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網友都使用耳機的習慣吧?
不知道各位用的是怎麼樣的耳機呢?
個人大約在10多年前無意間進入耳機世界的殿堂後,
至今也陸陸續續購買了N副不同廠牌、各具特色的耳機產品。
不過一路走來,最後留在身邊且經常使用的產品僅有4副耳機,
這4副耳機或許不是十分高階(或高價)的產品,
卻都各自具有期特殊的意義以及無可取代的地方......
本次就來稍稍介紹這4副耳機中唯一的一副耳塞型耳機吧!
就是這副啦:Etymotic ER-4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209/f1421fbe209ae0b5b78ba3e90a737b5c.JPG)
ER-4(又分為4P、4S、4B等系列)是美國耳機公司Etymotic所生產的耳道式耳機。
近年來耳塞耳機的造型設計越來越美觀,然而Etymotic公司卻讓ER-4維持在90年代初期的古早設計,與他廠的耳塞耳機相較之下,ER-4的造型與質感用「平凡」甚至「粗糙」等用語來形容絕對不算過分(還有人直接說「醜陋」勒),然而外型不起眼是一回事,ER-4系列卻絕對可稱得上是耳道式耳機的經典。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209/b0d0ef1008742f1f44ea6cb6ababd50c.JPG)
當年在臺灣尚未有廠商代理ER-4耳機時,個人便參與了國內某耳機論壇的團購,以一副破萬的價格(目前大約8K左右就可以帶回家)從國外運回臺灣,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冒險的行為啊。
至於ER-4P(我持有的型號)的特色呢?
個人認為它的長處在於細節豐富(照妖鏡等級)、高頻柔美而飄逸,加上優秀的動態,適合拿來聽各類型的音樂,此外其低頻的品質也很好,卻由於收、放的速度稍快,容易讓人產生低音不足的錯覺。
如果對於重視低頻與節奏的人而言,如果跑去試聽ER-4,絕對難以在第一時間注意到它。
不過當個人聽習慣ER-4P的聲音,再去聽其他耳塞或耳道耳機時,反而會覺得「嗯?怎麼高頻悶悶的放不太開...」、「哇!這些耳機低頻未免也強過頭了吧?一整個破壞平衡...」,總之ER-4系列就是這樣個性鮮明的耳機。
就音場部分,個人覺得ER-4P的音場就耳塞式耳機而言還算寬,但是深度卻相當普通,以樂器的定位能力上來說,與其說定位,個人覺得更像是把所有的樂器、人聲攤開在一個平面上一一檢視的感覺,你絕對可以聽清楚搖滾樂中的主唱、吉他、Bass、鼓聲等所有元素的表現,然而彼此間的遠近與層次感卻較不明顯。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209/7cf8b6380b6a142dcfb9df6aaaa565c4.JPG)
Etymotic 的另一產品:HF5(繪師:蓬萊)
除了聲音外,ER-4良好的隔音能力也是它的一大賣點,根據原廠的敘述,ER-4耳機可以隔絕35-40分貝的外部噪音(效果會根據使用的耳塞種類而有所改變),第一次戴上ER-4耳機的人,多半都會有一種「世界變得安靜無聲」的感覺,此時只需要極小的音量,便可以聽清楚音樂的細節(原廠宣稱這是一副保護耳朵的耳機,正是因為這點)。
先等等!我正要介紹它的致命缺點呢!
正因為ER-4的隔音能力太強大了,可以阻絕來自外界的大部分雜音,然而外界的聲音被阻絕了,內部的聲音卻難以防止?。『沃^內部的聲音?比如說心跳聲、呼吸聲、吞嚥口水的聲音......
嗯,「平常」或許是如此,不過當外界的聲音被阻隔後,這些原本被忽視的聲音就浮現出來了。不相信我的人可以試試看以下實驗:
如何?是否覺得吞口水的聲音變得很明顯了呢?
其實體內的聲音一直是這麼大聲,只是當外界雜音被隔絕後,我們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
只有這樣嘛,很遺憾...還不只如此!
別忘了固體的耳機線其實也是傳遞身音的媒介(固體傳導效應),在戴著ER-4的狀態下,
耳機線被觸碰或是與衣服等物品摩擦時,其聲音也會透過線身傳遞到耳朵,
這個現象稱為「聽診器效應」......
想體驗看看嗎?請試試看以下實驗:
如何?是否有聽見「砰砰砰...」的聲響呢?
其實聽診器效應在一般耳塞耳機上也會發生,只是一般的耳塞耳機隔音能力相對不強,
同一時間受到外部噪音以及內部播放音樂的影響下,縱使有聽診器效應,
產生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的,然而到了ER-4上頭,聽診器效應卻變得非常明顯!
