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東度過了美好的一晚,臺東的天氣依舊是毛毛細雨,但不減我對臺東的熱愛。題外話,現在有冬季國旅補助,東半部宜蘭、花蓮、臺東、屏東都有不少民宿、旅館有參與國旅補助,如果想在冬季漫遊東臺灣的朋友,可以多多注意。
旅遊補助是近年來政府搶救觀光的殺手鐧,最近補最大的大概就是日本的北海道了,一口氣來個全球補助,果然帶動了北海道一陣觀光熱潮,但觀光的熱潮要維持,不是只靠政府,而是地方自律的精神與日積月累的發展。
這次遊東臺灣,雖因國旅補助省了不少旅費,但也發現了非常非常多的問題,不少民宿業者自己根本不清楚補助的額度與限制,部分客服甚至邊翻說明書,一邊回報給消費者,有些旅館甚至是以原價甚至加價,再扣除補助的方式報價給消費者。
宜花東的部分還好,但到了屏東,配合政府的業者不多,資訊不明的情況下,消費者只得自行對照觀光局的名單,才能得知究竟有哪幾間飯店有配合國旅補助。一個臺灣,兩個世界,屏東成了隨人喊價的天堂,如今許多人已習慣訂房App,民宿業者很難隨意坐地喊價,但這次國旅補助,反倒讓不少業者重新幹起了老本行,吃虧的是政府、是消費者、是當地的名聲,還有對南臺灣美景充滿眷戀的旅人。
遊戲規則定了,就該明確執行,臺灣最大的問題不再於法規,而在於執行面,許多問題都有法源依循,但出了事往往以「歷史共業」來塘塞,誠如宜蘭漫山遍野的違法民宿、屏東隨人喊價的消費品質,這些問題久了,倒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短短幾年,墾丁從觀光天堂跌落谷底,其實問題一直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後倒醫出了一身病,如今全球觀光競爭日趨激烈,出國不再麻煩,資訊如此透明之下,你的競爭對手不再限於國內,而是北海道、東京、大阪、沖繩,或者是釜山、首爾,只要資訊明確,聰明的消費者可以輕易的排定他們想要的行程與消費。
當別人白紙黑字的寫好價碼,甚至有推銷不完的折扣與行程,將觀光客當成上賓禮遇時,臺灣部分業者,依舊維持著「只削你這一筆!」的心態,要知道觀光客變心是很快的。
![](https://i.imgur.com/s8vGzi3.png)
沿著海線南下,越靠近屏東越是溫暖,屏東的暖陽四季如春,有個最南的小鎮叫恆春,南臺灣的原住民曾在恆春建立一個古王國,從臺東的太麻里到滿洲鄉一帶都是王國的勢力範圍,這支以卑南族、排灣族為主的王國,歷經了滿清統治後逐漸漢化,最後在日治時代被劃為熟番。
羅發號事件便發生在此,有趣的是當美國政府尋求清廷協助時,清政府竟回以生番不歸管轄,最後美國只得自行出兵,還打了個敗仗。
不過學術界有句話「大美利堅,有大美利堅的玩法」,不怕吃敗仗,只怕沒對手的美國政府,最後運用了外交手段解決了此事,而表現昏懦的清廷,依舊維持著光榮傳統,派兵到漢番邊界裝忙了一陣,便凱旋而歸了。
以上,當然有調侃清廷的部分,其實清政府在這次事件中,是曾努力進行協調的,只是漢番嫌隙已久,官兵們被阻於柴山一帶,雙方始終處於劍拔弩張的態勢,實在不是個泡茶談判的好時機。
而本是「受害者」的美國政府,吃了一敗後,這才發現原來滿清這麼沒人緣,最後乾脆自行談判,這一談不得了,雙方你來我往,越談越歡,只差沒稱兄道弟、互嫁女兒了。這讓名義上的東道主滿清很是緊張,最後隔年雙方簽署了一份書面協議。
當然熟悉歷史的你都知道,書面協議之所以要做成書面,那是因為撕毀比較容易,過了幾年又爆發了牡丹社事件,這次主角成了日本,有趣的是日本政府當時聘了一位顧問,這位顧問就是當年解決羅發號事件的美國廈門領事。
![](https://i.imgur.com/udzlKCP.png)
晚上入住屏東,開著夜車到了墾丁大街,買了這份Mr.波炸物,這次我在墾丁大街,看到不少創意料理,像這份Mr.波薯條,將不同種類的薯條進行搭配,搭配調理後的醬料,還滿順口的,不過建議多人一起享用,分量滿大的。
玩墾丁的方法很多種,你可以欣賞海洋、可以漫步於恆春老街,如果你問我,我會說「遊墾丁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南灣。」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想法,我喜歡更自然的互動,而非錙銖必較的深怕被哄抬價碼。如果你出門遊玩,必須時刻注意是否當了冤大頭,那這地方也別待了。
觀光區的消費本就昂貴,但重點不只是昂貴的額度,而是品質是否符合它的身價。回歸市場機制,該淘汰的也別去救了,讓市場決定什麼樣的觀光值得生存,才是真正的搶救觀光。
