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個案的媽媽說希望和我談?wù)劊⒆釉趫鰶]關(guān)係。
後來媽媽和我坦誠小孩身上有受傷,傷痕是她打的,她很自責(zé)。並且說這件事情也有跟學(xué)校老師說,老師說,這本來需要通報,但看在案母初犯且素行良好份上,這次留待觀察。
個案母親能夠坦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見她有些侷促不安,就說這次治療先暫停,想和媽媽談?wù)劊私鈫栴}還有之後可以提供的協(xié)助。
這個媽媽生了三個女兒,丈夫幾年前抱怨家裡沒有溫暖而離家,但法律上仍未離婚。這位母親和公婆在同個屋簷下繼續(xù)生活。公婆對這個兒子也無可奈何。甚至他在外面有女友,並且與女友育有孩子。
「我只是不能明白,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養(yǎng)育大女兒,老大卻主動聯(lián)絡(luò)爸爸。」這位母親說。
我突然想到電影〈孤味〉裡的林秀英,在一個情節(jié)裡,她難過自己一手拉拔長大的女兒們,為什麼要順著背棄妻女的先生的遺願,舉辦喪禮。就算先生如此,林秀英仍數(shù)十年沒有同意與先生離婚,悍守妻子的名份,養(yǎng)大了女兒們。
我忍住鼻酸。我眼前這位母親,掙錢養(yǎng)活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卻連絡(luò)上浪跡的丈夫。母親打電話質(zhì)詢丈夫,丈夫卻對這位母親說,「因為妳給不了她(大女兒)溫暖,她才來找我。」
媽媽說到這,崩潰哭了。
我拿了衛(wèi)生紙給她,我問旁邊的小女兒(也是我的個案),媽媽打妳,妳有什麼感覺?
小女兒說的話,讓我很驚詫,「很痛啊。」她不看著我,繼續(xù)玩著手上的玩具,並接著說,「但我知道媽媽是不小心失手的,她只是壓力太大。」
「那妳願意原諒媽媽嗎?」我問。
「當(dāng)然啊,爸爸不在家了,我要趕快賺錢照顧她,不讓她這麼辛苦。」這是一個五歲的女生口中說出來的話。
治療她的這一年多,很常聽她說「我要賺錢」、「我要讓媽媽休息」之類的話。就在今晚,整個背景故事清晰了起來。
我去辦公室拿了議員送給醫(yī)療人員的康乃馨,然後交給這個小女兒,「妳拿去送給媽媽,告訴她妳原諒她了,以後不可以再這樣。」
算是了結(jié)了某個部分的結(jié)吧。之前看電視劇〈康熙帝國〉的時候,年幼的康熙,親眼看著奶奶孝莊太后端毒藥給執(zhí)意要剃度出家的順治帝,但因康熙制止而未做成。事後,孝莊問年幼的康熙,「你覺得皇祖母真的想叫你皇阿瑪死嗎?」
康熙答,「不,皇祖母是想救皇阿瑪,絕不會讓皇阿瑪死的。」隨後祖孫相擁而泣。
有些事,就像一把刀插在孩子心裡,如果永遠(yuǎn)拔不出來,會讓孩子難受一輩子;如果弄不清楚,就永遠(yuǎn)是個謎、就要花更久的時間從瘡疤裡走出來。
另外有些事,也不是個是非黑白就能定奪清明的,背後有太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惱絮。我們既不能闡明愛恨,又限於語言本身,也因此理解與表達(dá)總是最難的。
說出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