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之前曾經分享過『迷你街機控制器』的海外新聞、使用 QA 解答集
這次想要分享的是有關「控制器、硬體」的實際操作心得與較深入解析的文章
因此特別再另外寫一篇還未發表過的詳細開箱介紹,給喜愛街機風音遊的玩家們~
近年來在 PS4/Switch 等家用主機上推出的音遊這塊可說是日漸豐富
而在喜愛這種類型的玩家,所謂廣大音 G 圈中(不問街機/家用/手遊取向)
大家不約而同的都稱 Switch 真的變成一臺全能向的音遊專用機了 XD
與早年那種因為硬體不普及,因而說自己玩不到遊戲的莫名窘境可說是已不復存在
從原生街機跨平臺、PC/手遊移植、原創作品等等的都能夠在這邊看的到
包含本週要推出的《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 for Nintendo Switch》
他的按鈕操作打譜面真的棒,有新感覺玩法!
但 MEGA39's 的 Mix Mode 就是很忠實王道下落式的移動操作了,真心不騙!
回到《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 FTDX/MEGA39's》的話題,算是音遊殿堂代表
主因絕對還是在於,來自電玩遊樂場稼動的音 G 機內容,上了 PS4 與 NS 都很有話題
且可隨著自己的步調享受,畢竟所謂大環境圈內(偏街機)的風氣與壓力多少是有點大
這也是為什麼家用向的音遊要特別需要用心去重新建構,希望可以有不一樣的氣候
雖然在專門玩 NS 的玩家可能比較無感,甚至因為最近一年原定新計畫有延宕或擱置
導致說許多人總說"這遊戲不出新內容"等等輿論,其實我們更無奈也比大家還想罵髒話(x
與其一直給予遊戲看衰的心態、或是取笑給負評,不如回頭想想早前為何要享受這款作品吧
但比起真的早就不打算做後續的 Arcade 來說,雙家用讓玩家自由把玩的彈性就更高了
今天就談談之前大家都很有興趣的『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 迷你街機控制器』詳情
知道早些時間在 NS 板有人發過陸版機,不過這邊是會用不同立場的核心玩家角度等形式去切入
對了,看到這邊還是要特別講一下!本文開箱的內容是沒人寫過的日本境內版商品
有些使用感敘述會有一些不同,特別會針對一些較細部的技巧,文末也會附上成果產物
控制器分享 玩家會使用什麼樣的操作介面遊玩,適性小小探討
不曉得大家對於遊玩《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這系列相關作品的頻率是如何呢?
身邊較熟悉的玩家,包含我本身在內,是真的每天平均都至少會開 DIVA 來打的習慣
雖然遊玩主力不是要投錢的那種 XD,但是由於投入的時間非常多:都是幾百小時或破千
除了標配手把的遊玩操作技能是一定要的以外,擁有各種街機型態控制器也是當然的~
呃… 人權圖來一下,應該說是我們有花時間研究與把玩過的大大小小夥伴們
下面附上一部份手邊擁有的傢俬硬體,以免有過度獨厚與抬轎特定控制器的嫌疑(x
這邊要先聲明,基本上每個硬體都有他各自獨特的架構設計與性能,都有一定的差異性
也就是所謂的「檯性」這部份,因此沒有絕對的好壞可言,這跟大型機臺會遇到的狀況一樣
還請撇除掉過度的迷思:「並不是說大就是好、就是爽,且街機框體尺寸更不是唯一標準」
再說 Project DIVA 較後期製作的新曲與譜面內容,大多是有配合手把的多鍵位性質為基礎製作
正文 接下來就要實際來 Focus 介紹一下:
本文所要探討的這位小小主角,至今確實還沒有人開過的
日本境內版《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迷你街機控制器 (※臺灣本地其實可找得到)
首先就來看一下外盒外觀的部份,據說這是日本部門針對當地市場所設計的商品視覺包裝
當然配合地區銷售策略有所調整,在電玩大環境的業界也是很常有的事(名稱、封面等等)
然後經過一些輾轉詢問,近期這個掛 PEGAGAME 品牌的商品,我也很好奇的再度入手了
據說是 8 月初針對日本市場再次生產的新製品,日方對工廠方確實有針對細部做工給予改良
外盒的說明文字,背後也寫到一句重點:『本產品會有不經預告的外型或內部改良』
就目前得知的部份,比方說內部的組裝、按鍵與外框開模等都有得到一些提升與使用有感
因為我早前在 6 月時也有入手舊版本的 NS 小街機(玩家俗稱),在兩相比對下就有些差異
或許是日方對當地販售的版本有特別的品質要求吧,畢竟是非常注重該商品後續的網評回饋
首先就來看一下內容物的部份,同樣是維持精簡風格但卻不算太廉價的三廠盒裝週邊組
大致就是「小街機本體」、「說明書/保證書」、「3 米長度 USB Type-C 線」
但其實即便是有授權的各種大廠硬體,也差不多是上述項目了,尤其 DIVA 控種類也算繁多
至於說明書的部份,設計上來說也非常符合負責日本地區銷售網管部的美學
看上去質感優秀許多,雖然只有純日文,但是也有寫到許多的重要資訊與提醒
特別加註「本產品不能替主機充電」的事項~XD 另外也附上保證書,非常完整!
