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談的是日本雜誌的封面期數與實際發售日期
在臺灣買雜誌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
現在是九月底,我們就知道「10月號快出了」...
然而,日本雜誌就不是如此了,進到書店,想買本電玩雜誌,
卻發現書架上的三本不同的雜誌分別為:9月、10月,甚至11月號時,
一瞬間還真會慌了手腳...
以下面這本「GetNavi」(個人頗喜歡這本雜誌,介紹各種有趣的玩意)為例:
剛剛去7-11時就發現2011年11月號已經擺在架子上販售了
明明是9月底,書架上有10月份的雜誌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11月份的是怎麼回事,難道書店老闆跟小叮噹有勾結嗎XD
(一說「小叮噹」就洩漏年齡了,嘖嘖!)
其實,這個問題不只是臺灣人想問,
很多日本人買了好多年的雜誌,也搞不清楚原因...
那麼,到底「未來雜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個人其實聽過很多說法,後來也查了許多日文資料,
發現還是眾說紛紜,不過經過簡單整理,原因大概可以歸類為幾大類:
1.「物流」論:
2.「賞味期限」論(也稱為「退書」論):
3.「商法」&「規範」論:
個人有去日本雜誌協會的網站,不過沒有找到相關的條文規章,
不過大體上(3)的說法被認為是較有公信力的。
不過,無論上述哪一個說法是最正確的,
消費者還是很難判斷自己買的雜誌是不是最新的一期,
(特別是臺灣的空運雜誌還有時間延遲,讓判斷上更為混亂)
所以個人的建議是「多注意雜誌社的網站吧」,
一般雜誌社的網站一定會介紹旗下所有最新一期雜誌的封面與內容,
只要看一下其網站,很快就可以知道哪本是最新的雜誌(沒錯,就這麼簡單),
不過,也請留意一下每一本雜誌的出版日期,不然買了某本「最新號」雜誌後,
過了兩天「最最新號」就出來了,那種感覺應該相當差吧XD
在臺灣買雜誌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
現在是九月底,我們就知道「10月號快出了」...
然而,日本雜誌就不是如此了,進到書店,想買本電玩雜誌,
卻發現書架上的三本不同的雜誌分別為:9月、10月,甚至11月號時,
一瞬間還真會慌了手腳...
「10月號...應該是新出的吧?」
「咦~11月號?現在不是才9月嗎?」
以下面這本「GetNavi」(個人頗喜歡這本雜誌,介紹各種有趣的玩意)為例:
剛剛去7-11時就發現2011年11月號已經擺在架子上販售了
明明是9月底,書架上有10月份的雜誌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11月份的是怎麼回事,難道書店老闆跟小叮噹有勾結嗎XD
(一說「小叮噹」就洩漏年齡了,嘖嘖!)
其實,這個問題不只是臺灣人想問,
很多日本人買了好多年的雜誌,也搞不清楚原因...
那麼,到底「未來雜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個人其實聽過很多說法,後來也查了許多日文資料,
發現還是眾說紛紜,不過經過簡單整理,原因大概可以歸類為幾大類:
1.「物流」論:
由於日本早期的交通不像今日發達,而雜誌社、印刷廠大多集中於都會區,
新一期的雜誌印好後,經過長途運送抵達偏遠甚至離島地區時,
就時間上多半落後了好幾天,甚至已經進入了下個月份,
出版商為了避免讓這些地區的消費者「老是買到過期雜誌」,
因此考量到交通上的配送時間,預先把將雜誌封面日期的往後延1個月,
這樣對於偏遠地區的人,雜誌封面的日期是「準時」的,
然而,對都會區的人來說,這本雜誌就會成為所謂的「未來雜誌」。
這個說法受到不少人的推崇,不過今日的日本物流相當發達,
要在一天內把物品從北海道運送到九州也是很容易的,
而且延後1個月也罷,快延後2個月就有點弔詭了(再怎麼慢,也不可能那麼晚才送達),
因此以物流的觀點來解釋雜誌封面的時間,在合理性上稍嫌不足...。
新一期的雜誌印好後,經過長途運送抵達偏遠甚至離島地區時,
就時間上多半落後了好幾天,甚至已經進入了下個月份,
出版商為了避免讓這些地區的消費者「老是買到過期雜誌」,
因此考量到交通上的配送時間,預先把將雜誌封面日期的往後延1個月,
這樣對於偏遠地區的人,雜誌封面的日期是「準時」的,
然而,對都會區的人來說,這本雜誌就會成為所謂的「未來雜誌」。
這個說法受到不少人的推崇,不過今日的日本物流相當發達,
要在一天內把物品從北海道運送到九州也是很容易的,
而且延後1個月也罷,快延後2個月就有點弔詭了(再怎麼慢,也不可能那麼晚才送達),
因此以物流的觀點來解釋雜誌封面的時間,在合理性上稍嫌不足...。
2.「賞味期限」論(也稱為「退書」論):
雜誌是有時效性的刊物,因此書店在販售雜誌時,
都會有一個所謂的「退書日期」,一旦過了該日期後,
書店就會把店裡沒賣完的雜誌退回出版社。
正因為上述的作業流程,因此坊間出現了:
的說法,亦即「雜誌上的資訊在該日期前都是有效力」的,
只要過了封面上標的時間後,就表示「這本雜誌已經過期了」,
所以書商就會把雜誌退回出版社。
如果依照這個解釋,「11月號」的雜誌就是打算要「在店裡賣到11月」,
過了11月之後就會由書商退回到出版社手中。
都會有一個所謂的「退書日期」,一旦過了該日期後,
書店就會把店裡沒賣完的雜誌退回出版社。
正因為上述的作業流程,因此坊間出現了:
「封面的日期就是賞味期限」
的說法,亦即「雜誌上的資訊在該日期前都是有效力」的,
只要過了封面上標的時間後,就表示「這本雜誌已經過期了」,
所以書商就會把雜誌退回出版社。
如果依照這個解釋,「11月號」的雜誌就是打算要「在店裡賣到11月」,
過了11月之後就會由書商退回到出版社手中。
3.「商法」&「規範」論:
此論點是基於雜誌社的行銷手法而來...
