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中東地區、東南亞與非洲內陸等地,也因政治、宗教因素持續煙硝瀰漫,亞洲南北韓關係惡化,而如今臺灣與中國之間對立關係也持續升溫,從過去親中政策的大轉變,如今臺灣人自我國土認同幾乎是與中國分開的,這也使依些人認為戰爭可能不再是很遠的一件事。
在相對安全的已開發國家,也有少數人脫離和平之地,變為與戰場為伍之人,漫畫《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是紀實以傭兵活躍在戰場上20多年的日本人高部正樹,親身經歷的漫畫作品。紀錄他從阿富汗到緬甸軍等,傭兵日常,與戰爭的現場經驗,有些事情不如媒體般悲情,也有可能比電影更誇張,口訴圖像化呈現出真實的戰爭生活。


《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是什麼漫畫?
臺灣與中國兩邊對立升溫,是近幾年全球關注的議題,因為從中國武漢爆發出影響全球的新冠肺炎事情,在全民防疫的狀況下,讓全球看見臺灣的表現,也讓臺灣在世界各國間嶄露頭角,而連帶出許多國家開始注意起臺灣的過去與現在。
加上在疫情前後,中國爆發了許多事件如香港反送中事件、北京四通橋抗議、白紙運動等,改變許多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例如美國。臺灣這幾年也因在野黨似乎多次與中國的行為步調一致,而受到不少民眾質疑,許多網紅、明星為中國發聲、宣傳赴中旅遊,也被人懷疑是否與中國對臺的「統戰」有關。
中國與臺灣之間如今的角力,雖然很有可能但不到實際開戰的局面,但是在政治作戰與心戰上,中國共產政府耗費相當大的心理,不只針對臺灣,也針對世界各地,而在各國也有相應的組織,例如IPAC(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在2020年就曾發布世界各國約195萬名中共黨員名單。臺灣與中國兩方角力下,在如今都還是選擇不兵刃相見的狀況,但對於一些地方和國家,戰爭已經是無法避免,甚至進行式,除了國家的士兵部隊外,在需要外援和兵力不足的狀況下,許多國家免不了會聘請長期征戰,經驗豐富的傭兵團介入。


《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是一部以有二十多年傭兵經歷的日本人-高部正樹,分享他當傭兵經驗的所見所聞,繪製而成的紀實漫畫作品。在高中畢業進入日本航空自衛隊因傷退伍後,以傭兵的身分參與世界大小戰爭。
包含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對抗蘇聯入侵、緬甸內戰加入民軍對況軍政府、還有90年代波士尼亞戰爭等,在90年代中期退役回到日本,並以自己的軍事專長參與許多日本節目的軍事評論和寫作。在1996年就出版自己第一本傭兵自傳《志願參戰》,敘述他為什麼會想當傭兵?與對軍事和戰場的嚮往。
也許是有傭兵或軍人這層身分,讓高部正樹退役後更能客觀分析一場戰爭,或軍人在戰場上的感受。《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是合併他漫畫出版的全三冊內容,從為當上傭兵的第一天?到怎麼開始加入這場戰爭,分享了各式各樣與他同是傭兵的日本人在戰場的狀況。面對真實戰場的高部正樹許多看法,有時對於活在無戰事國家的「和平笨蛋」們,是一種衝擊,漫畫也多次點出一些報導對戰爭的謬誤,和在面對戰爭時一般民眾該怎麼辦的有效建議。


《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分析與延伸:
由於俄烏戰爭受到世界討論之故,俄羅斯的私人軍事公司「瓦格納」傭兵團,也受到討論,並且與俄羅斯政府的戰場關係,也受到許多人熱議。其中不只俄羅斯,美國著名的黑水公司也是知名的傭兵團,一樣是與美國政府有相當程度的來往。
在一些比較複雜的國家,也有不少傭兵團,例如:以色列IZO,是僱傭兵公司,以中東和非洲反恐作戰為主,南非的EO傭兵團是較為親政府的組織,而臺灣比較熟悉的可能還是法國外籍兵團。這些有許多都在漫畫《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中被提到,包含傭兵的待遇等。
臺灣對於法國外籍兵團比較熟悉,可能是因為近幾年不少媒體報導從傭兵團裡的臺灣傭兵。如在2021年,出版過《如果那是夢想,再苦也要去》的傭兵-許逢儒,以一個臺灣人的視角用文字敘述加入法國外籍傭兵團的過程、日常和戰事。2017年,第十三外籍半旅戰鬥連服役5年的臺籍傭兵陳晞,也在2022年退伍回臺。臺灣人當傭兵並不是一項有保障的軍事職業,例如以傭兵身分參與俄烏戰爭的臺灣人吳忠達和曾聖光,就在這場戰爭中死去。




