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項目新增同人場遊記已經(jīng)是32個月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文章還沒開始空格分段,巴哈發(fā)文也才剛開始啊!而PF本身則更是整整4年前(PF11)的回憶了,本次回鍋參加也算是舊地重遊,頗是新鮮。

本次與會是受大仔邀請的,太久沒有出陣,前一天還顯得緊張萬分。當(dāng)天則是差點忘記臺大體育館怎麼走,一臉拙樣。跟以往不同,早就沒有那種雄心壯志要搶排購票入場,所以選擇人潮較疏散的中午時間進場,保持一種游刃有餘的心理狀態(tài)。
進場後先與帶女伴的大仔分頭,他逛他們的我逛我的才能比較好「下手」,這想必也能獲得眾人理解……。想起來,以往走場子的記憶,跟認(rèn)識的人碰頭、開心聊宅、推人入坑、買或不買的永恆命題,不然就是阻止我(或書道湖主)暴走失控。我一邊眼角餘光掃視攤位,讓身體去回甦當(dāng)年的感覺,暖身兩圈,順勢觀察風(fēng)潮與周遭情形,漸也熟練起來。
隨著每季話題的不同,想當(dāng)然耳場子的流行也會轉(zhuǎn)變,除了定番的作品外,這次--可能也包含之前幾場--都是《艦これ》主導(dǎo)了。除了刊物外,四周人們的話題也幾句不離,對有在遊玩的我來說總算是還有跟到一點風(fēng)潮的安慰感,不然這麼久沒追流行都算是脫節(jié)了。某Star舞團都已經(jīng)是明星了,我剛知道這團的時候還在地方演出無人關(guān)注啊!
另外注意到商品本身越趨多元化這件事。五年多前第一次參加同人場時,除了同人誌外,商品的種類還侷限在鑰匙圈、徽章、或是貓耳朵等本來就是裝飾用的小東西上。後來隨著時間經(jīng)過,多了衣服、痛貼、毛巾、拭鏡布、杯子、保溫瓶、木刻章、隨身電源(補完計畫!?)等等各式各樣類別的東西,也可以拿來用,顯得生色不少。刊物本身的題材與類別也擴展不少,人像集之類拙者也是最近才看到。
日本人變多則似乎也是滿有趣的點。之前日本人若出現(xiàn)在周遭觸角馬上就會偵測起來,因為並不是那麼常見,但這次走沒幾步就會看到日本人,顯見臺灣同人場也引起原生地人群的重視,象徵次文化交流的極度密切。臺日之間的同人交流與互相譯賣已逐漸蓬發(fā),也算是上了軌道吧。
先收掉湖主要的本子跟他朝思暮想的
金剛T,我也差不多暖身完畢,幾圈「視窗購物」後,目標(biāo)也差不多鎖定,預(yù)估購買量與價,再來就是縮小範(fàn)圍、多層次濾選了。畢竟也沒有以前那樣一股衝動就都來,總得收斂。
雖然年紀(jì)大了,恥力遠(yuǎn)遠(yuǎn)不如以往,要曬本也會多想。但以前會做紀(jì)錄跟小評的習(xí)慣實在都改不掉,所以以下就是慣例的收刊紀(jì)錄。
(以下內(nèi)容須回覆才能瀏覽……)
(怎麼可能啊XD!礙於哈哈頗是烏嚕賽又好き勝手,且不想只拆一部份全年齡來曬,於是只在
天空曬書,有興趣者可連過去看。當(dāng)然,請捫心自問您是否已滿18歲,且能接受男性向讀物。雖然這麼講大家還是會點……)
雖然從以前就一直不像湖主這麼積極,這次也多注意了一下COS的部分。除了定番角色,兵團四處走來走去,也不見得必得特定哪個角色就能營造氛圍,真是非常高段的COS技巧。全套的獵人、初號機、裝備裝很久的霧島、穿得真的很少的(特別是《Free》那群,那根本是男模走秀?)角色都引人注目。不過我比較驚訝的是一眼有瞥到歐莉卡。
《魔塔》1喔?那麼久了喔?居然還有人COS真是讓我感到愛。雖然後來嘗試要再找到可惜消失在人海裡了。另外《姊嫁》的愛米爾也吸引我的目光。不過怎麼說,原作那些紋繡真的是細(xì)緻過頭,果然很難全然再現(xiàn)於現(xiàn)實中,真是辛苦了。
最後說說幾個軼事。阪口真的是滿可愛的。第二天糊塗過頭有點怨氣。靠加煒的紅茶來淡定。
還有,居然在會場看到有人的袋子裡有R20!還有在會場裡宗成老師百無聊賴坐在商談區(qū)椅子上卻沒人認(rèn)出來!早知道就先要個簽名。
最後的最後感謝第二天一起吃飯的大哥的女人的COSER友人與她的友人,我與大哥的胡亂會話真是見笑了,大哥真的不是彌陀流氓,可以不用這麼生澀寡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