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日本增訂版:消費變便宜,為何不好?什麼都漲的時代?為什麼只有薪水不漲?
作者: 中藤玲
譯者: 呂丹蕓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30元
優惠價:7折301元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作為廣泛輕閱讀的一環,我購入了一批價格低廉且輕盈書籍再充實自己知識的同時也降低他人理解上的困難,在前半年的經營下我思考著怎樣的文章才會受到我小屋讀者的支持並進一步更上一層。
由於買來的書太過複雜要閱讀並寫完文章有一定難度,今天要介紹的廉價日本出於我對日本經濟的好奇心而購入,這同樣是本記者寫完的書籍算是整理採訪或訪談為主的書籍,內容主要談論日本通縮的現象,作為一個物價通膨有些嚴重的國家,我個人是有些羨慕通縮的,正如本書一些導讀觀點讀的是日本看的是臺灣,我們在這本書籍當中可以從中思考關於我國經濟的觀點。
本書很輕鬆只有三個章節而且都是從不同議題上以日本人角度看待通縮這件事,從這些學者觀點我不得不說有些看似可行有些看起來就有點不靠譜,加薪這件事在執行面上希望靠政府主導只能是臺日都有的通病,這也證明臺灣是一個不適合完全自由經濟的國家,如果你能信任企業家擁有高操的情操的話。
迪士尼跟大創都是全球最便宜──昂貴又精緻的日本,變便宜的理由?
本書在重點上都放在通縮這個議題上,因為人民加薪幅度少與年功序列制導致人民無比渴望便宜這件事讓企業不敢漲價,聽著這番話我是多麼希望廣大人民心願也能被臺灣企業聽到。
本章節第一個探討主題便是日本迪士尼哪怕是全球最便宜也仍舊是日本人難以負擔的地方,就我個人觀點這是何等奢求的觀點,在地窄人多的臺灣能找到幾個像樣的遊樂園都很困難,日本撇開各地遊樂園還有著環球影城與迪士尼這種全球級別樂園能夠選擇已是非常令人羨慕,九族我已許久未去不好評論,但在臺灣大點的遊樂園僅有六湖村跟義大能選,麗寶跟劍湖山太過小了,所以我只能說這個主題就我這個外國人來看只能說奢侈。
第二個主題探討日本大創或些平價企業的產品為何可以控制在百元,日本產品平價神話聽過家人說過太多次,什麼日本價格到臺灣變臺幣賣?當然我自己也要承認日本很多生活用品在日本確實真的挺便宜,特別在便利商店就能感受到,如果這是企業感受到人民對於通縮強烈渴望下反映出的結果,那麼我們國家為何無法做到?
時有討論產地價便宜但到了市場變得高昂,特別是關於牛奶之類議題時有討論關於銷售端聯合控制的討論,日本人覺得通縮造成沒有漲薪的空間,但臺灣通膨卻未帶來多少漲薪空間只有新聞不斷放漲薪造成新一波通膨,這讓我羨慕日本人擁有被困在通縮的處境。
我覺得探討日本迴轉壽司跟大麥克價格的議題老實講沒有太大意義在,特別是本書使用GDP對比歐美與日本間購買力,我個人認為並不是很客觀的對照歐美國家與日本間可支配所得比例。
本章下個值得提的討論是關於日本超市天天都便宜這個議題,我曾在場外看到很多關於對比臺灣與日本物價討論,這個問題仍是回歸到日本對於通縮的渴望讓市場不得不時常維持優惠,由於對漲價感到恐懼使得日本企業不得不進行削價競爭,哪怕是減少容量都比直接漲價來的受歡迎。
關於本章最後一個議題討論日本人心中的廉價日本,我只能說這不就臺灣嗎?日本人所想的跟臺灣人所想的無比接近,相對來說我覺得日本處境要好很多,至於學者講的討論我打算放到總結一起再來談。
年薪一四○○萬日圓是「低收入」?──人才廉價的國家
這個章節讓人深刻讓人感受到日本人試圖追趕歐美的決心,比較水平都是跟歐美對比,特別是拿日本跟美國比收入怎又如何比?看到臺灣超低位置不得不說讓人再次讓人感受到臺灣人均收入之差的程度。
整個章節我覺得沒啥好太多可以提的部分,無非就是討論年功序列制危害和企業應該彈性做組織編排與提升員工薪水,再吹捧德國人生產力再評論日本個人生產力不高,由於看過些報導跟影片對於成書較早的本書,我在觀點上有些不認同。
至於跟美國大企業搶印度人才,我覺得那是想都不用想推給國內漲薪沒彈性我覺得不太合理,要是亞洲企業搶人才搶得贏矽谷企業那才是天大的新聞。
至於加薪上日本人遇到的問題我覺得跟臺灣一比都是小事...雖然我覺得日本是不太可能把我們放在眼裡,本書想讓日本超越歐美的感覺有些強烈,日本不僅工會體制較臺灣成熟更還有春鬥這項傳統,更還有安倍經濟學期間拉部分企業薪水與帶頭壓電信費率,何時會出現我們政府帶頭壓抑物價的情況?我也希望臺灣工會發展更加成熟點。
「被買走」的日本──外國人如何買下日本?