![](https://i.imgur.com/ol6LBB8.png)
許多事說來容易,真正要做卻困難許多,如我上述的觀光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百姓的生計與國家觀光的大破大立,有時是充滿矛盾的,對一位小攤販而言,他關心的是每日所得,至於這裡未來如何,似乎太遙遠了。
回到了歷史的書寫問題,歷史的面相多元,卻也非常侷限,有一群人推動了人類歷史的軌跡,卻經常消失於歷史的書寫之中,他們是再普通不過的老百姓,兩千年前大澤鄉吳廣、陳勝揭竿起義,老百姓用鮮血澆灌了歷史進程,但王朝建立以後,他們又再次退出了歷史舞臺,青史斑斑,書寫的是王公將相,而非他們。
南臺灣艷陽高照,這裡曾有個古老王國,它們的故事藏於歷史荒煙之中,如今這座島嶼正不斷地發掘自己的過去,令人欣喜於臺灣終於走出了單一的歷史記憶,一個歷經多次政權轉移、見證多起王朝興衰的島嶼,不同族群、不同史觀的衝突與矛盾,讓它更顯得生機蓬勃,我們不必強求彼此的和睦,但能努力表現包容的精神。
![](https://i.imgur.com/GLpE3Qh.png)
「海島國家的子民,胸襟要像大海一樣寬廣。」這次環島,我有一半的時間走在海線公路,看著太陽升起日落,為海洋點綴金色波浪,潮起潮落,日復一日,海與天空成了一線無涯,感嘆於天地之大,神往於萬古恆常。
寂寞的人尋找大海,它傾聽了萬年光陰,而妳,只是它無窮生命裡的過客罷了。
![](https://i.imgur.com/s1rx9FO.png)
![](https://i.imgur.com/bUSvfUO.png)
我的屏東之旅,大部份時間都在海生館度過,我很喜歡海洋,最近也嘗試飼養小魚小蝦,但由於本人「放牛吃草」的養法,讓我的水草缸,成了荒煙漫草缸,一時成了宿舍的打卡新地標,人們趨之若鶩,爭相一睹這遊走於性格與怠惰的水草造景,還不忘加了句「唉呦!伽羅妳家的米蝦生命力一級棒呦!」
東隆宮是歷史悠久的宮廟,前往高雄的路上,我特別繞進了東港,正好碰上了東隆宮在舉辦活動,2016年時我曾造訪東隆宮,回家後還寫了篇遊記,[達人專欄] 【遊記】跟著土地公公出去玩,兩天一夜的禮佛之旅,當時天空飄著小雨,我嗑著小魚乾,聽著王船的故事,地方的習俗總有說不完的趣事,不久前,東隆宮的燒王船才剛順利落幕呢。
![](https://i.imgur.com/uReALY0.png)
儀仗、陣頭是臺灣宮廟的特色,儀仗由來已久,源於過去天子出巡時的禮制,後來各地官員也逐漸採用,慢慢的形成了一套制度,所謂縣太爺出巡,前方豎立肅靜、迴避等牌子,後頭儀仗隊伍魚貫列隊。當然牌子上雖寫著迴避,但這派頭明擺的要做給別人看的,所以古時官吏出巡,往往是敲鑼打鼓卻又高舉著肅靜牌子,這種自相矛盾的精神令人玩味。
官吏的儀仗,歷朝歷代各有特色,如此擺闊的陣頭究竟是何時開始?其實已有不少人探討過了,我對這方面所知不多,僅知大約在玄宗時代,這種風氣才逐漸產生,作為大唐炫富一哥的楊國忠,出門儀仗相當豪華,一來本性使然,二來應該也是為了防止政敵,而在他之前的李林甫,同樣也是豪華儀仗隊的嗜用者。
唐代上層風氣絢麗而豪華,金碧輝煌點綴了七十年盛唐,風雲變色之際,皇親貴冑倉皇幸蜀,群臣若非身死於屠刀,便只能委身而降燕,當時群龍無首,人人各自為戰,皇帝遠在天邊,誰也不能保證這大唐的國祚還有多長。許多地方孤立無援,彈盡糧絕之際只得選擇投降,兩京官員降的降、死的死,死的壯烈、降的有理,然而當肅宗皇帝收復兩京之際,卻又以不忠於唐室為名,對這些逃過劫難的臣子揮下另一把屠刀,盛世的背後、復國的榮光,有時殘忍的過份呢。
最後,晚上下榻嘉義,在北港朝天宮的保生堂留影,這是我環島之旅的第三篇遊記,也差不多該總結了,不過旅行有了開始,卻不見得要結束,旅人的DNA有種離家的衝動,但離家越遠,對家鄉的思念便隨之而來,所以旅行的過程經常處於一種想念與發現的情緒之中。
嘉義人經常說自己「回嘉」,取自回家的諧音,這是一份對家鄉的愛,雖說嘉義的市政依舊糊里糊塗,但嘉義人那樂天的個性讓人喜愛,我很喜歡嘉義,所以無論如何都想在這過夜。
臺灣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我們沒有壯闊的長江黃河,沒有規劃整齊的京都古城,比起世界各地的觀光勝地,臺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類經常發現問題,卻很少願意承擔責任,當我們意識了自己生命的短暫之時,對天地萬物的責任便自覺的淡了許多了。
![](https://i.imgur.com/6hgLVA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