縮小款視覺的等比版本再次設計,且按鍵大小也適中,並不會有太小不好操作的問題
有趣的是,首先是小街機按鈕其實比 HORI 先前迷你控尺寸大,鍵距操作也比較有利
二來就是因為授權商並無與原廠再次合作產品,所以這組小街機相對來說有一些原創性
最有特色大概莫過「TOUCH SLIDER 觸控條(搭載 LED)」的部份,算是特別的專利
雖然承襲原本街機框體的設計,但是其訊號輸入晶片,寫入的程式碼也是另外開發
首先就是初接電狀態框體按鍵跑馬燈,依序的燈號就是特規的前導程式,是用於檢測
※這邊要特別提出一點:正因為他訊號是「模擬左右類比搖桿訊號」的形式下去製作的
而且 SLIDE 的部分,也因為縮小範圍,觸控感應點也相對做了一定的簡化改良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單滑撥動時,必須考量整體觸控點分做「8 格」的特性(左 4/右 4)
所以需要滑動一定的距離才會輸入訊號(這邊常常被誤認延遲或不判,但誤會大了)
來回滑動的時候也必須先將手指離地再滑喔,類似現在手遊的虛擬搖桿概念,離地即歸位
長條 Chain Slide 也不需完全從左滑到右,只要滑動一定距離定在那裡即可(模擬類比桿)
回到按鍵內部的部份稍微說明:眾所皆知,採用的便是電腦機械鍵盤的「黑軸」
加上四大按鍵的鍵帽所組成,並沒有彈簧的成分在其中,玩家可直接用鍵盤手勢做遊玩
反倒是用大型鍵盤的方式去看待會較好,請用「運指點觸」代替那種"巴街機按鈕"的操作
像最新進度樂曲「ドラマツルギー(EXTREME)」我就能用很硬派的操作去打了(文末有片喔)
為此我們也找相關工作室討論過這點,換軸會需要專業技術且弄不好會難救,所以不太建議
這邊簡單說說在街機上的狀況,因為使用三和光遮感應微動,觸發時有彈簧按壓
有時彈簧在經過拍打時難免會走鐘、歪掉.這時就會產生卡鍵,要請店員來調整啦~!
當然,從上圖的架構就可以明顯得知,四顆按鈕是被鑲嵌/焊在同一塊電路板上的設計
也順帶稍微提一下,任何控制器包含街機,只要是在同個平面都難免會發生「共震」現象
然而小街機頂多就是在鍵帽部份可能做厚了一點(公差)、或者降噪貼有脫落了
不然就是先前常常會提到的「空壓」,就是壓下去因空隙太大需做填充(也是公差)
手邊這組標榜新製品款,在 8 月後再生產的好像就沒什麼聽到上述狀況了,算是良好
觸控條 Slide 也因新製程緣故,全面換成不燒手的材質(上圖有左右差異),可說是德政^o^
最近這陣子,臺灣也有女性 YouTuber 在分享小街機的愉快體驗(雖然是舊款版本)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搜尋一下,她有談到以往接觸初音未來音樂與遊玩 Arcade 的經驗
其實《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起初也是主打女性市場,所以可愛的外觀也是很大誘因
當然除了攜帶模式,做為能夠直接帶著走,想去哪玩就在哪放膽玩的型態外
要接上 TV 模式當大畫面控制器也是可以,就用隨附的 3 米線材插上 USB 即可
建議遊玩時,控制器桌面的高度要跟螢幕的可視相對位置配合好,體驗才會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新製品之早期的小街機產品相比,接出的音源在聽感方面音質有大幅提升
不過耳機孔在往後的生產就會移除,據說是因為晶片供應量不足才有此考量(客服說法)
所以原本這組耳機孔算是另一組 USB 音效卡的部份,往後就得插在主機本體上做使用囉!
