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如果是和我一樣常用社群軟體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最近最火熱的話題,
是網友們討論關於手扶梯究竟要站雙邊,還是站在右邊才是正確的。
對於這個議題,兩派網友各自有自己的看法。
支持站在右邊的網友認為,搭乘手扶梯時站在右邊,是一種「善意」,也是一種「同理心」,
不僅讓趕時間的人可以緩解時間上的壓力,而且,我們也無法預料自己什麼時候會成為那個急著趕路的人,
說不定哪天你真需要,心裡一定會感謝當時讓路的好心人。
此外,還有網友提出國際的觀點,表示瑞士等國家的捷運直接用圖標告訴乘客要站在右邊,也讓人頗為信服。
支持站雙邊的網友則覺得,搭乘手扶梯時要站在哪邊,應該是個人的「自由」,
倘若真的趕時間,走樓梯也是一種選項,而且也很快,不一定要搭手扶梯,
此外,左右不均的受力容易讓手扶梯損壞的機率變高,
統計的結果也證明,站雙邊的運載量是更大的,
況且,手扶梯的設計本來就不是用來行走的,
也有人覺得,這種社會的「潛規則」,「限制」了人的自由,應該要被打破。
當我看完兩派網友的論點,我覺得都很有道理,各有各的好處,
於是,我的心底冒出一個調皮的想法,那如果站在中間,可不可以?
從自由的角度來看,這是完全合理的,如果人可以選擇要站左邊或右邊,
那中間或許也是一種選擇。
從受力的角度來看,比起站雙邊,兩個人的體重往往會有差異,
站在正中間,更有可能讓兩邊的受力是均衡的,手扶梯說不定還會因此而更長壽,
如果不考慮運載的效率,這樣的站法,可謂兼顧自由與環保,對吧?
當然,這是我一閃而過的調皮想法,這種站中間的「調皮自由」,也許不會被大眾接受。
但這個調皮的想法,還是讓我忍不住想笑,也算是一個獨特的選項吧!
其實,無論怎麼站,這樣的討論最終都會遇到反例,
即使某些觀點再有道理,也還是會有人心理覺得不服,
在這些不同的討論底下,我看到的是每個不同的觀點,似乎都代表著一種需求的表達,
或許,大家真正在意的,不是站在哪邊,而是自己的心聲,有被「聽見」和「重視」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