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鍵盤長期使用心得第十五篇,這把與 魔咖A75 同時下訂,與 A75 討論度不高相反,這把 K75 反而多數知名開箱者都有開箱及介紹,以低價擁有復古OG風、良好的做工與填充聞名,討論度頗高,樓主在後續的開箱文也時常提到這把,固然有些小缺點,但整體而言樓主相當中意這把。
本款至截稿前使用已滿八個月,另外如果對鍵帽、鍵盤、軸體有興趣的可以點以下傳送門,觀看我發佈的其他篇開箱文及鍵盤長期使用心得,謝謝。
1. 初期使用狀況及心得:
Monka K75,第二十五把入手的客製化鍵盤;入手原因與 A75 相同,起初是看到魔咖針對 75% 配列同時間推出兩款定價低、配列一致、不同外殼材質的鍵盤才決定入手,想說兩把入手把玩看看差異。
初期使用的感想,大致上與開箱文提到的差不多,低亮度的LED燈、優良的圓潤塑料外殼做工、突顯軸體雜音的內膽配置。
2. 改造歷程:
至開箱文發佈後僅更換鍵帽,即九紫 x 一懷 霜瓷軸 + Aisling - 美鈔鍵帽 的配置。
軸體的部份,霜瓷軸是滿有趣的軸體,雖然壓力克數重,但提前大段落的手感讓樓主愛不釋手;脆響的觸底聲、偏響的回彈頂蓋聲,兩者呈現的鮮明兩聲如馬蹄聲很有特色;雜音的部份在打字音有詳述,有一點點細小彈片音,不過觸底音量能蓋掉 90% 雜音,加上後續也嘗試裝上許多軸體測試,而這款霜瓷軸手感有趣又能維持幾乎無雜音的表現,故現階段仍繼續用霜瓷軸。
鍵帽的部份,原廠的復古OG鍵帽,其實顏色調的很漂亮,手感也是預裝鍵帽常見的好摸那套,開箱文發佈後也是使用一段時間,論使用是沒問題,後續為開箱美鈔鍵帽就把這套原廠鍵帽撤下,如下圖。
而美鈔鍵帽,在下面的長期使用心得段落有詳述,簡單說變色油墨上機沒幾天就掉漆了, 不過底下綠色油墨是熱昇華仍健在,加上目前也沒有熱昇華暈開被沾染的狀況,應該還是持續使用一陣子。
3. 附上打字音:
這邊提供好幾段的打字音,如原開箱文提到本款內膽配置能突顯軸體雜音,也被樓主當成測軸的好工具,後續也測試好幾款軸體,藉此測試軸體的素質。
首先提供 九紫 x 一懷 霜瓷軸 + 原廠鍵帽的打字音,即原開箱文的打字音;這套配置屬脆響的中高音調,觸底聲與回彈頂蓋聲,兩者各自的聲音鮮明,觸底聲偏中音調,回彈頂蓋聲偏高音,樓主聽打字音時直覺聯想到馬蹄聲,按一顆按鍵有鮮明的兩聲,雖然霜瓷軸本身不是聲優軸,但在 K75 所呈現的馬蹄聲讓人產生記憶點;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第二段打字音為 HMX x 80Retros KD200 + 原廠鍵帽的打字音,即開箱 KD200 時出現過的打字音;這套配置屬高音調、聲音乾淨、音量偏響的石子音,聲音飽滿到有點偏悶的那味,大鍵的聲音也不難聽,尤其是Enter鍵有聲音包裹住的感覺,悅耳;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第三段打字音為 HMX x 80Retros FJ400 + 原廠鍵帽的打字音,即開箱 FJ400 時出現過的打字音;這套配置屬中音調、聲音乾淨、音量中等,聲音飽滿很悶,大鍵的聲音偏好聽,除了空白鍵,其餘三個大鍵都有聲音包裹住的感覺;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第四段打字音為 HMX x 80Retros GAME 1989 Classic + 原廠鍵帽的打字音,即開箱 Classic軸 出現過的打字音;這套配置屬中音調、聲音乾淨、音量中等,聲音飽滿很悶,大鍵的聲音偏好聽,除了空白鍵,其餘三個大鍵都有聲音包裹住的感覺;大致上與 FJ400 的打字音差不多,僅比 FJ400 