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慢慢來,比較快

蓋瑞特 | 2021-01-09 20:40:49 | 巴幣 40 | 人氣 1037

在3天的住院檢查過程中對幾件事深有感觸,在開始這次文章的話題前先來聊聊。首先第一個感觸是「住院真的非常、非常無聊」,因為我是屬於「住院檢查」(這還經過醫師跟護理師的認證)所以不需要也不想要家人在旁陪伴,所以當主治醫師告訴我可以出院回家時,我幾乎是立刻且激動地說:「太好了!謝謝!」,因此倘若之後有親人朋友住院,請記得一定要抽出時間去看看他們,因為在病房真的很無聊。雖然床墊躺起來是舒服的,但身體如果太健康的話身在醫院的環境中便顯得格格不入,而且健保房由於是多個人共處一室使得干擾因素很多,進而導致整體睡眠品質很糟糕,所以如果能不住院的盡量不要住院、
第二個感觸是我的手指無力狀況發生在去年12/27的晚上,而我28日上午前往診所看診時,診所醫生表示這裡沒有相關設備可以檢測,所以第一個方案是轉診前往大醫院檢測,不過我這個狀況很可能檢查不出來,所以第二個方案是觀察三週左右看看狀況。我不曉得診所醫生是根據什麼因素來提供第二個方案,也許只是為了突顯第一個方案的合理性而湊出第二個感覺上較為不合理的觀察方案,也相信多數人發現自己手指無力、一度鍵盤都按不下去時,都會選擇第一個方案,但結果真就沒檢查出問題來,便只能感歎身體的奧妙與醫生的經驗。

(插入這些圖片其實沒用特別用意,只是都是文字的話估計有些朋友會看得很累,所以加點圖片修飾下。)

由於住院檢查期間實在過於無聊,即便我現在沒有在寫論文了,但還是把呂琪昌教授於2016年發表於藝術教育研究期刊的《從實務導向研究的角度探討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撰寫》看過一遍。由於我解讀Paper的能力很差,所以以下的解讀單純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找這篇期刊論文來看。

在當代重視多元差異的背景氛圍下,以自然科學為主的傳統學術論文寫作模式已無法霸權式的宣佈自身作為唯一合法性,而這種鬆動與解構的風潮帶動視覺藝術之實務導向研究的出現。該論文統整了創作領域中實務研究的關係與種類,大致有三個,其一為實務相關研究(理論先行、創作後進);其二為實務本位研究(創作為主、知識為輔);其三為實務導向研究(創作的過程就是在建構新知識)。隨後該論文再度將視覺藝術創作劃分為非研究取向以及研究取向,前者是一種自我娛樂活動以及作者自我情緒、非理性的內容表現;而後者則是根據個人感受以進行反省與思考,進而實踐與增進藝術之表現,這段過程也包含了藝術家對問題的探尋、解決與實踐。
「創作」能否被視為「研究」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因為在傳統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上皆需秉持著客觀立場與價值觀中立,因此在論文結構上有著清晰架構;然而在「藝術本位研究」的觀點上,便是創作者自己對自己的創作做研究(創作者與被研究者是同一人,既是主體也是客體),即「創作即研究」,並重視創作能力(將內在經驗轉化為媒材組織)、批評能力(將自我感知轉化與語言溝通)、文化能力(重視社會與文化關係的聯想),而這三者分別又對應著「形式、想法、情境」,意味著創作是在媒介中思考,強調探索自我的觀點;批評是在語言中思考,強調探索藝術的詮釋;文化是在脈絡中思考,強調探索議題的文化。因此藝術創作的過程便是藝術家進行知識的創新與建構。
然而創作實踐與研究寫作是不同層次的思考,因此許多視覺藝術系的學生完成創作後再用文字書寫自己的作品時,往往會遇到許多挑戰乃至挫折。其原因在於藝術創作依賴於感性,但文字在乎的是普遍大眾的可閱讀與可理解,因此該論文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哲學角度探討視覺藝術的實務導向研究後,統整出四個應當關注的問題:
(1)倘若創作受制於理論而失去原創性,那麼作品將淪為理論的註腳,使得喪失作品呈現作者真實想法與感受,進而失去實務導向研究的根本意義。
(2)創作即是研究,是將作品創作之發展歷程當中的所思所想作為知識探究的行為。
(3)由於創作實務是來自作者已內化的直覺知識,其創作物是內化知識的感性呈現,因此傳統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客觀文字使用要求,對於視覺藝術的實務導向研究論文是不合理的。
(4)在傳統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論文文體中,為了強調客觀性與學理使其發展成專業理論與術語堆砌而成的文體,切斷了與普羅大眾之間的聯繫,因此創作者在進行實務導向研究論文的撰寫時文體應當更加多元。而這觀點接續第五點,也就是「我」這個主觀第一人稱的使用是合理的。
最後,該論文的作者提出一種應用於實務導向研究之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架構,為「緒論、創作準備階段、創作思考階段、創作執行階段、成果與討論」。然而該架構由於兼顧了藝術創作的性格,因此可能存在避難趨易的可能性。

