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哼,原本打算寫一篇談論整個設計系生態的短文,但我發現我這不入流的設計系延畢生似乎沒什麼資格說別人壞話,所以我就說說我自己系所,本篇會很主觀的分享我在我這個科系裡感覺到的事情。
設計是什麼?
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完善的溝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在這之前請先審視你到底用什麼廢土種植,再來研究長不出特別物種的原因:基因突變的機率很微小,這點需要遠見與計算。」
設計正夯。回想起來,自己在高中時設計似乎還沒這麼夯,但自從新一代出現,很多學校的設計系因為投稿IF、Reddot得獎而揚名國際(也可能只有揚名臺灣)之後,全臺灣的大學系所便一窩蜂的開始把很多系所改名為設計,或是乾脆新建一個設計學系:什麼鬼都能扯到設計,觀光系變成什麼旅遊設計系、餐飲變成餐飲設計系,這.實.在.很.有.創.意。
完全符合臺灣人喜歡無腦跟風的陋俗,不意外。
看起來,設計這兩個字有著耀眼光芒,也是個趨勢,因此被學校用來當成宣傳的媒介,在新一代上拿越多獎項,就代表這個學校的設計越是優秀;拿越多的IF、Reddot就代表這學校的設計系環境越好,設計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走調,變成學校用來買名的工具,而這些競賽更是成為賣名的賣家。
並非說設計競賽本身不好,而是學校的方針從根本的就搞錯了重點。為何我這麼說?我來回顧一下今晚評圖結束時一位老師所說的:「這次校長也很重視新一代,砸下的錢也比以往更多,場地比以往更大,希望你們能夠有好的表現。」
聽起來好像很棒。但,一百萬?一百五十萬?還是兩百萬?為何有這筆錢,卻不補助學生們製作模型的錢?又為何我們的環境卻是「如此」?
我身處的系所是一個比較不同的科系,我們是一個「班」,與工設系、建築系等等「系」一樣直接隸屬於設計學院。一二年級時並沒有分組別,直到三年級才正式分為產品、建築與室內;美其名是打從一開始就「跨領域」能夠得到比其他系所更完善的統籌能力與發想能力,秉持的精神就是「設計的原點都相同所以跨領域能互相溝通」,我很喜歡這個理想,然而實際上,這東西有名無實,我說的並非「跨領域」的觀念,而是這個班的整個環境所造成的後果。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常常借不到教室上課、我們常常借不到工具、我們工廠的機具常常壞掉、我們連一間工作室都沒有、我們連自己想選的課都選不到因為不是衝堂就是根本沒這個課、我們常常到了三四年級之後才發現一堆該學的東西我們都還沒有學——
「但這不是設計做不好的理由。」
我最常聽見的就是這些話,有人說:「我們學校設計系也沒有工廠,你們有就不錯了。」也有人說:「就有學生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也有辦法做出好的作品,你憑什麼說你做不出來?」還有人說:「你們系所一個老師帶五六個學生,其他學校一個老師都要帶好幾十個學生,你們已經很好了」。
「對不起我們不是不讓你們選,但是課表就沒辦法調整」:說要跨領域,實際呢?
「對不起我們學生也要上課,所以沒辦法借你們教室」:說好的資源呢?
「對不起我們不是不幫你們找工作室,只是真的沒有地方」:還有什麼好說的?
沒有工廠和工作室也敢開設計系?
教育是要創造平等的教育環境還是專門來培養菁英?
請不到足夠的老師就不要收那麼多學生。
(其實上面這三行與這一行我原本打了很多個髒話,但我怕被說沒有禮貌所以我就刪掉了欸嘿)
重視設計?課表、教室、工作室橋不出來,所以就請助教跟我們說:「對不起我們沒辦法」,你們這些人真的知道設計在做什麼嗎?我雖然表現不佳但也知道設計是在解決問題,你們只把問題拋回來給學生,然後呢?問題被解決了嗎?
沒有,我讀了四年要半了,沒有。
「我們也是和學校經過一場奮戰之後才讓你們獨立出來,讓你們獨立出來,是希望你們是與眾不同,也因此我們寄予厚望。」這段話由今晚自稱創始人的老師所說。
只會寄予厚望,卻沒有相應的資源,確實,我上面所提到的缺陷可以被稱為「逆境」,但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沒有效率也愚蠢的作為,運用的是「天擇」的概念,如果你無法在逆境中創造出不同的東西,你就會被「淘汰」;可是與其說是物競天擇,其實就如同你希望一群植物基因突變出驚人的物種,卻只是在廢土上養了足夠數量的植物,然後就開始等待這些植物基因突變——其實學校什麼都不用做就好了,多棒,只要偶爾看一下培養箱,發現:「欸?這株還還不錯,就拿來宣傳我們的實驗吧!」然後就把研究經費全部當成了宣傳費。
欸你看我種出了IF方吉、紅點方吉還有新一代方吉!超讚。(拇指)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在這之前請先審視你到底用什麼廢土種植,再來研究長不出特別物種的原因:基因突變的機率很微小,這點需要遠見與計算。」
並非所有人都是英雄,並非所有人都有辦法在學校所給予的「逆境」中生存,這並非因為懦弱或是什麼,而是每個人的特色都不同,應對的方式也該不一樣。而為何要用這種沒有效率的方式?我們現在自然科學很進步,我們知道許多基因的功用,並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控制、改變(雖然我依舊不建議當造物主);而在教育中課程、師資、環境、學校的方針等等,都會是改變這基因的「一個鍵」,我個人並不期望學校操縱學生,但學校應該要做的是創造出能夠釋放這些「突變鍵」的環境,而非單純把環境搞差或認為環境惡劣就可以培養出不一樣的東西。
好吧,就像是種方吉,每種方吉都有它出現的環境限制,而你能夠創造的環境差異越大,就越有可能從中得到不一樣的物種;我的意思是,當一個學校有足夠豐富的課程與師資,能夠讓學生從完全無知到提起興趣,然後將之成為設計的養分,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真的有深度而對整個社會有所貢獻的設計。而這些課程與師資更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它應該要能夠發揮「突變鍵」的功能,讓學生(方吉)能夠從中得到突變的可能:或許,在設計中的「課」並非「教授」,而是一種「透過頻繁溝通而達到進步」的一段時間(上課時間)。
正如同你覺得這個方吉須要一點刺激,就今天放進特製A培養箱、明天放進特製B培養箱,而不是說每天澆澆水就好——如果只要澆水,交給機器就好了,哪輪的到你?
