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近況】與國中地理的糞戰(zhàn)

兔二:見不平戰(zhàn)你娘親 | 2016-09-05 20:01:00 | 巴幣 27 | 人氣 324

  要念研究所了,但最近被學長和老師連三催促找個工作。學長建議弄個補習班的國中社會科解題老師。我找到其中一家,開出的條件就是考過康軒的命題光碟裡的題目。兩次國中社會科會考的模擬試題還是沒辦法把錯誤削減到6以內,總是錯9題。

  不必仔細檢討也知道問題在「地理」,在學時期最差的就是地理。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要衝三小,我最熟的應該是三國時代的中國行政區(qū)劃,以及戰(zhàn)國時代的日本行政區(qū)劃。但這些都沒用,我還是得把課本的地理課本中「不知道原因,但現象上觀測就是如此的一堆數據吃下去,無論是自然原因,或者人文原因」。

  發(fā)現國中課本與參考書訊息太少,不足以令我理解大多數地理學的現象。我不喜歡囫圇吞棗,但又希望盡速解決這事,至少在開學前。因此,沒時間找大學參考書看了,最後選了高中的地理參考書。

  目前便在努力克服這挑戰(zhàn),連帶也比較少上來發(fā)文。

  以上是近況報告,文字中性。以下反白的是抱怨性文字,可略過。遇到最大的阻礙是源自於我本身的性格:「我不能接受我沒有被說服的東西」,偏偏大學以前的國高中的目的,不是說服學生「每種知識值得接受之處在哪,所以接受它,不然可以提出反駁」,而是是模仿百科全書卻又閹割許多現存的知識體系,硬塞到學生腦裡,再用考試+社會資本的分配,確認是否有無灌輸成功。



這樣說起來,我應該每樣科目都一樣差。

是,只靠課本,我的國文、公民科、歷史科應該早就毀了。大學前,我的國語的語文應用和歷史知識,來自大量遊玩遊戲、閱讀小說,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討論建立。至於公民科,由於在大學裡沐浴大量的法政知識和背後思想,以及科學哲學的角度討論,我略知每個社會科學上,尤其法律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內容背後可以討論的基礎在哪。儘管如此,遇到地理我就死掉了。

不是說地理學沒有可討論的地方,到了大學甚麼都可以討論,但現在是大學前的紙筆測試。
哪裡的氣候如何?不是推理出來,是「觀測紀錄」的結果後分類(請參見柯本氣候分類法)。
哪裡的地形如何?也不是推理出來,也是「觀測紀錄」的結果後分類(請參考地質學)。
哪個地區(qū)的資源和發(fā)展如何?也不是推理出來,也是「觀測紀錄」的結果後分類。

上述都是很重要的東西,尤其「國家發(fā)展學」會討論到這些要素,不過在國高中裡,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背起來」。為何我難以克服地理考試呢?考卷一定程度會打亂那些分類資訊,並在題幹透露出部分特徵,要學生因此判斷「正確答案」。

有人會問,難點在哪?首先,地理是包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科目,前者叫做自然地理學,後者叫做人文地理學。接著,該類各種子學問的形成都包括對相關變項的系統性考量,但題幹和選項往往把情境簡化再簡化,簡化到畫個火柴人,你卻需要回答他是蔣介石。最後要求考生回答出出題者心中想的那個答案。換句話說,考卷的資訊根本給得不夠,但出題方永遠認為夠了,這擺明不是叫人從「現實資訊」推理「題目」與「選項」,而是要你背清楚「甚麼題目」連結「甚麼答案」,其它可能不討論。

受過大學教育,我更沒辦法接受這種「不給你時間求甚解的狀況」,所以我最近疲倦到沒心情和精力甚麼發(fā)文,因為我被這些低能又沒有學習效率的教材搞得昏天黑地,卻又不得不念,因為「吃飯」就靠這個。



有人會問,這考試這麼幹,那你有辦法改變考試嗎,怎麼改?我會說,我也不知道。類比廚師端菜的情境,作為吃了食物覺得不好吃的顧客,我可以「不滿」,甚至不必以「怎樣做這道菜不會糞」為前提。

我不期待這篇文章多高尚,這就只是單純的抱怨而已,因為我現在已經不爽到極點。左邊的書櫃佈滿了名作等我看,諸如K. Popper的《歷史決定論的貧困》、《科學發(fā)現的邏輯》,涂爾幹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社會分工論》,雷蒙?阿弘的《論治史》,甚至我得克服的STS英文……但我現在只能面對國高中的糞地理講義。



說到底,就怪自己窮,又不再大學時間找個金主、穩(wěn)定的工作、或者厲害到考出外國拿獎學金,所以現在不得不被逼去工作。

怪誰呢?我學社會科學,看得出社會本身有獨立的結構性問題,但責怪它沒辦法馬上改變,我能做的,就是克服眼前這坨屎。

妹的,我以為到大學就不用吃這堆屎,我錯了。
說了那麼多威風話,到頭來還是得為五斗米面對自己的罩門,哈。

有些東西真的逃不了。
懶得解決數學和理工的東西,所以我逃到社會組。
懶得解決地理和英文,所以我念了私立大學。
懶得解決英文,所以我研究所考不上前幾志願。

若是現在又懶得解決工作,解決地理,則接下來的人生會多慘呢?
我不知道,所以,別找高傲的理由無視缺陷了吧,克服它。

因為我逃累了。





創(chuàng)作回應

小伽羅
熱愛一種事物、知識,大部分是天生的,也可能在長期接觸下漸漸喜愛,我始終認為沒有熱情的路是無法長久,所以擇你所愛、愛你所選,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我也不會主動去觸碰自己沒興趣的東西。

讓自己充滿熱情,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後天培養(yǎng)的,其實逃避這詞彙挺有趣的,是逃避了人生的難題,還是正在摸索著人生而前進呢?

