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戰、邊防與流民:南宋晚期的朝臣與國是爭議
定價:450元
優惠價:79折355元
優惠期限:2024年09月25日止
一些罐頭的文章總吹說南宋多富裕,不過南宋晚年經濟非常悽慘,是要靠大量印鈔來度日子而這就造成通膨,我前幾天還看了朝鮮貨幣的書不得不說南宋還可以靠印鈔度日還是不錯的。
南宋在國內上遇到幾個問題,國家貪腐嚴重及國境線過長和缺乏戰鬥力的邊軍過多,在金末元初時期南宋朝廷內曾討論過趁著蒙古因氣候撤離趁機奪取地盤,但朝廷內認為需要精兵十五萬才能守住,有趣的是本書以史書內容提到南宋軍隊有百萬之眾,意思是這百萬邊軍湊不出十五萬精兵戰力。
談到這個問題要講到本書提及南宋的經濟問題與對金賠款,南宋自岳飛死後其實還發動過兩次反攻但被高宗一搞南宋其實也沒幾個能打得將領,兩次反攻沒有一次成功換來的條約一次比一次屈辱,
按本書統計含貢金跟貨禮加給使者的禮物等等,加起來總計給了金朝兩千萬銀疋這些錢大多從
民間吸收來,而戰爭摧殘京師周圍地區變得荒蕪導致南宋糧食很大程度仰賴江南地區。
而南宋軍隊戰鬥力非常尷尬,能打軍隊幾乎全來自流民組成的軍隊,朝廷本身軍隊差到突擊蒙古一交戰就一觸即潰,皇帝自己聽到都傻眼的程度且邊軍基本是各自為戰、將帥不和,聯蒙抗金當先鋒已是南宋軍隊的高光時刻。
南宋的外交政策說好聽一點講作靈活操作、地方上自由發揮,說難聽點朝廷不想負責你們邊將們自己看著辦我誰都不想得罪,朝廷在背後暗中操作拿點好處就好,這種操作結果是一方面讓蒙古人借道一方面斬人使者。
本書很大一個特點是正文跟解說往往會放在一起,時常出現一面有半邊是解說半邊是正文的情況。
最初南宋在外交上的謹慎,伴隨著皇帝絕嗣造成宰相能夠按自己意願立儲及除掉反對自己的皇子,引發難以想像的後果這個是箭最終造成南宋晚年的黨爭,這造成了誰是主政者誰就要推翻上一任政策堅決不用上一任的一切,這個結果也跟相權在南宋急速擴大缺乏制衡有關,幼主尚未親政時宰相就是國家的最高領袖,哪怕皇帝親政其實也喊不太動朝廷官僚。
政治的鬥爭的結果造成南宋外交政策從謹慎變成戰和不定,最終搞成與蒙古的全面戰爭。
心得:由於本書是探討外交政策上的書籍沒辦法知道南宋在內政的具體政策跟社會樣貌比較可惜些
,另外很難知道維持龐大軍隊的成本到底為多少,本書雖然約兩百多頁但扣掉各種原文解釋可能多少要減少三十頁,南宋末期很大問題算是人治政治缺乏制衡引起仇恨所造成,這個問題直到現今
都有,宰相可以自己任命原本該負責監督他的御史,這跟監察院蠻像不過宰相要算是院長。
本書下半部分主要探討南宋對於流民相關政策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南宋最初是歡迎回歸的臣民,但伴隨跟金國的條約哪怕對方帶土地來投靠也不得不拒絕,此後對流民的政策態度上是伴隨與金國關係而作決定。
最開始南宋對於流民是給予厚賞,只是隨著人數越來越多成了一大負擔只能日漸消減這些待遇,且南宋朝廷對這些來的歸義軍們總是抱持著懷疑分化的態度,這些來的北方人在南方朝廷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晉升機會,還要受南宋的官軍體制牽制造成了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歸義軍叛變。
最初在南宋建立之初大宋流民對南宋是期許承認的唯一合法政權,但時間久了以後流民們逃離家園
只是為了求生存跟發展,伴隨南宋內部對待流民問題的嚴重分歧和替南宋賣命卻無法獲得充足回報後,當蒙古遞出橄欖枝這些歸義軍們立刻就願意改投陣營效忠蒙古。
而南宋面對蒙古時採取堅壁清野的政策,造成自己領土出現更多流民流竄到南方,因為打仗而無力供給糧食內部還得面對這些冒出來的流匪,這樣的情況更加劇國防上的憂慮如同孫吳滅亡的結局一樣,當山東歸義軍替蒙古組建出海軍摧毀南宋海軍後,南宋再也無力抵擋只能迎向滅亡。
心得:我個人認為這是一本挺有趣的書但在閱讀前可能要先確認自己有沒有足夠文言文
能力,由於注視跟原文太多本作在講解的篇幅其實也是偏少些,當然不能否認就一個純粹探討外交的書籍來說本書是非常有趣的。
我給予本書A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