其實耳道式耳機由於隔音性能大多不錯,多少都會有類似的效應,
不過ER-4系列算是問題最嚴重的一支,因此普遍拿來討論時都是拿它來當箭靶XD
回想自己剛買入ER-4P的前半年,還真是歡樂與痛苦交雜的回憶呢!
結果在意志力的支撐下,我硬是撐下了前半年,直到之後的某天,
或許是習慣了吧,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無視那些惱人的現象了(腦部內建過濾器XD),
無論是呼吸聲、嚥口水聲,或是碰到線的聲音,似乎都不那麼嚴重了......
結果在不知不覺中,ER-4P成了我最喜歡的耳機之一,也陪我度過了N年的歲月。
說真的,我很喜歡ER-4,但我不推薦一般人購買它。
畢竟這是一副需要花時間適應的耳機,而且適應期因人而異,也許只要花個兩三天,
也許像我一樣要半年隻久,也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適應也說不定,推薦這樣的一支耳機,
說真的是好是壞實在很難論定啊,既然如此,還是不推薦來的好!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209/89d19bca3e45bfec967948e9f01dd519.JPG)
那麼,下次要介紹哪隻耳機呢......其實答案已經公布了...
2013年3月補充:
個人多年來一直希望Etymotic推出ER-4的進階版,不過不知是Etymotic這間公司太過安於現狀,還是對ER-4系列信心十足,覺得無需要再做改良,所以至今仍然是以ER-4作為旗艦產品。
即便ER-4再好聽,但它並不完美,個人也一直期待有一支能夠維持其絕美高頻與豐富細節,而且音場更大、定位更準確,並且低頻更到位的產品。然而,這樣的願望卻一直難以實現,直到今天試聽了 FitEar 的 F111 後,終於讓我有:「就是你了!ER-4升級版!」的感覺!
不過,這樣的一副升級版,要價竟然是ER-4的兩倍有餘...我得再考慮看看是否斥資購買它!
不知道各位用的是怎麼樣的耳機呢?
個人大約在10多年前無意間進入耳機世界的殿堂後,
至今也陸陸續續購買了N副不同廠牌、各具特色的耳機產品。
不過一路走來,最後留在身邊且經常使用的產品僅有4副耳機,
這4副耳機或許不是十分高階(或高價)的產品,
卻都各自具有期特殊的意義以及無可取代的地方......
本次就來稍稍介紹這4副耳機中唯一的一副耳塞型耳機吧!
就是這副啦:Etymotic ER-4
ER-4(又分為4P、4S、4B等系列)是美國耳機公司Etymotic所生產的耳道式耳機。
近年來耳塞耳機的造型設計越來越美觀,然而Etymotic公司卻讓ER-4維持在90年代初期的古早設計,與他廠的耳塞耳機相較之下,ER-4的造型與質感用「平凡」甚至「粗糙」等用語來形容絕對不算過分(還有人直接說「醜陋」勒),然而外型不起眼是一回事,ER-4系列卻絕對可稱得上是耳道式耳機的經典。
(這造型夠普通吧)
當年在臺灣尚未有廠商代理ER-4耳機時,個人便參與了國內某耳機論壇的團購,以一副破萬的價格(目前大約8K左右就可以帶回家)從國外運回臺灣,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冒險的行為啊。
至於ER-4P(我持有的型號)的特色呢?
個人認為它的長處在於細節豐富(照妖鏡等級)、高頻柔美而飄逸,加上優秀的動態,適合拿來聽各類型的音樂,此外其低頻的品質也很好,卻由於收、放的速度稍快,容易讓人產生低音不足的錯覺。
如果對於重視低頻與節奏的人而言,如果跑去試聽ER-4,絕對難以在第一時間注意到它。
不過當個人聽習慣ER-4P的聲音,再去聽其他耳塞或耳道耳機時,反而會覺得「嗯?怎麼高頻悶悶的放不太開...」、「哇!這些耳機低頻未免也強過頭了吧?一整個破壞平衡...」,總之ER-4系列就是這樣個性鮮明的耳機。
就音場部分,個人覺得ER-4P的音場就耳塞式耳機而言還算寬,但是深度卻相當普通,以樂器的定位能力上來說,與其說定位,個人覺得更像是把所有的樂器、人聲攤開在一個平面上一一檢視的感覺,你絕對可以聽清楚搖滾樂中的主唱、吉他、Bass、鼓聲等所有元素的表現,然而彼此間的遠近與層次感卻較不明顯。
Etymotic 的另一產品:HF5(繪師:蓬萊)
除了聲音外,ER-4良好的隔音能力也是它的一大賣點,根據原廠的敘述,ER-4耳機可以隔絕35-40分貝的外部噪音(效果會根據使用的耳塞種類而有所改變),第一次戴上ER-4耳機的人,多半都會有一種「世界變得安靜無聲」的感覺,此時只需要極小的音量,便可以聽清楚音樂的細節(原廠宣稱這是一副保護耳朵的耳機,正是因為這點)。
哇!聽起來好像不錯,我也想買一副了!