我想我們始終在現實與理想中尋求平衡,我也是從理組跳到文組的學生,也走過那種煎熬,但這種行為,可以解釋為逃避,但也能說是一種尋求的過程,未來如何那就見仁見智啦^^
2016-09-06 14:05:49
兔二:見不平戰(zhàn)你娘親
能理解伽君的意思,我特別定義一下本文的逃避好了。

任何事情存在著各種特點,但我只看到缺點,且當作不可解決的事物對待之,並遠離之。換句話說,我並非通曉全貌後公正的評斷,而是依照自己的偏見,滿足自己的偏見而對待外在事物,縱使花些時間克服之會使我人生更順遂也說不定。

先問好,我先告退,之後再聊。
2016-09-06 15:00:43
夜飄雨
其實所謂最快熟悉風格的方法就是不斷的重複寫歷屆試題和所謂的模擬試題,就像某天突然把你放生到外國,不管你原本英文程度如何,都會有很大的提昇

講個最簡單的吧,如果你寫過一百次相關試題,對過一百次答案,那你就很難考不及格了,因為答案就是繞著那些東西轉,而對於考題的敏感度如果養(yǎng)成了,以後抓關於考試的重點就很順了

講個笑話,我那時基測地理好像考78分(滿分80),但我到前陣子還以為臺中跟南投一樣都沒有靠海,可見分數不一定跟學術涵養(yǎng)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其實不一定一上場就覺得要有正確的教育姿態(tài),如果你本身對教育就沒有太大的熱忱的話,你可以邊教邊準備轉換跑道,教國中會比較好,因為國中的地理都算是講個大概而已,連維基百科都講的比較有系統跟深入,重點在於你能不能讓學生記住考試會出的東西就夠了
2016-09-06 14:30:51
兔二:見不平戰(zhàn)你娘親
感謝分享。
但是我有疑問,改制之後的基測(80分),地理已經從公民和歷史中獨立出來考了嗎?
2016-09-06 14:36:00
夜飄雨
畢竟我脫離很久了,所以我也可能有點記錯了,不過我那時社會科平時三顆都平均八九十分,所以三科對我來說差別不大,除了公民感覺特別簡單外

不過我想表達的意思是說不管再怎麼改制,這種考試的用意都不會變,因為標準不是過與不過,而是分程度,以一百分的程度來看,首先一定會有些濾掉根本沒在讀書的超簡單題(20分~40分),分類學生有無到達及格線的概念題(40~65),分出及格線的的普通題(65~85),分出上位者階層的更進階題(85~95),決定是否能坐上寶座的精英題(95~100)

換句話說,除非你一開始就是以雄中這種精英學校為目標,不然其實只要對普通的題目掌握好,就能有能看的分數,像有些地方都會跟學生寫那種超難的,有時候反而是找學生麻煩,基礎的部份才是能得到最多的地方,而所謂基礎的部份在每次考試中都不有太明顯的差異

會考這種東西一定是以類似這樣架構的方式去進去,因為要整合各教材版本的不同,加上如果大家都考很高或很低會在填寫志願上,還有這種年年辦的大型考試不可能每次都用全新的題庫(時間和需要給學生方向),一定會參考舊的題庫,所以除非有什麼改革,不然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能不能考高分,跟能不能深入理解,有時候是兩回事,我家以前也是開補習班的,說真的,重點也是讓學生記住東西和讓他們練和背而已,其中並沒有牽扯到語言學的背景與系統

當然,或許有些人認為教師有責任在,但還是先吃飽飯先站穩(wěn)比較重要,有名氣有地位時,也才能比較好運行與提倡自己理想中的教育
2016-09-06 15:09:44
兔二:見不平戰(zhàn)你娘親
這是很珍貴的訊息,感謝分享。

昨天又考了一次,結果又多錯一題,但明明關於高中地理的認知架構已經逐漸建築起來。儘管如此,事實卻擺在眼前,分數門檻就是沒突破。

另外,對方也委婉知會我社會科人數已經夠了,建議我測試數學或理化。

某種層面,我從一開始就知道國高中的社會科光靠背的就好了,就算需要授課或輔導老師也輪不到我這學歷二線,資歷也二線的人處理。若不是學長或老師的期盼,我實在不覺得我會嘗試撞這面我評估根本沒機會,而且我不擅長、甚至我沒興趣的牆。

夜兄老早脫離這該死的循環(huán)而創(chuàng)業(yè)有成,是好榜樣,我該好好學習。
2016-09-07 09:47:23
夜飄雨
填寫志願上帶來很大的麻煩(剛剛漏字)
2016-09-06 15:10:38
珀伽索斯(Ama)
我從國中時學地理時就老是學不好,雖然說當時學的現在也很少用到,但可以知道的是,那時候學這門課真的好辛苦,這不像國文,不太適合用背的。
2016-09-10 20:45:58

更多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