「自然環境確實會造成突變,但這只會出現特定的物種;透過計算與規劃而釋放出的特定元素來增加突變的可能,才有辦法創造出各式各樣不同的物種。」
不過,說這麼多上面這段其實根本就無濟於事,因為千錯萬錯都是我們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主動,一切都聽起來像是在找藉口。
再來是工作室與工廠,這是我最為遺憾部分,如果這部份也能夠健全運作的話,我想現在的狀況與氛圍又會大不相同。為什麼?工作室與工廠真的這麼重要嗎?為什麼其他科系不須要工作室而設計系需要呢?
因為設計是須要「溝通的」,基本上思考在哪裡都可以,但是設計是一種不能單以主觀切題的事情,因此須要溝通,而溝通就需要「人」,當然也能透過網路,但透過實體的話語、互動來完成的溝通,絕對遠比虛擬的還要來的有影響力。所以,與其說設計系學生需要一個地方做作業,不如說我們需要一個大家都可以在,可以互相激勵、交換意見的溝通場合,在這樣的空間裡,學生們的想法會快速交流,進而互相影響出更不一樣的東西;而這些被影響而改變的,又會因為學長學弟或學妹學妹的互動而有更大的刺激。
非常遺憾的我們的學校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我們沒有足夠的空間,所以許多人乾脆就不會來學校,因此失去了許多交換意見的機會,讓設計變得單薄乏味——這真的是設計乏味的原因嗎?我不敢說百分之百,但我認為這絕對有很大的影響。
而工廠又是怎麼一回事?工廠其實就是用來處理木頭、金屬、PU(一種發泡材用來造型)等東西的地方,好的工廠配合好的課程,能夠讓學生透過這些工具去創造出他們須要的東西,這點很重要,要是工設系的人唸了四年,連木頭都沒鉅過而只會做紙做的模型,這真的很丟臉。相對的,造成這樣現象的狀況又是什麼?學校太過害怕學生在使用大型機具時發生意外,同時相關的課程寥寥無幾,這也難怪會害怕發生意外,因為學生們也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去操作。
假設教室裡少了一張椅子,如果有工廠,設計系學生就可以自己弄一張,可能不見得好坐,但是透過自己動手,肯定就能知道「椅子要怎麼做,才能讓人舒服」。如果缺了桌子,就做桌子,缺箱子,就做箱子,並從「製造的過程中得到樂趣與靈感」,這才是工廠與設計系應該要有的關係。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作室與工廠,其實我認為就足以構成一個自給自足且滿足突變可能的環境,甚至不須要特別的課程與師資,學生們就能透過在這樣的溝通環境中得到刺激,因此,我一直都認為與其花錢去砸新一代,不如把工廠和工作室處理好,這樣自然會有好的作品出現。
說到這,應該也會有人覺得我把太多的問題歸咎於學校,我並非說我斷定說誰對誰錯,或者誰應該怎麼樣怎麼樣,而是這些問題應該是值得被拿出來思考與探討的,而我認為學生也不應該就這樣屈就於學校的淫威底下。
「因為這些物種根本無法自給自足,只是一味的被餵食豢養,而安逸,就會阻止突變的發生。」
有人會說外國過學生都很主動,為何我們不主動?我真的覺得這論點也很愚蠢,外國與國內本來就是兩種環境,因為家庭教育的方式、態度不同,培養出來的小孩就不一樣,我們可能沒有外國學生那麼主動,但並不代表不主動的人就是白癡,而與其用這種有色眼鏡去過濾掉這些人,不如給予一些刺激給予突變機會,不是能夠有效率的引導出不一樣的學生?
連設計系真正重要的關鍵在哪裡都搞不清楚也創造不出適當的環境,那別說砸三千萬、三億,狀況只會每況愈下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這樣的環境會摧毀各式各樣可能發展出不同想法的學生,並使之對設計喪失興趣。
這已經並非學生本身學不學好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上就沒有效率,寄予重望?
你們只是在培養英雄方吉而已。
你們只是在培養英雄方吉而已。
我不清楚其他設計系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或許,根本就是我的愚蠢無知。也有可能正如許多人對於臺灣,稱之為鬼島一樣,我也稱我所讀的科系為鬼島。「目標是離開,只想離開這座島,這座愚蠢可笑的小島。即使小島外是汪洋,寧願自己填海生地,也不要在這座愚蠢的孤島久留;目標是離開,即使因此自己也成為孤島。」
2013, Jan, 22 5:2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