雜誌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資訊,而資訊自然是越新越好(過期的資訊就是「歷史」了)!
因此有部分的出版社嘗試把雜誌封面的日期延後,
以塑造出「這本比較新喔」的假象,結果也證實了確實對銷售量有幫助,
當消費者沒有特別注意時,看到書架上兩本同類型的雜誌,一本是「9月號」,
另一本則是「10月號」時,多半會覺得「10月號的內容比較新」吧......
再者,假設今天是9月20日,客人進入書店看到「9月號」的雜誌時,
心中很可能會浮現
的念頭...
然而,當本雜誌的封面是「10月號」時,也許該客人看看封面,
再比對一下日期,不疑有他的就拿去付賬了XD
雜誌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資訊,而資訊自然是越新越好(過期的資訊就是「歷史」了)!
因此有部分的出版社嘗試把雜誌封面的日期延後,
以塑造出「這本比較新喔」的假象,結果也證實了確實對銷售量有幫助,
當消費者沒有特別注意時,看到書架上兩本同類型的雜誌,一本是「9月號」,
另一本則是「10月號」時,多半會覺得「10月號的內容比較新」吧......
再者,假設今天是9月20日,客人進入書店看到「9月號」的雜誌時,
心中很可能會浮現
「啊~這本快過期了!」、「再等幾天,10月號就出來了」
的念頭...
然而,當本雜誌的封面是「10月號」時,也許該客人看看封面,
再比對一下日期,不疑有他的就拿去付賬了XD
比較早採用這種商法的大多是流行雜誌,因為流行時尚瞬息萬變,
把封面的日期延後,可以塑造出「我們掌握了今後時尚脈動」的錯覺,
以吸引讀者購買。
把封面的日期延後,可以塑造出「我們掌握了今後時尚脈動」的錯覺,
以吸引讀者購買。
結果在惡性競爭下,既然「你往後標一個月,那我就往後標兩個月吧」,
大家都拼命把雜誌封面的日期往後延,結果在最嚴重的時候,
想買到6個月後的「未來雜誌」也絕非難事XD
大家都拼命把雜誌封面的日期往後延,結果在最嚴重的時候,
想買到6個月後的「未來雜誌」也絕非難事XD
不過這樣一來,卻造成了市場上的大混亂,
因為消費者根本無法由封面判斷哪本雜誌是「最新的一期」...
因為消費者根本無法由封面判斷哪本雜誌是「最新的一期」...
(如果現在在書店裡看到明年5月號的雜誌,應該很突兀吧XD)
最後,由日本雜誌協會和各出版社做了協定,
對週刊誌以及月刊誌的封面延後時間做了規範,分別為:
對週刊誌以及月刊誌的封面延後時間做了規範,分別為:
週刊誌:不得超過15日
月刊誌:不得超過40日
月刊誌:不得超過40日
個人有去日本雜誌協會的網站,不過沒有找到相關的條文規章,
不過大體上(3)的說法被認為是較有公信力的。
事實上大家可以比對一下雜誌的出版日期與封面,
確實有符合上述所規定的標準。
確實有符合上述所規定的標準。
不過,無論上述哪一個說法是最正確的,
消費者還是很難判斷自己買的雜誌是不是最新的一期,
(特別是臺灣的空運雜誌還有時間延遲,讓判斷上更為混亂)
所以個人的建議是「多注意雜誌社的網站吧」,
一般雜誌社的網站一定會介紹旗下所有最新一期雜誌的封面與內容,
只要看一下其網站,很快就可以知道哪本是最新的雜誌(沒錯,就這麼簡單),
不過,也請留意一下每一本雜誌的出版日期,不然買了某本「最新號」雜誌後,
過了兩天「最最新號」就出來了,那種感覺應該相當差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