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YT看甚麼] 制度與歧視

Kmyth | 2021-02-03 15:57:28 | 巴幣 0 | 人氣 169


最近有在看MEN's game 的Allen的直播
主題大致是關於創業上的一些經驗分享
雖然與自己關係不大,因為沒有要開公司
但是能從中汲取智慧、得到一種觀點,看一看也是挺有趣的

周一直播的留存
比較閒聊的方式,在講公司制度上的設立,以及作為老闆對於員工待遇上的心態、考量

制度

● 薪資的不易更動
任職於資訊科技公司時,高階主管就因為老闆近期財務不佳欲減薪而離開
如同Allen所提:加薪不言謝、減薪拚命博
員工角度來說,我個人也是不能接受減薪的情況
雖然能理解老闆的舉動是財務上困難
但"薪資"作為一個公司對於自身價值、貢獻衡量的指標
不應該因為財務紓困而有所減損,而是在加薪的時候老闆就應該考慮清楚財務上的負擔
所以加薪上就不應為了摸頭、強留人才,而打腫臉充胖子的去硬給、亂加
老闆角度來說,
當下就是有現實面,無法克服的財務困難,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而過於謹慎不調薪,似乎又會落入公司賺大錢卻不分紅的窘境,有損員工士氣

● 獎金的妙用
不同於薪資每月(期)必須給付的固定性
獎金自由決定發放與否的彈性,就可以很方便的解決分紅的困境
不必擔心低潮期的負擔加重,而能免除發放上的顧慮
雖然好像只是名目上的不同,卻能反映出其背後的意義
就像是會計上細分出各種不同的科目
同為資產下的現金和設備,設備就必須計算折舊的成本,而現金則否
薪資是應得,獎金則否
區分清楚,才能給予員工正確的收入期待

● 上限設置
某些老闆會設置獎金制度的上限,我認為是出於功勞歸屬上的判定
會認為公司的成功員工的貢獻有限,最終還是自己承擔風險、決策正確的功勞
不過,俗話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如Allen所提,此時員工就會有把業績挪至下個月等畸形的作為開始出現
Allen對此無設上限是出於一個比較健康的心態:員工獎金領得多,就表示公司賺的錢越多
也如觀眾所提到的所得稅,其數字背後的意義也是相同
因此我很佩服Allen作為老闆的氣度

● 淨/毛利計算
Allen提到,當獎金計算比率是用收入來計的時候
就會有員工不計成本的狀況,甚至在發完獎金導致公司虧損的可能
若有不道德的員工,甚至可能以回扣方式跟客戶勾結
一旦改用淨/毛利,員工甚至比自己還要會計較成本上的一分一毛
因為多數人僅在乎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情
所以只會去看獎金的數字,與成本無關時就不會勞心費神,有關時就斤斤計較
因此好的制度設計關鍵在於:正確地將公司盈虧反映在獎金多寡上
當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一致時,才能共同攜手並進永續共存

● 聚餐困境
「去了格格不入,不去難以相處」
Allen一語中的地提到了聚餐此類半強迫式的公司活動
非必要的生產活動對老闆而言,是不願意減少員工的勞動時間,因此通常是下班時間
此時對員工而言,則是不情不願被吃掉一整晚的休息時間
Allen提出移至中午時間的辦法,顯其大度,卻也並非萬解
如當天工作未完成,心思上也比較難放下來好好享用餐點

歧視

在開頭談招募員工時,Allen有提到對於歧視的一些看法
雖然不是主題的重點,但是我還滿有感而發

● 詞語的認知
Allen提到了外勞與移工、遊民與街友兩組詞為例
其實詞語是中性的,可是卻因為早期用法上多有鄙視意味,而需新創一個詞語來去歧視性
也就是詞語標籤化的效應
標籤化反映的是人性上的懶惰─把具有同一特質的事物,全部歸類為同一表現、特性
而實際上,
有歧視意味的人,不管用哪一個詞都是在嘲笑人;
而沒有歧視意味的人,用哪個詞都不帶有攻擊性
實際用哪個詞語,並不能直接對應歧視的意圖
所以,詞語上的替換主要是避嫌,讓聽者在感受上比較舒服
可是這樣來說就比較有自欺欺人的意味

以我自身為例,
就常在網遊直呼對方ID中的狗、豬,而受到是否在罵人的質疑
其實我是有意識到,經常被作為污辱的用法
但我還是執意使用,在於永遠屈就於負面慣用性時,那終究我們就只能閉上嘴巴
腦中想的是可愛動物形象,被接受到的卻是奴役、下賤的怒罵
在對方表達不適後不去用,不是太大的困擾
但就頗有一種劣幣逐良幣的悲哀

另一個例子,
是近年來很夯的一個詞─撿到槍
初次看到我不能理解而去谷歌
當時查到來由是被查獲擅賣槍枝的人,為了脫罪說是路邊撿到的,而指一個人說謊、誇大其辭
可是在政治常被用作是抓到機會、把柄而變得強勢、咄咄逼人
所以詞語在時代演進上,可能就會因主流解讀不同而跟著改變

綜兩個例子所言
詞語的負面性質、用法,會因為其辛辣程度有較強的力度而被記憶住
如果因此不斷地去變換次面,總有窮盡的一天
最後我們甚至很難好好去敘述一件事情
所以在說者改變詞語的同時
聽者自身要因人而異的判斷,也是免除歧視的一項責任

●  「可以做,不能說」
我會比較善意的解讀Allen這邊所指的是法規實際效益上的無用性
因為法律作為道德最低限度的限制
在於規範、文字敘述上、客觀判斷上,有其極限
即便說雇用時不得以某些項目作為要求
但實際層面,無法、很難判斷拒絕雇用理由的主因
而使得該法規成為君子之約

Allen說自己想讓公司呈現較有活力的氣氛而不願收比自己年紀大的員工
並以餐廳的服務生為例
其實這其中就有對高齡的歧視
其一,是活力並非達成工作項目必要的條件
其二,是活力並非完全與年齡正相關
也是會有死氣沉沉的年輕人,像是我(不過現在也沒多年輕了)
或是活力滿點的中老年人,像是木曜的邰哥(當然有可能只是螢光幕前的形象)
的確,歲月的痕跡是毫不仁慈地刻在外表上,應當作為活力的標準之一
但思想、行為舉止等,同時應該也是判斷項目才對
而僅以年齡判斷,又是出於現實層面上,時間成本的考量
這又回到了詞語那段提到的標籤化

雖然是在對Allen有所譴責,也因此有印象上的扣分
不過自己如果當老闆,大概也會做一樣的事情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