這次入手的新版製品開箱文,因為在操作上並無什麼問題,先前常見的瑕疵也沒有遇到過
所以會專注於『此款硬體狀態正常且良好的前提』來做本質探討,給予遊玩建議
但是不論是怎樣的控制器,在使用好一段時間後還是會需要做一些養護,如同街機一樣
往後要是有其他玩家板友遇到相關的保養與調教疑問,其實也可以利用本串做回覆交流喔
如果您不是這次提及的新款製品,但覺得有問題,是比較建議回頭找原購買出處做詢問
本開箱主要是聚焦於酷東西的操作,以及能帶給玩家什麼樣遊玩經驗/成績的提升為中心
最後稍微做個段落小結語,在控制器分享那 Part 有提到的,種類與差異性相當繁多
但各種硬體的誕生 與其說是「還原(仿)街機」不如稱「提供街機型態的操作」
因此不論用上怎樣的操作硬體介面,絕對都能獲取以及習得新的技能點,都是全新體驗
就算是手把操作,玩的好的玩家也是大有人在!不論是什麼樣的技能出身,都值得尊重欣賞
■ 適合入手《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小街機的誘因大概有五大點吧:
1. 你原本就是喜愛 Project DIVA 的玩家,想把街機內容慢慢玩透透
2. 用手把真的比較玩不起來,想靠街機的橫向配置的技術力嘗試看看
3. 先前與 Project DIVA Arcade 有過幾道 30 元的一面之緣但意猶未盡
4. 想隨時與身邊朋友炫耀或分享遊玩,在各種環境下都可以隨意打 DIVA
大致上可以規劃為上面幾點,我自己是真的有都有全中~XD
應該說自從 2016 年 Project DIVA 的街機內容改轉登家用主機平臺後
就是夢寐以求的遊戲型態,也漸漸變成生活中一部分,看要如何經營
然後很多女玩家最近也因為這樣入坑啦,才知道隱性的客群比想像中多
希望藉由可以有利推動的硬體或素材,喚醒或凝聚大家那份愛玩遊戲的心!
MEGA39's 相較 PS4 的 Future Tone DX 是相對偏輕量型規格的版本
但一樣都是大家在外皆知可以看到的街機內容作品,且 Switch 受眾度高
也因此能較好做遊戲的推廣,像是最近大環境疫情還是處於比較嚴重的狀況
真的不建議去接觸不必要的群聚與場所出入(以後小街機也可以帶著走就是了)
所以,如果你是 NS 版的 MEGA39's 玩家,或許就可以趁這段期間找到新樂子
想到以後若比較安全可外出同樂聚會,大家面對面排排坐互相 PK 就感到很好玩 XD
而且專用規格才能夠做主機的合體,除非是對「△???」的標誌有莫名的執著
不然是比較不推薦用轉接的方式使用,直接用 NS 專屬規格組合起來新鮮感會更強
最近幾個月來,如果包含各種購入管道,粗估臺灣應該也至少上百名玩家有入手
只是不曉得大家人都跑哪裡去了?或許很多淺嚐即止,就體驗體驗玩的並沒有很深
也可能是因為用手把沒有玩很好,然後用小街機以為可以打好但還是覺得不理想
或是沒有達到 PERFECT 的成績也罷,家用取向的 DIVA 風氣其實並沒有那麼樣嚴苛 QQ
下面不免俗的分享幾首我用小街機遊玩的成果(成績翻拍截圖、影片等等)
大致上程度落在 HARD、EXTREME、EXTRA EXTREME 的譜面都很常玩
本文不只是小街機的解析敘述,也期望板友多少也能踴躍分享你們的日常喔
或是看了這篇的詳細介紹後,能夠對遊戲及各層面的話題再次產生興趣,謝謝!
有很多東西是這樣,關於好用不好用的問題,可能就要實際的技術與遊玩狀況來佐證了~
.『アドレサンス(EXTREME)』可以參考一下有關於滑條操作的技巧
.『劣等上等(HARD)』超人氣的新規曲目,譜面很吃節奏變則度
.『東京テディベア(EXTREME)』早期就屬高 BPM 的曲子,用小街機意外的順手
.『ドラマツルギー(EXTREME)』
這個最精采,所以自然放在壓軸!也是最喜歡愛曲的前幾名(其實是因為自己會打 XD)
噠噠噠有如機關槍的單手連打輸入非常療癒~ 機器的表現非常可以,就看技巧有沒有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