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要上禮拜五發(fā)文的,卻沒想到這麼花時間OTZ。
「白熊的廢紙籃」文章選譯會不定期更新,希望能夠在一週到兩週以內(nèi)翻出一篇來。
原文連結(jié): 勉強できる人しか便利に暮らせない社會
只有孜孜不倦的人才能便利生活的社會
2011-10-30
現(xiàn)在的日本人生活在一個非常方便的社會。
既有便利超商,也有網(wǎng)路,大致上也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醫(yī)療及治安也都是高水準;要是從前的人看到的話,想必會感到相當羨慕吧。
相對地,我們這個時代變得要是不聰明——或者說是不努力學習——的話,就會一籌莫展。
想要坐辦公室的話,Word、Excel 是理所當然;想要養(yǎng)小孩的準媽媽也是,得要從零開始努力學習育兒,什麼安全什麼危險,都得必須自己下判斷;使用行政服務(wù)的時候也是,要理解繁雜的手續(xù)然後進行申請,實在心累。要聯(lián)接得上方便順遂,在看不見的地方變得非常困難,而且能夠獲得其好處的,就只有能夠自行找法子來努力學習的人,還有腦袋靈光的人而已。愈是腦袋不靈光的人,愈是不努力學習的人,他們的自由選擇範圍就會變窄,會很難迴避生活中的風險*1。所以,本文開頭的第一句,或許應(yīng)該要改寫成「現(xiàn)在的日本人,如果腦筋靈光的話就能過上方便順遂的日子」或者是「現(xiàn)在的日本人,要是腦筋愈靈光,就愈能過上方便順遂的日子」。
要是在以前的年代,人們在各地區(qū)的生活當中所預(yù)載的知識和智慧的比例比較高,就算沒有什麼能夠跟得上科技與媒體腳步的資訊素養(yǎng)(リテラシ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說不定由於自行學習與否而拉開差距的比例還比較少。至少,關(guān)於像是養(yǎng)小孩這種生活的基本(ベーシック)領(lǐng)域,或許就是如此。而且,在「地區(qū)的禁規(guī)」當中,就算有對心理造成壓抑的負面部分,也還是存在許多界線會防阻個人墮落。
然而現(xiàn)今,像上述此類的,在地方社會當中所預(yù)載的知識和智慧的比例寥寥可數(shù)。地方社會已經(jīng)不會教授基本的生活知識和資訊素養(yǎng)、而且也不會斥責「要是做了這事,小心你身敗名裂」。一切都端看自己是否想要學習*2。
再來還有日新月異的科技與媒體的問題。熟練使用電腦;習得適當?shù)木W(wǎng)路資訊素養(yǎng)——這些全部都只能靠自己來學習、掌握。嗯、就算不掌握,應(yīng)該也能夠稍微摸幾下電腦,或是玩?zhèn)€手遊。可是,能不能夠用得好,能不能夠規(guī)避風險,還是會大大左右於腦筋靈不靈光,願不願意學習。不如說人們在科技相關(guān)領(lǐng)域就是會被要求高等級的判斷力、學習能力,還有資訊素養(yǎng),而那些辦不到的人,搞不好會因為可疑軟體而洩漏情資,讓推特炸到翻鍋。所以在規(guī)避風險上,人們才會開始被要求要動腦筋。
現(xiàn)代風的風險往往都無法在直覺上了解到是危險。「聞下味道,馬上知道」這種能夠靠本能來迴避的危險所占的比例,變得微乎其微;現(xiàn)代的危險,要是不知道一卡車的「知識」和「檢驗結(jié)果(エビデンス)」,就無法預(yù)測有怎麼個危險法、危險到什麼程度。也就是說,只要沒有在「學習」,就不能判斷是否安全。「總感覺看起來滿危險的」是不是真的危險,還是說其實沒有那麼危險,要是不經(jīng)過適切的學習就無法瞭解。更何況是像輻射汙染或醫(yī)療,那類有「檢驗結(jié)果」也很難講述「絕對正確答案」的領(lǐng)域,在那類領(lǐng)域要思考得適切,判斷得適切(還包含保留判斷這個能力),是會被要求有相當程度的聰穎*3。「只要專家努力在檢驗得出的結(jié)果上就好」這樣的時代似乎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包含「要聽哪位專家的話」,愈是欠缺高度的判斷力,以及自行收集資訊努力學習的能力,就會變得愈難迴避風險。比方說,腦筋不夠靈光的人,就很有可能負上想要只靠健康食品來治療早期癌癥的風險。
「啟蒙」是不會進到「林北著是無愛讀冊啦!(*臺語:老子就是不想學習啦!)」的人的腦裏心裏。
對於這類問題,「啟蒙」總是一定會開出的處方箋。
說「啟蒙」聽起來很悅耳,但實際上恰恰就是「你們給我努力學習!」。
新的科技和風險,都給我認真點學!
管它是資訊素養(yǎng),還是男女交際的竅門,都給我學!