這個章節第一個議題其實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也就是外國投資客到各地投資房地產與經營觀光旅館,造成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所以日本近年開始推出針對觀光客不同價格來應對這個價格,由於下個章節又重複探討類似議題,這個章節能夠講完我就不再重複說一次。
關於日本中小企業無人接手或倒閉的故事,我在本國的新聞臺曾看過部分的報導,日本姑且算是有個簡易應對辦法,那麼臺灣有沒有這樣的做法呢?如何讓中小企業持續發展並更加向上是整個國家必須思考的情況,特別是所謂的傳產行業。
關於討論日本動漫的議題,如果有看過白箱這部動畫的人應該會有概略的基礎,簡單來說日本動畫低薪情況應該眾所皆知,不管是動畫跟漫畫來說多少都有聽聞,特別是很多曾做出好作品的工作室倒閉,正如中小企業例子能幫外國代工或被收購已算是相對好的例子,考慮到產業低薪與委員會形式影響著品質,適當讓外國資本進入委員會只能說是必須得做的辦法。
本章節最後一個章節便是討論外國居民問題,這些人如何與本地人相處的概略,日本這個我們國家最為親近與憧憬的外國,不僅是我國最愛去的國家,更是眾多人考慮的移居國家考量,本議題原是探索外國人(中國人)與日本人相處情況,就算日本憂慮移民減少與缺乏移民優勢,我認為日本受到青睞的影響力仍不會輕易衰退,畢竟整個東亞跟東北亞很難有與之相比的國度,不過我覺得日本人真正相競爭的是美國。
便宜日本的未來──新冠肺炎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依然認為這個章節的憂慮是日本人特有的奢侈,不具備靠觀光支撐大量經濟的臺灣,還有淡旺來調整供需旅宿供需我覺得是挺合理作法,至於對水產需求因為價格太低而較難跟國外競爭貨源只能說非常正常情況,日本有的問題臺灣基本上也很難避開相似問題,只是建立水產在日本民族精神上的時間太久才會有這麼深的感觸。
由於本書較早不得不說預言疫情後必然會全面通膨的情況,可以說日本稍微步上臺灣所進入的困擾吧?我正在關心米騷動會持續到什麼程度,說是關心其實也只是看看有特定立場的YT作娛樂解說,如果能夠過濾或慎選影片來源,看看知識型中國影片吸收新知對個體知能成長具備一定幫助。
總結:作為一本探討日本經濟困境的新聞書籍,我認為此書發生的任何問題對於臺灣而言都太過奢求,學者們的建議普遍都是由政府主導加薪,本書導論部分撰文者便以反對這種觀點,可能因為是採訪形式結論都有些短,我對於本書做為輕閱讀而言挺推薦,特別是不常吸收國外新知的朋友,縱使本書資訊略有過期仍適合透過這本書吸收新知。
我給予本書A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