先等等!我正要介紹它的致命缺點呢!
正因為ER-4的隔音能力太強大了,可以阻絕來自外界的大部分雜音,然而外界的聲音被阻絕了,內部的聲音卻難以防止?。『沃^內部的聲音?比如說心跳聲、呼吸聲、吞嚥口水的聲音......
啥!那種聲音平常不會聽到吧?
嗯,「平常」或許是如此,不過當外界的聲音被阻隔後,這些原本被忽視的聲音就浮現出來了。不相信我的人可以試試看以下實驗:
請用自己的手指堵住兩耳的耳道,然後試著吞一下口水...
如何?是否覺得吞口水的聲音變得很明顯了呢?
其實體內的聲音一直是這麼大聲,只是當外界雜音被隔絕後,我們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
只有這樣嘛,很遺憾...還不只如此!
別忘了固體的耳機線其實也是傳遞身音的媒介(固體傳導效應),在戴著ER-4的狀態下,
耳機線被觸碰或是與衣服等物品摩擦時,其聲音也會透過線身傳遞到耳朵,
這個現象稱為「聽診器效應」......
想體驗看看嗎?請試試看以下實驗:
用左手食指塞住左耳耳道,然後用右手食指輕輕拍拍手掌處的肌肉...
如何?是否有聽見「砰砰砰...」的聲響呢?
其實聽診器效應在一般耳塞耳機上也會發生,只是一般的耳塞耳機隔音能力相對不強,
同一時間受到外部噪音以及內部播放音樂的影響下,縱使有聽診器效應,
產生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的,然而到了ER-4上頭,聽診器效應卻變得非常明顯!
其實耳道式耳機由於隔音性能大多不錯,多少都會有類似的效應,
不過ER-4系列算是問題最嚴重的一支,因此普遍拿來討論時都是拿它來當箭靶XD
回想自己剛買入ER-4P的前半年,還真是歡樂與痛苦交雜的回憶呢!
明明是聲音這麼好的耳機,為何稍微碰到線就砰砰作響???
聽音樂時都不敢隨便吞口水或是吸氣吐、吐氣了,怎麼會這樣...
快要受不了了,我好想賣掉它!
聽音樂時都不敢隨便吞口水或是吸氣吐、吐氣了,怎麼會這樣...
快要受不了了,我好想賣掉它!
結果在意志力的支撐下,我硬是撐下了前半年,直到之後的某天,
或許是習慣了吧,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無視那些惱人的現象了(腦部內建過濾器XD),
無論是呼吸聲、嚥口水聲,或是碰到線的聲音,似乎都不那麼嚴重了......
結果在不知不覺中,ER-4P成了我最喜歡的耳機之一,也陪我度過了N年的歲月。
說了那麼多,你到底推不推薦這隻耳機啊?
說真的,我很喜歡ER-4,但我不推薦一般人購買它。
畢竟這是一副需要花時間適應的耳機,而且適應期因人而異,也許只要花個兩三天,
也許像我一樣要半年隻久,也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適應也說不定,推薦這樣的一支耳機,
說真的是好是壞實在很難論定啊,既然如此,還是不推薦來的好!
嘛,本文的目的本來就只是介紹手上的幾副耳機,推不推薦什麼的不是重點啦(拖走)!
ER-4的耳機娘相對少,只好找HF-5的來充數XD(繪師:カワサキカズヒコ)
那麼,下次要介紹哪隻耳機呢......其實答案已經公布了...
2013年3月補充:
個人多年來一直希望Etymotic推出ER-4的進階版,不過不知是Etymotic這間公司太過安於現狀,還是對ER-4系列信心十足,覺得無需要再做改良,所以至今仍然是以ER-4作為旗艦產品。
即便ER-4再好聽,但它並不完美,個人也一直期待有一支能夠維持其絕美高頻與豐富細節,而且音場更大、定位更準確,並且低頻更到位的產品。然而,這樣的願望卻一直難以實現,直到今天試聽了 FitEar 的 F111 後,終於讓我有:「就是你了!ER-4升級版!」的感覺!
不過,這樣的一副升級版,要價竟然是ER-4的兩倍有餘...我得再考慮看看是否斥資購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