有意思的是在《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漫畫中原作者高部正樹,其實有說到關於日本人當傭兵可能觸犯日本法律這件事。在二戰之後日本就有針對參與軍事行動有嚴格的限制,根據日本刑法第93條,日本人參與外國軍隊作戰可能被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殺敵可能另被判殺人罪。而高部正樹表示自己因為傭兵經歷為二十年,已經過了日本刑法最長追訴時效15年。在臺灣,根據中華民國法律,參與外國軍事行動可能涉及刑法第31條第1項,故政府是可以做法律追究的。但目前臺籍傭兵還未有這樣的案例出現。
雖然作為元傭兵的高部正樹,並沒有鼓吹戰爭與美化殺人的意思,但是也是引發一些日本網路社群對於他不同的看法,例如他曾經在傭兵期間受託指導未成年童軍用槍上戰場,也曾在漫畫和戰爭議題內表示女性不適合前線作戰的言論,引發一些不同的論點。
因為想上戰場這個初衷,高部正樹敘事的合理性也受到一些日本衛道人士的批評,但也有軍事專家和一些人認為高部正樹敘述的行為是一個身處戰爭中國家與正經歷戰爭人民的經驗談,以和平國家的標準來看待其實是不合邏輯的。




《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值得一看嗎?
這本《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在臺灣以三集增加一些集數的量,分為上下集,基本上從戰爭的殘酷、傭兵飲食、薪水還有上廁所、生病等都有,可以說是滿全面的圖文漫畫,不過由於負責畫漫畫的漫畫家-西川拓,多是以名人實事為主題的漫畫家,算是出版社把一些散文類、知識類的書籍繪製成漫畫的操作,顧整體而言,我覺得可以把這本當成一本輕鬆知道傭兵知識,和關於戰爭的入門書籍,也可以讓不是那麼喜歡文字載體的讀者有選擇。
整體而言這本上、下集的《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有不少有趣的冷知識,像是傭兵會在戰場上拍照,以證明自己參與過這場戰役,算是經驗履歷。然後對於戰地記者有著不同的看法,甚至打破一般人認為傭兵很有錢或是都身經百戰的謠言。
另外因為漫畫在日本第一集出版為2020年,也講述滿多現今俄烏戰爭的狀況,還有為什麼傭兵退役後又有高機率會回到戰場上,但漫畫也表示這些都是高部正樹自己的經驗談,所以只需參考就好。


在如今美國與中國的角力,各地局勢動盪演變成戰爭,臺灣與中國之間的矛盾也從中國軍機擾臺、剪斷海底電纜等,變為如今中國配偶宣揚統一與武統受到臺灣民中不滿,和韓、日對國家中國人旅遊與滯留於國造成的困擾,不滿情緒深溫到新高點,只要一個忽略,亞洲也可能成為如中東或非洲那樣的大型戰場。在關鍵之地的臺灣,無法避免,而像如高部正樹這樣有著實戰經驗,與參與戰爭的人,很多在回到自己的國家以後,對於這類的議題較少評論,目前高部正樹也比較常分析戰事狀況,而不帶入自己的立場。
在臺灣雖然有短暫廢除義務役,但在面對中國對臺政策,不免還是繼續走向義務役和與強國和各國交流,購買軍事設備,擴展防衛的能力。雖然比起傭兵插上許多,在臺灣也有不少民間防衛組織,教導一般民眾關於戰爭下或是防範洗腦與被敵人滲透生活的知識和反應方法。
畢竟誰都不想走到要以傭兵或是再一次經歷戒嚴的經驗去過生活,但投降能否止戰還是只是加速原本自由的生活遭受摧毀?這點其實許多人早就知道答案。故我認為閱讀《我當傭兵的日子與戰爭實況》除了對於傭兵的生活抱持新鮮與想了解,更多的是透過這本書去了解戰場的人怎麼看待戰爭,和為何這些在戰爭中討生活的人,會反戰卻又不畏戰,對於離戰爭並不遙遠的臺灣人,可能是一個好的圖文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