以上便是我對該篇論文內容的大致統整,但由於我的解讀水平有限,還是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去找來看。


總而言之用大白話來說明的話,便是視覺藝術類型的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就等同於進行理論建構。可是就我自己查找部份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閱讀心得而言,許多作品其實我也無法理解,例如我看過一篇是作者以女性觀點拍攝男性生殖器並進行後製加工的攝影創作,但也許是因為我對攝影創作不熟悉的緣故;但是我也看過許多很有科學感的設計類論文與藝術創作類論文,若有機會的話可以嘗試閱讀McCloud的著作《Understanding  Comics》(1993),中文版本的書名叫《漫畫原來要這樣看》,雖然這本書不是論文著作,但由於作者自身就是漫畫作者,其闡述自身漫畫創作理論以及概念的方式很值得借鑒與參考。
在我的想法中,雖然藝術本位研究下的視覺藝術之實務導向研究講究「創作即研究」,但既然是研究那麼在創作問題上的選擇便應當屬於大眾,也就是在某個領域上的創作問題是涉及到該領域創作的人都會遭遇到的,只是身為作者以創作的方式進行思考、實驗與經驗相關總結,以供相關領域的人們可以參考。而這當中有一個我覺得很值得繼續深入探索的議題,什麼是思考?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段內容,雖然具體原文已經忘記了,但大致內容描述的是網路起初的用意是讓人們開眼界,並接受許多來自外界的新資訊,但實際狀況是一群人透過網路相互認識後彼此肯定與認同進而達成共識。稍微想一下兩者的差距便會發覺前者是探索未知,而後者則是透過抱團取暖來鞏固已知。我之所以覺得「探索未知」對於思考如此重要,主要是期望避免陷入「想得太多,讀書太少」的狀況,因為在這種狀況下胡亂思考並非是所謂的「獨立思考」,而是「自以為」在思考,但其實只是在不斷鞏固已知,進而缺少對未知資訊的辯證與探索。
此時再反思視覺藝術類於藝術本位研究觀點下的實務導向研究之「創作即研究」概念,我感覺到當中有一點是矛盾的。雖然藝術家的感性特質往往會讓作品擁有情感溫度,並讓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共鳴,但這難免會陷入上述所提到的彼此認識、彼此認同之抱團鞏固已知的狀況,更甚者會有無病呻吟的狀況出現,這段過程的所思所想及其經驗總結往往難以開拓在該領域的深度、廣度,同時難以提供相關的經驗總結供相同領域的創作者進行參考,使得整體所謂「研究」行為僅僅是個人情緒的宣洩,造成他人難以進行評論與批判的處境,進而變成所謂「研究」行為結束後便徹底結束,無法再開拓以及更深層次的討論。


