模式。
釐清上述此點,回頭再看一些文章,觀其結構,我才知道好笑在哪。這些人的文章只有記述,像是忠實地把大腸裡的大便拉出,沒有對因果的整理、轉念和突破。換言之,就是自作賤而不思進取的文字。
但其實我他媽很想講,看到別人自作賤而不思進取的文字,我會有種愉悅。
有些文章,你看得出來作者自嘲得很爽,就像悲劇主角。他們仔細雕琢每句話,都非常流暢、深刻,甚至寫景寫意,可以說,在任何文盲眼中,都富有文學性,尤其詩意、失意和戲劇性。然而,無論刷上哪種文學色彩,自我作賤仍然就是自我作賤;你以為你人間失格,但你就連吐槽自己都顯得失敗。這些人的話語,不原諒自己的低賤,不放過對自己自嘲,但沒想突破自己。果然,人的賤不是一天累積出的。他們把賤當成一種勳章,一種獎盃,用一種變態和猥瑣的文學風格,頒獎給自己,宣示自己不只人生上是失敗的,就連理當引以為傲的精神,也在不斷服食華美又易於傳播的文字間,持續腐敗,散播惡臭。
沒關係,濱海尚有逐臭之人。網海上,有愛行自我作賤文者,有愛讀自我作賤文者,豈不美哉。
見此,我很慶幸這些文章撰寫者與我毫無瓜葛。不過陌生人。認真說,沒跟這些人扯上關係,實在太好了。回頭來說,我沒特別想批評那些自作賤的人,就像自覺人生悲慘到不吸毒不行,缺乏刺激到不嗑藥不特樂的人,他們之中所存在的可憐跟可惡,關係是相互辯證的。放任自己可憐,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所以可惡;憎恨自己可惡,卻又不肯正面可憐自己的可憐,於是變得更可憐。
我只是很慶幸,再也不會欣賞,和同情這些人了。即使我多缺朋友和朋友以上的對像,我也不會考慮這種人。這種人只會汙染你的心智,作賤你的人生。
與其看劣質版本的人間失格,我不如再把太宰的文章看看。
你寫的也沒有太宰的版本好笑。
筆者資訊 |
|
兔二(nobuusa) 遊戲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最近的興趣是ANKI+學習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尤其在遊戲領域,譬如如何玩遊戲學英文。請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