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週前我讀完了這本《心之雨》,由於結尾頗有餘韻(主要是戀愛方面)讓我的內心有些激動。
這本書的來由是我母親的公司給了她幾百元的誠品折價券,但我們家只有我會常買書就給了我,以及,拜書店應用程式每個月派發的 77 折圖書券所賜,我能用比較多的折扣入手,堪為一種小確幸。
閱讀的過程中,有條理的文字緩緩流瀉在眼前,人物十分生動。
這該怎麼形容呢?故事中男主角受到不少同業的嘴炮、朋友的調侃、加上因為一點誤解和觀念的偏差,導致男主的態度與行動讓事情轉往壞的方向。從這些細節所拼湊出的場景充滿了現實感。
不過,事情也非完全只有不好的一面,在男主的努力過程中,屢次碰壁,但有時也會誤打誤撞,得到好的結果,以故事來說雖然有點「事情會順利,感覺跟男主沒有直接關係」的感覺,但轉念一想,雖然都是間接得到好的結果,可倘若沒有男主直接採取某些努力,遭遇失敗,事情也不可能間接轉好,因此能夠接受,畢竟,現實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而從這一方面來說,我聯想到鳥羽徹老師的《天才王子的赤字國家重生術》。故事中即便是擁有優秀能力,大體上能讓情勢變得稍稍對自己有利的男主,依然會碰到事情突如其來發生、飛來橫禍,或者莫名其妙有了意外的收穫。
故事中,本作描繪了三位創作者。分別是被埋沒且即將遭到時代吞噬的作家、新作企劃進行不順的中堅型作家,以及在業界有所成就的大師型作家。
在故事中,能見到他們各自表露的心情、執著,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這條路。這樣的差別不禁發人深省。
在感情線上,男主跟對方的互動能打中我的內心。作為會購買這種書的人,無非都是想瞭解出版業、喜歡書、想跟人聊書的讀者。而她就是能跟男主角聊書的人,所以會讓人感到受用。而在互動的過程,我也能稍微感受到那種大人的戀愛。
有時訊息受到擱置,也不會有所反應。因為忙碌或誤解而錯過,那可能就算了吧。對於大人而言,追逐一股腦的愛情是十分耗費精力的事,即便平淡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我們已經使自己習慣,學會了放下。儘管如此,也有必須坦然面對,稍微向人靠攏的時候。何時追趕,何時放手,該怎麼做,都是自己的選擇。
而故事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對方。
書是能夠給予人帶來聯繫的東西。
昨天,我跟一位朋友聊了好多我們看過的書。
由於我沒交過喜歡這個類型書籍的朋友,所以從未分享過關於我讀到這種類型的書的感想。
這讓我不禁覺得,讀到這些書的時候固然能感到開心,內心也能有所啟發,但始終一個人閱讀,沉浸在書的世界的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具有更多意義的。
我忽然想起《古書堂事件手帖》男主大輔的奶奶曾說「書蟲會喜歡同類」。無論是《心之雨》,或者在現實中的人,我想都能感受到這句話的溫度。
只要閱讀同一本書,就能帶來不同的喜悅、勾起不同的回憶。書與人之間的點滴和記憶,也是一個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