的音調稍低一點點,主要差在手感;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第五段打字音為 九紫 x 一懷 霜瓷軸 + 美鈔鍵帽的打字音;這套配置屬脆響的高音調、細微一點點雜音、音量大聲,整體大方向與原廠鍵帽相同,都有鮮明的觸底聲與回彈頂蓋聲,只是整體音量比原廠鍵帽更大聲一點、音調稍微高一點;這也是樓主寫長期使用心得才發現到,樓主把美鈔鍵帽與原廠鍵帽,兩者互相對比才發現原廠鍵帽反而音調稍微更低、音量更低一點,原先預想應該是美鈔鍵帽的音調更低,畢竟鍵帽厚度更厚,但反而霜瓷軸搭 K75 使用原廠鍵帽的音調更低。
雜音的部份,如原開箱文提到的 K75 內膽配置會突顯軸體的雜音,甚至到對軸體有點苛刻的程度,樓主試過連 HMX 的軸體都跑出一點摩擦聲,而霜瓷軸裝在 K75 其實也是有一點點彈片音,自發佈原開箱文後,後續接觸過多並使用這把鍵盤次數越多,發現在周圍非常安靜並慢速打字的情況下,仍可聽見一點點彈片音,不過音量很小,只要打字速度快,觸底聲的音量就會蓋掉雜音,故平常使用也難發覺有雜音;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4. 改造後的總價格:
由於目前僅更換鍵帽,其餘配置皆未更動,故以原開箱文的成本加上美鈔鍵帽,鍵帽整套NT$938,總成本為NT$2468。
5. 長期使用心得:
長期使用下來,有兩點額外說明;一是鍵帽,這無關鍵盤,後續開箱文提到 K75 將原廠鍵帽更換成美鈔鍵帽,原鍵帽開箱文也提到使用超過一個月,字符的金粉還尚未掉落,但鍵帽開箱文發佈後隔一個多禮拜就發現金粉掉落,如下圖,看起來比較像掉漆,一層金色漆自然剝落,長期使用下大多按鍵的字符也開始金色漆掉漆,完全不耐用,不過雖然金色漆剝落,但至少底下是綠色熱昇華,鍵帽、手指也未出現熱昇華暈開沾染的狀況,美鈔鍵帽的主題是滿喜歡的,可能所有字符的金色漆全掉落仍會持續使用,但至少 Aisling 這家工作室的產品不會再碰…
二是 SignalRGB;其實大多數中國品牌的鍵盤都支援 SignalRGB,除了極少數因晶片因素無法透過 USB 偵測到鍵盤外,其餘大多數都能偵測到,只是插件 .json 檔案要編譯;而 K75 在發佈原開箱文時,國外大神的插件還無法識別,後續更新插件後也能正常同步燈光,只是插件是套用 98% 配列的鍵盤插件,第一次連接時需在設備調整鍵盤大小,再啟用即可正常同步燈光。
最後整體使用感想,簡單一句話,K75 是品質良好、特色復古主題、可當測軸工具的低價塑料鍵盤;單以售價來看,其實後續整體使用體驗,樓主認為有超過售價應有的表現,不僅內膽特性讓樓主測試多次、多款軸體,長期使用下來外殼也無髒污或變形,這把鍵盤是為數不多樓主入手後從未感到後悔或想轉手念頭的產品。
6. 是否推薦:
至於是否推薦,推薦,但如果對聲音靈敏可能要考慮一下,如上述多次提到,由於 K75 內膽配置會突顯軸體的雜音,就算廠潤再好的 HMX,上機後在特定情境下仍可能會聽見雜音,其他廠潤較一般的軸體則雜音會相當明顯;若能接受這點,綜合評估下仍相當推薦這把鍵盤,不論是做工品質、主題造型設計、特性等,都有一定的水準,以價格來看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7. 實測是否支援SignalRGB:
實測結果,支援,起初不支援,後續國外大神有更新插件後已可正常同步燈光;鍵盤接上電腦時,自動同步SignalRGB的燈效,但 SignalRGB 識別出不正確的型號,如整合連結提到的,因多數中國量產鍵盤的軟體方案有三四間大廠,多數型號都是用這幾間,故讀取出來的ID都是同一組,才會導致識別出別款鍵盤,但仍然可正常同步燈效,且沒有不斷觸發的問題,可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