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GNN投稿

[達人專欄] 穩定不換料還得是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開箱評測

電競金城武 | 2024-06-25 21:11:03 | 巴幣 1102 | 人氣 4218


這次開箱測試 Kingston 旗艦型號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版本,連續讀寫性能標榜可達 7300 與 7000 MB/s,預貼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輔助主控跟顆粒散熱,從開賣到現在持續鎖定使用群聯 Phison E18 主控方案,並搭配 2 GB DRAM cache 以及美光 Micron 3D TLC 顆粒不換料,售後部份提供五年保固以及 2 PBW 的資料寫入總位元組數。

本文章同步發表於無廣告開箱評測網站 PC Unboxing 上,請參考超連結。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規格:
傳輸介面:PCI-Express 4.0 x4
NVMe:1.4
尺寸介面:M.2 2280
連續讀取速度:7300 MB/s
連續寫入速度:7000 MB/s
隨機讀取速度:100000 IOPS
隨機寫入速度:100000 IOPS
容量選擇:500 GB / 1 TB / 2 TB / 4 TB
控制器:Phison E18 (PS5018-E18-41)
NAND Flash:Micron 176-Layer 3D NADA TLC
快取緩存:SDRAM - DDR4 2GB(正反面各一個 1 GB)
尺寸:80 x 22 x 3.5 mm(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
保固:5 年有限保固
資料寫入總位元組數 (TBW):2 PBW


怎麼都沒變?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開箱

Kingston 在 2021 年的時候發表了旗艦系列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常規版本),搭載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相容各種主機板,又或是筆電等安裝空間有限的使用設備上輕鬆相容安裝。

後來也針對 PS5 以及沒有散熱片的主機板,推出了專用散熱片版本讓 SSD 本身就自帶散熱效果不錯的鋁合金散熱器。

這次開箱的是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 TB 容量版本,連續讀寫性能標榜 7300 與 7000 MB/s,根據不同儲存容量會有不同連續讀寫性能,先前筆者有開箱過 Kingston KC3000 PCIe 4.0 NVMe M.2 SSD 2TB,以臺灣銷售通路來說兩款價差約 300~500 新臺幣左右,但旗艦款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連續讀寫性能會再更高一些。

內容物除了有 M.2 SSD 本體之外,也在紙盒包裝內附贈了 Kingston Acronis? True Image 整合式軟體套件的序號金鑰,這款備份轉移軟體可以備份整個硬碟或選取的分割區、複製作業系統、從之前的備份還原資料,並創建可開機媒體,例如 USB 隨身碟或 CD/DVD 光碟。


? 金士頓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容量版本。


? Kingston Acronis? True Image 整合式軟體套件序號,免費的備份軟體可以留著用千萬不要直接丟掉盒子了,很虧。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為主流的 M.2 2280 尺寸規格,這次開箱的版本是正面已經預貼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消費者使用時「不用」將表面散熱片撕除,因為薄型散熱片有著不錯的導熱性能,不必擔心散熱性能會受影響。

現在的主機板幾乎都標配至少一個 M.2 SSD 用散熱片給第一槽直連通道擴充插槽,所以 M.2 SSD 是否標配大體積的散熱片已經並非必須,使用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比較符合現階段主機板的泛用性,畢竟現在主流定位以上的主機板則是全部插槽都配有散熱片了。

因為纖薄的優勢使其本體厚度僅有 3.5 mm,所以除了 PC 主機板以外筆電等等設備也可以直接相容。


? Kingston FURY Renegade 預貼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


? 2TB 跟 4TB 版本為雙面顆粒布局,容量較小的 500GB 與 1TB 則是單面顆粒。


在後續測試完畢過後來撕除散熱片帶大家看一下內部用料,主控方案使用群聯電子 Phison E18 (PS5018-E18-41) 晶片,TSMC 12nm 製程相容 NVMe 1.4 規範,使用三核 ARM Cortex R5 CPU + 雙 CoXProcessor? 處理器,最大相容八通道設計以及第四代 LDPC、End-to-End Data Protection、SmartECC 功能等等。

正反兩面各配置了一個實體的 DRAM cache IC:D5116AN9CXGRK(SDRAM - DDR4 2666),單個容量為 8 Gbit 由 512 M x 16 總成,正反兩面加起來為 16 Gbit = 2 GB 左右。

