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四連休的第二天。本來這周只打算再寫一篇歌詞,沒想到現在又來發廢文了。
昨天破菇每日做完,下午打開之前買的尼采三部曲其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或許是翻譯過的文字,又或許是我還不具備看這種書籍的能力。總覺得有些吃力。前者不是指翻譯得不好,而是任何經過翻譯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失真。語言的背後是族群、文化以及價值觀,即便是地緣再相近的族群,文化與價值觀也不會完全相符;所以你說的話進到我的耳裡,再從我的嘴中說出來,不失真,我想不太可能。
至於沒有能力則因為原文是德語,某些德國文學特有的描寫或慣有說法,即便旁邊有註釋,我也很難有共鳴,另外對《聖經》的化用又多……想真讀懂怕是得先去看《聖經》了。
大概翻了四十頁多吧,一股倦意襲來,書丟著倒頭便睡,再醒來時已過兩個小時。
雖然沒有通知,還是檢查了幾個通訊軟體。其中一個用安妮亞當頭像的鋼鐵直男前同事(這位不是去考銀行的那個前同事,他比較厲害,現在在證交所上班。)突然把頭像改成了兩行字:
「人生之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的句子,但我沒能想起來;拿去餵狗,並發現了寶藏。
念書的時候只覺得要背、要考,囫圇吞棗;雖然對蘇東坡確實有些欣賞,但也就像教科書般似的喜歡他的「豪放豁達」。現在成了個高敏人,老是抓的別人的用字遣詞妄自揣測——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是啊,正如影片所說的:
「你如果真的享受這場大雨,你為什麼要『莫聽』,你為什麼要說『誰怕』?」
你自在的高歌並在雨中緩步,又為什麼要『何妨』?
遇到困境和挫折了,會想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要去聽、不要去看;不知道如何所措,不如放緩步調並且唱歌吧,最後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沒有什麼好害怕的——這些行為似乎就跟我們一樣呢?
他也不過就是個平凡的人,平凡到令人覺得親切。
接著補了另外兩部。
特別是寫愛情那部,後面文案寫的好棒……
正月二十日。
你攤開他在江城子後關於這個日期的所有詩歌,你見到「梅花斷魂」、「故人招魂」、「暗香返魂」。他在思念誰,他沒有明說,可能也並不打算說。
他在燒香時,暗暗地把沉香木加進香爐裡,盼望香能燒得燃的徹底一點——以免成了斷頭香。都說香若斷頭,來世人便不留。可能很愚蠢,但,他希望留下她,並固執的下輩子還能遇見她。
反正我被這段打到淚流,哎,真的老了QQ。
這兩晚又微失眠,是因為誰嗎?我想是的。
對方只是輕輕地又戳了一下,我就又爆了。
我也只是逞強地告訴自己沒事。
或許對方就是抱著這樣的惡意也說不定。
也沒關係的,隨他開心。
其實不管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還是上面貼的影片都不約而同的提到,
人生的追求不過就是「睡個好覺」。
說難不難,但要說簡單,我得再努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