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馬來西亞攻略戰:【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日本如何完勝大英帝國】

神隱 | 2025-04-08 08:56:33 | 巴幣 1124 | 人氣 414

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日本如何完勝大英帝國





作者: 辻政信  
譯者: 鄭天恩
出版社:燎原出版  
出版日期:2020/03/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優惠價:5折240元

前言:因為小屋發輕小說心得門可羅雀只好提前發這篇出來,不太確定還有什麼平臺適合發這種心得文,D卡嘗試了下介面遠比巴哈還糟糕...

購書拚一波戰鬥力,包含國際書展折價這波戰鬥力姑且來到七百五十。



這次要談的書是直布羅陀爭霸戰:日本如何完勝大英帝國,本書是我之前在誠品書展上所買下的,算是書展上能找到想買的書不太容易剛好趁這個機會閱讀下關於二戰的歷史,本書我原本以為是後來者的研究結果是參與當時戰爭的作戰參謀所寫下的。

本書的筆法採用第一人稱回憶讓我想起幼女戰記的風格,只要運用得當加以模仿應該就能成為獲得相當文筆來撰寫戰記類小說,我應該會保留這本書作為寫作參考。

本書在價格上非常便宜我個人是非常推薦購買,在國際書展期間達到五折不用三百的價錢,性價比是非常的高並且還附有十幾頁的照片作為當時戰爭裝備參考,看著日軍寫作中戰車實際上與輕戰車沒兩樣的載具讓我有想回去玩戰場女武神的衝動,好懷念遊戲中這種輕型坦克喔~

雖然難得寫了一本二戰史的書籍,不過我並沒打算立刻把研究領域轉到二戰的戰史上,仍舊會以一戰前歷史隨機研究研究,我同樣會以章節介紹方式來介紹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第一章 毫無準備的戰爭
這本書最開始便是辻政信因為日軍內部路線之爭被流放到臺灣坐冷板凳,後來因為南進戰略的啟動而在受到牽制的情況下開始編竄作戰手冊和制定南進策略。


第一章節後半便是討論針對馬來半島的作戰計畫和策略分布,另外還有辻政信本人坐上飛機多次冒險偵查馬來半島分布的情況並詳細解釋當時氛圍與協調各軍情況,可以說日軍為了這次做了不少的準備。

第二章 奇襲、強攻


這個章節從泰國宋卡緊張且帶有意外的奇襲開始,可以說日軍是以入侵泰國先當作跳板入侵馬來西亞,我很好奇初次與日軍交鋒的裝甲部隊到底使用哪種載具輕易被日軍部隊擊潰,很好奇新加坡方面是怎分配遠洋艦隊,艦隊數量既不夠又缺乏護航空軍的感覺。

第三章 突破日得拉防線


日得拉算是真正意義上開始算得上激戰的戰鬥,大雨中突擊的日軍確實挺違反人性常態畢竟大雨會想躲雨是很正常,英軍大量使用的印度兵也不太可能有足夠毅力堅守防線,崩潰後的英軍沒辦法及時傳遞訊息給後方防線不太確定是因為沒架設電話?還是其他原因?


不過偵查準確性這裡可以看出來蠻重要的,能夠一個營的兵力強攻數千人的防線並擊潰不得不說兩邊部隊素質差異極大,邱吉爾的補給這個調侃讓我想到幼女戰記的用詞某種程度上我認為譚雅很大程度上原型是參照了辻政信。


在市區的攻防不拿槍要拿軍刀向敵人工兵與防衛部隊衝鋒,真的讓我覺得COH3沒弄個日軍出來玩玩太可惜了,日軍的素質還可以靠武士衝鋒擊潰防衛部隊也實在太猛,辻政信跟著部隊一起在前線作戰也是他在下屬間頗受好評的部分,我不太確定雷魯根是否也有參考這個部分。


邊境交戰的一個小故事讓我實在覺得這也太扯了吧,一位日軍參謀帶著手下在北大年看到一群皮膚黑的士兵誤以為對方是泰國兵要握手,居然還可以在近距離被自動步槍射擊下拔出軍刀斬殺幾名印度兵再逃下山,這個單兵素質實在也太猛…

第四章 衝向吉隆坡

我是先寫第五章感想再回頭寫第四章,沒有海軍卻取得登陸戰成功的日軍靠著莽就贏的精神一路突破英軍防衛,讓我真的很好奇英軍方面的戰略與戰術到底是如何規劃的?沒打過叢林戰的
日軍再守方老家…穿過沼澤跟水蛭殺到英軍陣地後方,只能再次說日軍單兵素質猛。


