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薄(báo、bó、bò)
- 背/揹
- 被(bèi、pī)
- 秉性/稟性
- 不能自己/不能自已
- 不只/不止
【薄(báo)】
- 厚度小的(例:書很薄)
- 冷淡,不熱情(例:待我不薄)
【薄(bó)】
- 用於合成詞或成語(例:‘厚薄’、‘淺薄’、‘尖嘴薄舌’)
- 輕微,少(例:薄禮)
- 不莊重,不厚道(例:刻薄)
- 輕視(例:厚今薄古)
【薄(bò)】薄荷
【背】
- 脊背,自肩至後腰部分
- 物體的上面、後面或反面
- 北面的廳堂
- 用背對著
- 違背;違反
- 背叛
- 背棄;拋棄
- 避開
- 背誦,憑記憶誦讀
- 背後議論
- 把雙臂放在背後或捆在背後
- 同‘褙’。裱褙。用紙或絲織品作襯托,把字畫書籍等裝潢起來。以書畫向外,稱為‘裱’,做襯底的托背,稱為‘褙’。亦作‘背褾’、‘表背’、‘裱揹’、‘裱背’、‘褾背’
- 日旁氣向外部分
- 去世
- 失去知覺
- 冷僻,與‘熱鬧’相對
- 聽覺不靈
- 不順;不利
- 量詞。指背的東西
- 用同‘閉’
- 姓
- 負荷,用脊背馱
【揹】
- 同‘背’。負荷
- 1955年《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規定取消‘揹’字
【參考】
【被(bèi)】
- 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
- 遭遇,遭受
- 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
- 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被動
【被(pī)】古同‘披’,覆蓋
【秉性】
- 指天生的個人本性,不是繼承來的,而是天生所具有的
- 秉,意為握著、持著;掌握、主持;古代容積單位。秉性意為本性,用法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此用法多有爭議,一說此處秉性應為稟性。
- 第一個‘秉’是用手抓持,是一個動作,強調的是後天的。‘秉’是‘手’(握著)+‘禾’(稻穀),強調的是一個動作,或者說人在保持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 屬於會意字,字形是取象於單手持握著稻禾的樣子。後來,‘秉’又延伸發展出用以表達執掌、掌握,或保有、持有的意思。另外還有依照、根據的概念(例:秉公處理)。
【稟性】
- 是指個人的天性,是繼承來的,而且包括了後天的影響性,進而形成的個人的一個人性的特點
- 稟,意為賜予、賦予;舊指向上級報告的文件。稟性意為天性,用法如‘稟性剛烈’。
- 根據金文的字形,是指‘穀倉內糧食的多少’,也就是穀倉的狀態,現今寫成‘廩’(lǐn)。根據金文和小篆字體,有‘回稟’穀倉糧食儲備情況的意思,強調的是穀倉的狀態,跟天性比較類似。
*從百度百科中解釋‘秉性’引用的古人材料就可看出比‘稟性’年代要遲很多,可能正是‘秉’通‘稟’通出來的用法,實際意思上沒有什麼差別。
【不能自己】錯誤寫法
【不能自已】正確寫法
【不只】
- 是連詞,用於遞進關係的複句中,相當於‘不但’、‘不僅’等,表示除所說的內容外,還有更進一層的意思,整個句子表述的是語意上的遞進。「不只」一般用於前一分句,在其後的分句里,要有與之呼應的‘而且’、‘也’、‘還’等詞語。
- 經過多年努力,這個山村的群眾現在不只不愁吃穿,而且比較富裕。(處於主語之後,因此包含‘不只’的分句的主語跟後面分句的主語是相同的)
- 在這個車間裡,不只小吳學會了該項新技術,許多年輕人也掌握了這個新本領。(處於主語之前,因此包含‘不只’的分句的主語跟後面分句的主語是不同的)
- 不只車間裡的年輕人,而且許多老師傅也參加了植樹的義務勞動。(‘不只’和‘而且’兩詞後面跟的是名詞性成分)
- 不只在大城市,而且在許多中小城市,都開展了這項便民、利民的活動。(‘不只’和‘而且’後緊跟的是介詞短語)
- 如果要用在“不但……而且……”這樣的表示遞進關係的複句語境中,則宜寫成‘不只一次’。
- 他自己不只一次不去,還不讓別人去。(‘不只’相當於‘不但’,其中的‘一次’跟‘不去’聯繫緊密,而不是跟‘不只’聯繫緊密。不過,這類說法似乎比較少見。就一般情況而言,凡是表示不限於某個數量或範圍的,都宜寫成‘不止一次’)
- 相當於英文裡的‘not only’
【不止】
- 動詞,表示超出某個數量或超出某個範圍」。
- 老王恐怕不止六十歲了。(後面是數量詞)
- 我在這個鄉住了不止三個月。(前面有動詞,後面有數量詞)
- 張書記到最貧困的李村去了不止十趟。
- 我們班身高超過一米八的不止劉強,還有倆同學。(後面是名詞)
- 這個碼頭昨天不止265號漁船出海了。(後面是詞組)
- 老劉聽了這個消息後,大笑不止。(處於句末)
- ‘不止一次’常用來說行為動作進行了多次,也就是說,行為動作的次數超出了‘一’這個數量,表述這類意思宜寫成‘不止一次’。‘一次’中的‘次’是動量詞(還有回、遍、趟、頓等)。
- 不停止
- 若是當作副詞使用時,則相當於英文裡的‘over (more t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