我認為會有這樣的狀況,與藝術領域的高等教育邁向商業化是脫離不了關係,而這種商業化的過程往往以「自由主義教育」作為背景,並以「個人價值」作為本位。可是這樣的狀況使得學校與學生之間是商人與消費者的關係,這樣的關係使得老師難以,甚至無法在學生的學業層面有所要求,而在該關係下進行所謂的「創作研究」往往是學生在自我封閉的狀態,難以經歷同領域專家學者們的檢視與批判。所以就我自己的觀點,倘若僅僅是「創作」那自我封閉是沒有問題的;但若是講究「創作即研究」,那既然是研究就必須經得起來自同領域專業人士們的種種檢視與批判。然而這種創作研究的自我封閉在我看來,是忽略了人類自古以來進行藝術創作的一個大前提,生存。
過去是如此,現在亦是如此,過去原始人們是在原始叢林中求溫飽;現代的人們則是在鋼鐵叢林中求溫飽,其生存的本質始終沒有改變。當然現代藝術家們為了解決生存問題進行各種努力,其中我相信包括了近年來近乎成為負面詞彙的文化創意產業,可是這個詞彙的重點其實是「產業」,而文化與創意是為產業的產值進行加值,意味著即便沒有文化也沒有創意,這個產業本身就有產值。但教育本身往往很少涉及產值、財富等價值創造,更不會以之作為成績高低標準,便技能在屏蔽產業(生存)這個大前提下談文化與創意層面的事物,然而該問題並沒有被實際解決,一旦脫離學校等特殊環境後依然得面對。
我忘記菅野博之是在著作《漫漫快快》還是《漫畫密技》中提到一個觀點,便是漫畫作者是個藝人。在我看來,從藝術創作者到藝人的轉化便是因應生存需求而進行的轉化。就漫畫的歷史發展厚度及其過程而言,「藝術」一詞當之無愧,關於這方面有興趣者可以參考西方藝術史,可以對「諷刺畫(Caricature)」、「卡通畫(Cartoon)」、「連環漫畫(Comic strip)」等時期的演變有更深層的理解。以Cartoon為例,相信對於藝術史不了解的朋友並不知道下方這幅畫其實是「卡通(Cartoon)」。

(Cartoon一詞其實源自義大利文Cartone,也就是紙板。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Cartoon一詞意指為了製作壁畫、油畫、馬賽克畫、掛毯,便先行在紙上繪製同尺寸的底稿或圖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謝佳娟(2016)的這篇當Cartoon不是卡通。)

由於人的一生不是只有生存與溫飽,總會有空閒、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刻,而此處指的「藝人」並非意指從事演藝事業,而是提供娛樂服務以幫助他人愉快度過空閒時光的工作者,畢竟在社會的大分工環境下需要有人提供娛樂。所以在菅野博之的觀點裡漫畫作者需要有提供娛樂服務的自覺,而這種自覺在我看來是難能可貴的,畢竟取悅他人何其困難。

「慢慢來,比較快」是我在2020年感觸最深的一句話,而這句話的背景是我就「創作與工作該如何達成平衡」一問題向設計領域的資深前輩請教時,前輩直白地表示人生不是只有詩與遠方,更重要的是眼前為了生活的茍且,並建議我「慢慢來,比較快」。
至於我自身對於這句話的解讀,便要從諸多人對於工作上的共同疑慮,也就是「我不做XXX,還能做什麼?」開始說起。在我看來,倘若一位創作者表示「如果我不進行XX創作的話,我還能做什麼?」便意味著該人陷入及其危險的處境,因為創作的前提是生存,如同文化創意的前提是產業,更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思考」是探索未知而非鞏固已知。當三者綜合在一起進行考量時,倘若未來我期望成為一名漫畫的創作者,那麼我現在應該要去做跟漫畫毫無關係的事,而這不僅僅是為了生存,為了探索未知,也是為了如果未來當我真的沒辦法成為一名作者時,至少我還有其他生存手段。
同時這句話在我看來,也意味著需要從更大的時間跨度進行考量,其時間計算單位並非以週計、以月計,而是以年計算。就像是總統有四年任期一般,倘若我以「成為漫畫作者」的第一個四年任期(2021-2025)為考量,那麼我第一個任期的第一年該做什麼?我目前的看法是「完成一部頁數為120-150之間的中篇程度作品,以認識更多的創作者」。雖然這個目標如果集中全力來做的話,大概三個月就可以完成,但還是那句話,「慢慢來,比較快」。

創作回應

許多多
蓋瑞特版主您好,看完你的文章過後,想借閱你文章裡介紹的 呂琪昌教授 《從實務導向研究的角度探討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撰寫》的期刊論文,請問版主是在哪裡借閱到或購買到這本期刊論文的? 麻煩版主回覆我這正在水深火熱的碩士生 ~感謝!!
2021-08-02 16:01:39
蓋瑞特
這篇論文我是透過學校圖書館的數位典藏、電子期刊資料等資料庫裡找到的。不過每間學校的數位資料庫收藏量在我的印象中是不一樣的,經費越多的話相關收藏量也就越多,所以建議不要糾結在自己的學校圖書館裡找,盡可能前往國立名校(例如臺成清交)的圖書館尋找。
2021-08-03 04:06:09
許多多
謝謝版主~
2021-08-04 14:12:57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