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所說的兩月之後,如今已剩13天,日子越來越激,卻也步步進終點,有幸幾日前度日帶笑,暫忘憂笑果常開,至今依然無法忘懷悠度的日,必銘記在心得永遠,且不忘謝天謝地,恩澤於萬事。
此一十三天,短且精實,心意言情難遞,似逃避則不得懦弱,面視畏懼則痛徹刺骨,結總,志在勉己度關重重,結羽而出籠翔藍天白雲,福降大地!
最近我又思考了未來職涯這件事,因為在營隊中我又被「投身教育的青年」給感動了。我的隊輔正是投身教育的年輕人,這類人我不知道為什麼總會對他們產生景仰,不管是我在學校的年輕老師,他們似乎都是熱愛教育,始終為了孩子的成長奮不顧身,這種大愛精神是人文的珍貴,是人與人最難得的緣分。我認為遇到亦師亦友的老師是我身為學生最大的福氣。且這種人人充滿關懷與愛的環境,可以說是教育界獨一無二,然後能夠和同學處在一塊,並分享自己的經驗,也許也是我所嚮往的,再來,一部分原因是我想一直待在這種熱血沸騰又青春無敵的地方(好怪的感覺),雖然我問了我之前的老師關於這個職業,他總是說錢很少,也確實如果要做為一位老師需要經過一大堆考試跟歷程,然後只能拿到那一點錢真的不太成正比。
這幾天查了一些教育領域的資料,做為一位老師的表面難處大概是知道了,再來就是得摸清自己是否喜歡教學,是否擁有願意犧牲奉獻幫助臺灣下一代的心。有時候高中生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喜歡「某個科系」,覺得「這根本我!」,其實不料這只是對自己的洗腦,好讓自己不再迷茫,也好讓以後有人問你「以後想做什麼?」然後可以好像很厲害的大聲說出自己的志向,所以釐清自己是不是在騙自己是很重要的,但這也不禁讓我思考,真的有什麼最好的決定嗎? 還是還不是做了才會知道?
高中生對於以後要做什麼很難想像,想像了也不見得是對的,畢竟歷練太少,根本就不知道這社會上有什麼可以做的事,再說,其實大學念什麼和做什麼也不是絕對,如果我跑去念教育系,不做老師也是有可能的,只能說「滾動是調整」,但總得來說我是很尊敬那些充滿教育熱情的年輕老師,每次看到他們犧牲奉獻拋頭顱灑熱血就覺得好感動(但最近學校裡都沒有年輕老師,是因為我要升高三了嗎)
現在的志願就是「教育系」,考好一點就是師大,至於為什麼不直接讀想要教的科目,然後再去修教程,因為我希望我可以進入大學後再去選擇想教的科目,因為我覺得英文、公民、歷史、地理都是有機會教的,其他應該...不大可能吧? 然後我也想學一些教育的東西,這東西就跟玄學一樣,是抽象的理論,學一些正式的教育學應該不過份吧,然後據說很多同儕會一起朝著同個目標前進,用想的就覺得好熱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