假如學得不夠,就是叫人學的人不夠努力,或是學的人不夠努力,所以就是「沒有足夠的啟蒙」。好啦,那就來「啟蒙」吧!給我學給我學給我學學學學學……。
假如這世間盡是喜歡努力求知或是擅長求知的人,說不定也很棒。可是實際上,沒有那麼多人從平常就嗜好囤積知識,而且應(yīng)該有人的興趣範圍很狹窄。而且,比起學者所收集的,統(tǒng)計學性質(zhì)的檢驗結(jié)果,人會更加相信煽動家的斷定,這是人這一生物的另一個面向*4。「啟蒙」這個做法,就只有想要學到某種程度以上的,聰穎的人們才有所領(lǐng)會。
我認為「啟蒙」這份處方箋,只有對腦筋聰穎的人,才擁有相當程度的威力,才能幫助他們迴避現(xiàn)代風的風險,進行自由選擇;所以我才認為不應(yīng)該停止「啟蒙」,而且能因此少一個想單靠健康食品來治療早期癌癥的人的話,那是再好不過。可是藉由「啟蒙」這份處方箋來當作解決本身,說不定就是一個要素,在形成現(xiàn)代這樣會人人被要求腦筋靈活的社會的原因中占有一席之地,我覺得還是要留意一下比較好。「啟蒙」這個方法論,會不會並沒有縮小能夠精益求精的人,還有「林北著是無愛讀冊啦!」的人,這兩類人能夠輕鬆度日的程度,反而是將之擴大?
「拜託給我個社會、讓我腦袋空空也能活得輕鬆!」
這世界上有很多討厭努力學習的人。
我有時候會看到有人說「自己都不好好努力,當然日子就會過得慘兮兮。他活該!」,不過我不太能夠贊成那種思考方法。那些創(chuàng)造檢驗成果的學者還有進行啟蒙活動的專家,說不定都是些孜孜不倦的「大少爺大小姐」而且站在經(jīng)常學習的人的角度來看,大概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人不想學習。但是,這世上並非只由喜歡努力學習的人所構(gòu)成。我是認為,都是努力學習的人和腦筋靈活又聰穎的人能夠享受到便利的社會,不管有多少令人驚嘆的服務(wù),都不能算是理想的社會。
我想要一個就算腦袋空空也能活得輕鬆的社會,一個就算是不想要努力學習的人也能過上還算安全的日子的社會。我知道這是紙上談兵,不過既然要夢想未來的話,我希望有一個不管是喜歡努力學習的人,還是討厭努力學習的人,都能夠過上便捷而輕鬆的日子的社會。
*1:而且,不學習的人的自由選擇範圍很狹窄,這回事也不是現(xiàn)在才開始的。
*2:接下來就是看父母會不會傾囊相授。
*3:「保留判斷」這回事,特別在伴隨著不安的狀況下,會需要相當程度的知性方面的基礎(chǔ)體力。大多數(shù)人在伴隨著不安的狀況下「無法保留判斷」。這方面我認為在地震後網(wǎng)路上的PO文就是個很好的證明。
*4:一旦寫到這種事情,就一定有人跳出來說比方像是「你至少去餵狗/GOOGLE啊!?」。原來如此,在人手一臺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的確是任誰都會想說這句話。然而,輸入適切的關(guān)鍵字來獲得所需的資訊,本身就並非易事。像是谷歌搜尋那種自發(fā)性的資訊搜索在精確度上很明顯有個人差異,看起來不像是「只要電腦用得夠久就會自然而然變得熟練」。有些人會想不太出要搜尋的關(guān)鍵字,也有人反而會被奇怪的廣告拐走。
(譯者注)
文章原文當中用到了幾個中文裡面很少提及的概念詞彙,下面是譯者在查閱維基百科條目後得出的解釋:
リテラシー:源自於英文詞彙 literacy,原意是「讀解記述力」,「能夠以合適的方法,閱讀或是書寫書面文字的能力」,由於現(xiàn)在的媒體形式不只限於書面,就演變成了「將以某種形式所呈現(xiàn)出的事物,做適切的理解、分析,再將之記述、表現(xiàn)的能力」。譯文當中用了「資訊素養(yǎng)」這個容易混淆的詞彙,但是並非常見的,僅只在於電腦方面的能力,而是更廣泛的,除了電腦技能能力以外,還有理解自身生活,以及各個學科領(lǐng)域相關(guān)的大小事務(wù)的能力。很難懂嗎?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三小,總之是個高深廣的概念,「不會只有」電腦技能。
ベーシック:意思就是basic,「基本的」,不過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有點科技感,作者就用了這個詞彙。
エビデンス:雖然是出自於英文的Evidence,但是在IT業(yè)界當中,是用來表示程式或者子系統(tǒng)會按照指示正常運作的證據(jù)或者檢驗結(jié)果。作者為什麼用這個詞彙我想不出有比較好的解釋,就先放著吧。
●作者:(取譯自 ironna 網(wǎng)站簡介 http://ironna.jp/blogger/285)
熊代亨 昭和50年(1975/民國64),石川縣出生。信州大學醫(yī)學部畢業(yè)。從事在地精神醫(yī)療之餘,也在人氣部落格「シロクマの屑籠(白熊的廢紙籃)」發(fā)文談?wù)摤F(xiàn)代人的社會適應(yīng)與次文化領(lǐng)域。著書有《ロスジェネ心理學((自譯)失落世代心理學)》(花傳社)、《「若作りうつ」社會((自譯)「扮年輕憂鬱癥」的社會)》(講談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