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公共行政學】審議式民調、新公共服務(NPS)、願景工作坊、世界咖啡館

Hikari Aoi 藍光 | 2025-03-18 23:12:05 | 巴幣 104 | 人氣 361


BGM:Aimer-六等星之夜




1. 願景工作坊(scenario workshop):
 由丹麥所發展出的公民參與模式,此模式通常邀請 15 至 30 位相對利害關係人,面對面共同討論公共議題,透過交互對話過程,發展對未來的願景,並提出相對應的選案。上述運作方式,最符合下列何種民主理論的理念?答:審議式民主。

2. 世界咖啡館:
 該模式之議題討論要素:
 (1) 對話是整個活動的核心流程。
    (2) 以彈性的小團體討論方式進行。
    (3) 經由深度會談,彼此影響,形成真實共識,由社區份子共同建構對「公共利益」的界定(基於「社群主義」)。

3. 民調:
 (1) 取樣:研究者應篩選「適格」的參與者,對該議題有定向,而非無定向、易受引導。
 (2) 授能:使參與者能充分得知與討論議題相關的知識,避免無效討論、浪費時間與金錢等成本。
 (3) 電訪也可以,透過對話、溝通、互動的方式,得到受訪者的意見。

4. 審議式民調:
 (1) 隨機抽樣以代表母群體,但因為後續授能,需花費高成本、時間,故樣本數很難超出2-30個。
 (2) 徵詢潛在參與者之意願。(參:A. Downs 「理性的無知」,審議式重在自由、自主地參與熱忱,對方沒興趣、沒熱忱的話=別強迫。)
 (3) 授能。
 (4) 安排被授能過的參與者們,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與溝通。
 (5) 訪員對參與者進行施測(面訪或電訪)。

5. 審議式民主的「天缺」:
 (1) 昂貴且費時。(理想主義,只能在小地區施行)
 (2) 訪員需客觀,脾氣不好、態度差,會影響受訪者意願。
    →提問順序(尤其是「關鍵問題」)影響受訪者提供不同的答案=研究資料不精準。
 (3) 若未能對受訪者施予完善的授能,則受訪者的意見會浮動;若訪員又有意引導對方的回答(例如:「你確定嗎?」)就會得到不準確的資料。(因為受訪者根本不瞭解該議題=不可能有固定的價值偏好)

6. 「引導性民調」(Pulling Poll):
  (1) 訪員利用技巧性地提問,試圖引導受訪者的價值偏好,以得到研究者想要的研究結果。
  (2) 問題一:美國有個強姦犯姦殺國中女孩,你支持對強姦犯施行死刑嗎?
     問題二:臺灣有個強姦犯姦殺國中女孩,你支持對該強姦犯施行死刑嗎?
     問題三:有個鄰居每天見到你都會微笑並打招呼,但實際上他昨天姦殺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國中女孩,請問你支持對他施行死刑嗎?
     → 透過由遠到近的情境,讓你感到愈發切身恐懼、害怕,進而使訪員能得出受訪者「支持死刑」的回答。

7. 新公共服務反對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ReGo)、企業型政府。
 → NPM主張,政府只需制定目標、擬定計畫,剩下的分權執行(Place, Person,古力克的4P),故政府是「船長」,透過契約成為公權力受託人的民間=水手。

8. NPS的主張:
 (1) 服務公民:因公民擁有主權(sov);而非顧客。
    → NPM的旨趣在於:
    (A) 「積極」提升政府傳輸公共服務之績效(「公共管理者」, Paula King & Nancy Roberts, P. 302)
    (B) 增加顧客的「消費選擇權」,但丹哈特夫婦批評此舉為「矮化公民」。

 (2) 無法再回到大政府時期:傳統公共行政強調「福利國、大政府、校長兼撞鐘」,但自NPM時期開始,政府保留核心職能,將其他職能交給公權力受託人的型態持續至今。
 ?。ǔ侨ビ懻摫睔W那些走「第三條路」的社民國家。)

 (3) NPS 如何實踐「服務公民」?
    → 透過「審議式民主」機制:參與式預算(PB)、願景工作坊、世界咖啡館 etc。
    → 公僕應「從旁」協助公民由下到上的「政治參與」(民主)。
    → 公僕應「從旁」協助公民自我建構出對「公共利益」(共善,Common Good,對社會上不特定多數人的良善利益與社會價值)之界定,並協助公民實踐公共利益。
    → 透過合作、協力、相互信賴感、對中基層文官的高度授權(NPM:應鬆綁法規)、行政倫理、(共五種)硬斗的多元課責與網絡結構。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0則留言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