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 6 日 星期五 3D掃描器
也許是上上週去南港看展的關係,
最近一直接到設備推銷。
這家供應商的部門也太多,
從光學影像量測到 3D 掃描器都有,
太狂了。
原本約好今天下午來展示機臺,
想說就是做個過場。
畢竟之前有了幾次經驗,
不能說機臺不好,
但就是缺乏爆點。
硬要形容的話就像是,
你的電腦原本沒有獨顯,
靠 CPU 的內顯來支持顯示。
然後供應商推給你一張功能稍微好一點點的顯示卡,
你說他有用嘛他確實是有用,
但你說他有必要性嘛暫時又沒有急迫性,
價格卻是硬到不行。
可是一分錢一分貨,
人家給你 100 分的設備收你 90 分的錢理論上應該算是賺了,
但如果你現在已經有 60 分的設備了,
你相當於只買了 40 分的價值卻付出了 90 分的錢,
簡單說就是產值不夠,
因此這兩週下來公司一直都是興趣缺缺的狀態。
不過今天的這臺 3D 掃描器算是開眼界了。
雖然公司裡本來就有專門量測平面的光學量測儀,
也有手持接觸式的 3D 量測儀,
因此一聽到「3D 掃描器」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概就是一個整合功能的新玩具而已」。
然而看到時機展示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貨就真的是你電影裡面看到的那種,
東西放平臺上然後幾道光束掃啊掃就自動產生一個 3D 建模的那種掃描器,
而且這個 3D 模型是真的兼容 AutoCAD 跟 Solidworks 等工業建模軟體的,
甚至這個模型還可以直接進行理論量測而不用實際接觸工件本身,
拜託,
這種東西你對於品管人員而言誰能不高潮?
當然現實終究沒辦法像電影那樣掃一遍就成形還包透視,
不過你設備要實用當然功能也不能只做一半。
這設備雖然只能掃描「看得到」的地方,
但你掃描完後可以轉一面再掃一次,
然後指定參考點後 AI 會自動幫你把掃描出來的模型組合成一個實體。
雖然整個過程大概需要 10 分鐘左右不算快,
但對於數量不多但需要全尺寸量測的開發初品,
或者出現異常或設計變更時確認產品受影響位置的變化量等,
這東西簡直不可多得。
看完就整個只有想要而已,
期待公司能夠投資??!
其實嚴格說起來,
雖然這臺 3D 掃描器確實讓整個品管課高潮,
但你真說他的必要性嘛,
其實倒也真的不必要。
畢竟原理同樣是光學量測,
公司裡原本就有的平面光學量測儀一樣能做到,
差別在於他不會幫你建模所以你要轉方向就得自己轉工件。
兩者相比之下,
掃描器是建模的時間很長但量測很方便,
光學量測儀則是不需要掃描時間所以量測很快,
但是如果要多角度就要一直手動轉工件重新歸零重新拉標準反而浪費時間。
就看公司這邊願不願意為了品管的工作效率投資了,
畢竟這東東不是針對常態出貨檢驗的設備。

封面圖片: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