這個章節有談到日軍有連坐管控部隊內掠奪情況,不過日軍內部哪怕軍紀嚴明也很難防範掠奪情況發生,這個章節有辻政信與其他參謀因爭執而想辭掉作戰主任職務,不太確定日軍參謀內怎劃分職務感覺上主任只能算第四位。


日軍在這個章節又是令我嘆為觀止,軍刀砍炸藥電線、手受傷不能跳出戰車砍人?才改機槍射擊…看著戰鬥的敘述我有著夢回中世紀的感覺,騎士(戰車)與冷兵器衝鋒切開敵人陣線的感覺,日軍就地徵用本地日產腳踏車某種程度也算是種輕騎兵突襲行動的復刻吧。

第五章 長驅直入新山

我很好奇英軍水牛式戰機與日軍戰機的戰鬥力差異是多少?取得制空權的過程似乎不難?而且似乎因為陸軍推進太快日軍在前中期戰鬥中被轟炸情況不算太頻繁,這章的各個參謀討論真的挺適合當作寫小說參照。


然後英軍…明明是主場防守卻被日軍打叢林繞後的突擊,我都不知道誰才是本地殖民者了…被突襲也是感覺上就輕易崩潰,我也很好奇英軍到底是使用哪種戰車居然沒辦法取得太大優勢,就辻政信的估算,英軍除了空軍外都是二比一的優勢卻在整場戰役感覺不出能夠長期堅守的跡象,就時間上與敘述上來說會讓人感覺日軍馬不停蹄的一直在進攻,辻政信甚至斷言只要有長期周延準備作戰時間還可以在縮短一個月...我只能說這場戰役有種夢回一戰前的感覺。

第六章 新加坡爭奪戰

戰爭打到新加坡基本上整個戰局就已經沒救了,把軍指揮部設在敵方砲擊範圍內皇家高地上也是挺出其不易,不知道英軍在戰前把難民提前趕走還能堅守多久?透過石油做燃油防衛讓我想起希臘火,對戰局分布的誤判使英軍很難掌握日軍動向並且因為難民使防守戰變成受困戰鬥,日軍一位兵長內臟都跑出來還能堅持駕駛小艇來登陸不得不讓人再次感嘆單兵素質啊。


整場戰役日軍都是人數大劣打兵力優勢防守的英軍,我都不知道區區二十個衛兵是怎能堅持英軍小部隊對軍指揮部的突襲?到底是英軍人太少?還是英軍素質實在不夠?


雖然新加坡防衛戰一直打到水庫失守為止,看上去非常激烈但就人數來說這依然是個人數優勢打不贏人數劣勢的防守戰,我是真的很好奇本土英軍跟殖民地英軍戰鬥力差距多少?是否一直都是類似水平?如果是我就可以藉此來看下清軍軍事水平概略到哪。

第七章 以力服人?
這一章節實際就是尾聲,就是辻政信對於佔領發表的一些勝利感想與感嘆,寫了關於這個章節時概略查了查對於日軍在新加玻統治,雖然確實挺殘暴的不過本質上與英國人或其他殖民者沒啥兩樣,真如我在之前民族主義介紹書籍上所看到的那句話好像叫?走了豬?又來了狗?,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由於英法是戰爭的最終勝利者之一很多殖民罪行很難被追究,日軍由於是近代才搞出暴舉且時代已非常近代才容易被人非議。


無論是日軍或印尼政府在對待搞游擊隊的社群本質上是一模一樣,應該說所謂的軍事化治理基本就是這麼一回事,日軍缺乏豐厚家底都是搞透支體制且協同上難度不小,不靠大舉搜刮資源很難維持龐大戰爭機器運行,日本畢竟是後起國家哪怕崛起再怎麼快速仍舊無法與列強比拚家底,戰爭本質上非常殘酷除非有充分餘裕否則什麼都不夠的時侯就很難講究什麼體面的人道了。


附錄
《只要讀了就能戰勝》——辻政信、朝枝繁春合著
作為一本教範書籍本書毫無疑問是本簡單易懂,能夠快速吸收的優秀作戰手冊,對於文化水平不夠的人都能輕鬆讀懂,我個人認為陸軍多少也需要發行一本類似書籍。

總結:正如我在文章提及價格與適合當作戰記小說範本的模式讓我對這本書不少好評,我原本思考要不要給這本書A的評價,但一想給A+似乎有點高?畢竟頁數不算太多,似乎沒啥能折衷的區間因此我給予本書A+。

雜談:我不太確定有沒有會因為第七章寫的東西有太多敏感意見,我的感覺基本是列強都是半斤八兩的,只是成王敗寇得以躲避掉很多麻煩。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