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到巴哈發文閒聊了。這次閒聊的題目我自己覺得很有趣,那就是故事需不需要寓意,故事的寓意從何而來以及誰賦予了故事的寓意。
因為前陣子投稿研討會的關係,過段時間便要上臺口頭發表,因此時間不夠來不及參加今年的巴哈漫畫比賽,希望下一個投稿研討會的題目能從這次原本打算參加比賽的作品進行延伸。在文章開始前先聽一首BGM。
原先想參加漫畫比賽的題材是改編自《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描述一名不敢殺人的惡魔迫於業績壓力與名聲壓力,急需結束一名人類的生命來挽救自己所處的困境,此時他在寒冷的街道上遇到一名窮苦的女孩在賣火柴。當夜色越來越深,氣溫越來越低,惡魔不忍心讓小女孩在絕望與饑寒交迫的處境下被凍死,於是讓她看見幻象,一座溫暖的壁爐、豐盛的晚餐與心愛的奶奶,當物質與心理需求都受到滿足後再帶走女孩的生命,結束其痛苦的一生。
因為這個故事我回顧了許多版本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但也陷入一個困惑: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麼?雖然有人解讀這部童話故事是批判資本主義的黑暗,撻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但若網上資料屬實(
資料來源01),其實安徒生創作初期的構思並不是進行社會批判,只是單純的出於同情心、宗教精神與人道關懷,換言之對於人心、社會的批判是讀者看完故事後自己的解讀,並不是作者創作時便賦予故事的寓意。
許多童話故事的寓意其實是「被改編過且被賦予寓意的」。歐洲18世紀掀起的兒童文學浪潮讓作家開始為教育兒童撰寫故事,當中有不少故事是取材其他地方的口頭文學或神話傳說後再改編為童話故事(楊淑華,《兒童文學發展簡史》,1996)。很多童話故事最初的模樣其實已不可考,從這邊可以進行三個問題的思考:
1.最初期故事的版本是否有寓意存在?那些寓意是什麼?
2.許多創作者進行故事改編後,這些寓意是否也被改掉,成為改編者自身想傳遞的寓意?
3.一部故事如果沒有寓意,那它是否能算是一個故事?
在《詩情畫意-仙雲之美習作經驗分享》(林榮泰、李仙美,2015)這篇論文提到創作有三個層面,技巧、語意、情感。上面會提出第三點問題,是因為如果創作一部故事的起心動念只是對一時情緒的有感而發,例如欣賞一幅窮困的女孩在寒冷的夜晚中賣火柴的畫作,對畫中的女孩充滿著同情與不捨,於是提筆在技術層面表現一個故事,在情感層面表現出這種不捨與同情,在語意層面上保持中立或空白,作者並沒有打算透過這部作品傳達什麼理念,那麼只有技術與情感的作品能不能成立?
換一個角度思考,當一部作品有了技術與情感層面,語意層面便會被讀者建立並賦予。這邊可以將第一個問題與第二個問題一同思考,假如作者在作品中架構了A寓意,但讀者看了作品後領悟出B寓意,請問A寓意和B寓意哪個才是這故事本身的寓意?如果有巴友自身有在創作,上述的情況應該時常發生與遇到,可能在某個橋段構思了很久,設計了許多涵義但沒有讀者發現,某些橋段只是靈機一動或打算走個過場,卻讓讀者感受很深,當讀者遇到作者並讚歎那個橋段設計的真好時,讀者心中默默的想:「其實我當初根本沒這樣想……。」
但如果作者將自己的語意層面用了許多筆墨去表現,且是強調再強調,所謂「深怕」讀者不知道作者想傳遞什麼理念,那麼這部故事是否會變成說教性質濃厚?這會演變成讀者願不願意聽作者說教的問題。假如作者花費更多心思在表現角色的情感,不去預設這部作品的語意層面,讀者閱讀時會不會自動地創造出這部作品的語意層面?即便作者原初沒想要說什麼道理,讀者也會認為作者想傳遞出什麼道理?變成一部作品其實只有「技術與情感層面」,「語意層面」是讀者賦予給這部作品的。
因為作品創作也能寫成論文,雖然作品來不及參加漫畫比賽,但還是希望能透過作品創作去投稿研討會什麼的。上面算是自己對於故事寓意的一點小構想,日後再找更多資料嘗試讓這個題目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