NADA Flash 儲存顆粒為單面四顆雙面總計八個的 Micron 176-Layer 3D TLC(Kingston FB25608UCM1-9E),電源管理 IC 使用 PHISON PS6108-22。

稍微對比了 2021 首發跟 2022 年等等的開箱文,筆者手上的這條在主控晶片、DRAM cache、NADA Flash 顆粒、電源管理 IC 都沒有換料,但不保證市場銷售通路鋪貨的是一模一樣,這部分就要靠大家自行購買後去檢查看看。


? 搭配主機板散熱片進行測試後,導熱墊只有吃到「凹」字形接觸面,正中心主控與 NADA Flash 有著極小的高度落差,可能約莫為 0.1~0.3 mm 的落差。


? 正面顆粒布局:Phison E18 (PS5018-E18-41) 主控晶片跟電源管理 IC PHISON PS6108-22。


? Micron 176-Layer 3D TLC(Kingston FB25608UCM1-9E) 顆粒。


? 背面則是只有 NADA Flash 跟 DRAM cache IC:D5116AN9CXGRK(SDRAM - DDR4 2666)。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性能測試



測試平臺使用 AMD Ryzen 9 7900 處理器,搭配 MSI MEG X670E ACE 主機板,並將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安裝在主機板第一槽 M2_1 安裝位置,該插槽由處理器直連通道提供完整 PCIE Gen4 x4 頻寬來進行性能實測,另外測試性能可能會因為 SSD 的韌體版本、系統硬體配置以及其他因素而有所差異,因此這邊成績僅提供參考。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 Ryzen 9 7900 (PBO AUTO)
散熱器:AMD Wraith Prism
主機板:MSI MEG X670E ACE(BIOS 版本:7D69v1F2)
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6000 MT/s 16GBx2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970 GAMING 100ME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3H2
系統碟:Kingston A2000 NVMe PCIe SSD 500GB
測試硬碟: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格式化空盤)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PTM PRO ATX3.0 (PCIe5.0) 1200W
機殼:STREACOM BC1 Benchtable V2
顯示卡驅動程式:GeForce Game Ready 551.23


首先透過 CrystalDiskInfo 軟體來檢視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的基本資訊,採用 PCIe 4.0 x4 傳輸模式以及 NVM Express 1.4 標準,支持的功能包含 S.M.A.R.T.(自我監測、分析及報告技術)、TRIM 以及 VolatileWriteCache,筆者測試的韌體版本為:EIFK31.6。

? 格式化並經過不同位制單位換算後,可以使用 1.81 TB。


? CrystalDiskInfo 軟體檢視資訊。


在空盤狀態下使用 CrystalDiskMark 軟體來測試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的讀取寫入性能,在預設模式下測試檔案容量設置為 1GiB,所測得的連續讀寫速度為 7259 MB/s 以及 6804 MB/s。

第一欄的 Q8T1 測試成績所代表的是一個執行緒有八個佇列深度,表示工作列表中有八個 1MB 大小的存取項正在等待存取完成,對應實際狀況例如把八個不同檔案的 1MB 檔案,同時從硬碟中讀取或是寫入硬碟裡面,但一般來說平常比較少會進行這樣的作業。


? CrystalDiskMark 預設模式 1GiB 設定檔,連續讀寫測試成績。


接著將 CrystalDiskMark 設定為 NVMe SSD 讓隨機存取預設項目開啟,在 RND4K Q32T16 項目的隨機讀寫成績為 1891 MB/s 以及 3926 MB/s。

RND4K Q32T16 為 32 個執行緒中有 16 個佇列深度的運作模式,檔案類型為隨機存取 4 KB 大小的檔案寫入或是讀取進 SSD 內。


? CrystalDiskMark 設定:NVMe SSD / 設定檔:預設,隨機存取預設模式 RND4K Q32T16 測試成績。


接著使用 ATTO Disk Benchmark 來測試不同大小檔案的連續讀寫性能及穩定度,最大值為寫入 6.42 GB/s、讀取 6.9 GB/s。


? ATTO Disk Benchmark。


專業性質的影片多媒體檔案寫入、讀取效能測試,使用 AJA System Test 來模擬情境測試,測試設定以 5120×2700 5K RED 格式 64GB 及 1GB 檔案來進行,Codec Type 以預設的 10bit YUV 測試,最終成績為 1GB 模式寫入 6336 MB/s、讀取 6268 MB/s,64GB 模式為寫入 6158 MB/s、讀取 6246 MB/s。


