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發在哪裡感覺都太彆扭了,就隨便找個地方抒發一下。基本上屬於路人讀者,有侵犯到的地方還多海涵。
個人覺得這部連載之所以成立,大致上是基於宿儺對虎杖的評價(遲鈍)與虎杖對宿儺的評價(不懂愛),前半在咒胎戴天時就已經揭露,後半則是一直到新宿決戰時虎杖開了領域才揭露。芥見基於虎杖的遲鈍不斷開出各種苦難讓他面對,而虎杖的任務則是挺過這些磨難,帶著傷害這些人類滿懷愛意的舉動不可饒恕的憤怒與活了這麼多年卻依舊不懂何謂愛的同情心態否定這個最終BOSS。
主人公這麼設定,也標定出了全作的基調,仔細想來,本作充斥著各種心懷遺憾在劇情中發瘋的角色,而讓這些角色在亂戰中發洩內心的傷痛,而後被渡至彼岸(心情平靜地迎接死亡)的安排就成了本作的定番。不諱言,能讓人平靜接受角色的逝去是芥見的最大武器(放在236後還給這種說法很欠吐嘈,但他的速食便當確實得到過不少好評︰岡崎正、虎杖假死、順平、壞相血塗、夏油、伏黑甚爾、機器丸、漏壺、七海、釘崎、真人、直哉、真依…)
而因為幾乎每個角色都有程度不一的心病,體現在劇情上的就是大家極度消極的狀態,成天像個失魂的咒靈祓除機器般,直到死前才開始後悔,何以咒術師不存在沒有後悔的死亡?因為積極的人不會投身於這個消耗的環境(因此試圖解決整個困境的九十九極少活躍在主線上),成為咒術總監部的操線木偶。
而正是如此,五條才極力避免虎杖被總監部處死,像虎杖這樣把自己放在眾人以下的人,他曾親眼目睹這樣的樸玉從熠熠生輝的模樣被摔得粉碎。但是殺光總監部的老骨頭難道就有辦法解決嗎?自溺的人總要有個地方去,而只要存在這些逃避現實的人,自然就會有其他人透過一些條件交換給予他們歸宿。
我想這個作品之所以會大紅,大概就是角色那些逃避現實的心境獲得了眾人的共鳴;但要繼續活下去,終得與苦痛和解、承認苦痛的成因,然後放下他們,繼續往前走。五條放不下與夏油分道揚鑣的遺憾,於是選擇向南;宿儺思索了敗在虎杖手下的理由,然後選擇向北。要怎麼走是個人的選擇,但芥見選擇把向北放在結局,多少也是覺得北方的朝陽溫暖一些吧。
我是覺得,迷上咒術的人,或許多少要思考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我真心覺得健康的人不太可能被這部作品所蠱惑,除了想看五條龍傲天的人,這些人應該會被後面的劇情搞到很鬱悶吧。
總之,六年的連載時間也就這麼稀里糊塗地過去了,雖然我在後期就只挑重點回數看了(對於那些不成體系的戰鬥設定實在不感興趣),它還是伴我渡過了一段灰暗的時光,我差不多也要向北了,如果老師還有打算出新作的話,打死我都不會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