? AJA System Test 1GB。


? AJA System Test 64GB。


接下來透過 TxBENCH 進行測試在預設測試檔 512MB 模式下,獲得讀取 Read 7140 MB/s、寫入 Write 6571 MB/s 的成績。


? TxBENCH 預設測試檔 512MB 模式成績。


3DMark 存儲基準測試以遊戲啟動載入、複製遊戲檔案、遊戲存檔、安裝遊戲、OBS 遊戲紀錄進行測試,其情境主要使用多款遊戲進行實際測試,讓玩家可以清楚參考硬碟在遊玩使用上的成績,上述測試過程中以時間單位紀錄,但是最終成績則是使用頻寬與平均存取時間來計算,最後的存儲基準測試分數越高越好。


? 3DMark 存儲基準測試。


以 PCMARK 10 來測試兩種存儲性能,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完整系統碟基準測試)使用一系列日常應用程式和軟體,包含有 Windows 10、Adobe 系列軟體、遊戲啟動、Microsoft 文書軟體與相關應用等項目,以真實使用情境來測試硬碟性能,在測試成績中獲得頻寬 456.4 MB/s 平均存取時間為 60 μs,測試總分為 2824 分。

而 Data Drive Benchmark(數據碟基準測試),是以存儲文件用途的資料碟為主要測試對象,同時也可以使用此項目測試 NAS、UFD 與記憶卡等相關類型的儲存裝置,在這項測試,會把 339 個 JPEG 檔案(總共 2.37 GB)複製到 SSD 裡,接著製作這些 JPEG 檔案的副本,最終把 2.37 GB 的 JPEG 檔案複製到另一個硬碟裡,完成整個寫入-讀寫-讀取三步驟測試,在這項測試中成績為頻寬 707.72 MB/s 平均存取時間為 33 μs,最後得出的測試總分為 4742 分。


? PCMARK 10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完整系統碟基準測試)。


? PCMARK 10 Data Drive Benchmark (數據碟基準測試)。


最後使用 AIDA64 進行 Read Test Suite、Linear Read、Linear Write 三項測試,Read Test Suite 主要使用線性讀取、隨機讀取、緩存讀取等,透過這三種讀取方式來測試硬碟的讀取性能。


? AIDA64 Read Test Suite 讀取性能組合測試。


AIDA64 的 Linear Read 與 Linear Write 全磁碟讀寫測試,會讀寫硬碟 MAX 容量大檔案讓使用者觀察其讀寫穩定度,在 Linear Read 測試中硬碟穩定保持在平均讀取 5483.3 MB/s 左右直到結束測試。

而 Linear Write 測試中在進行到 42 % 時把緩存耗盡後,寫入速度便會下降至最低 856.2 MB/s,大概到 95% 後會再迴光返照到約 3800 MB/s 直到結束,整體寫入平均為 3500 MB/s,換算下來除非使用者一次性寫入 840 GB 以上的大檔案,不然的話都是可以享受連序寫入約 6100 MB/s 高速性能。


? AIDA64 Linear Read。


? AIDA64 Linear Write。


總結


Kingston FURY 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 2TB 使用大家熟悉的群聯電子 Phison E18 方案,且整體用料比照兩三年前其他開箱文都沒有變化,近期有其他競品開始使用新品牌的 solution,但目前臺灣消費者仍然偏向選購已熟知的品牌方案例如群聯電子 Phison,並不願意接受新品牌的主控方案,而這款旗艦型號的 M.2 PCIe Gen4 x4 SSD,除了使用市場熟悉方案以及美光 TLC 顆粒外也並未更換整體方案,至少是相當適合臺灣玩家的要求「不換料以及穩定方案」。

接著來講一下售後保固的部分,五年有限保固非常常見沒什麼好講,筆者開箱的 2TB 容量版本標示資料寫入總位元組數 (TBW) 為 2.0 PBW,根據 1 PB=1024 TB=1048576 GB 來換算的話,硬碟每日寫入量 (DWPD) 為 0.548,也就是 54% 的 DWPD 乘上硬碟容量 2048 GB,等於使用者要每天寫入 1095 GB 才會在五年內超過官方標定的寫入總位元組數 (TBW)  2.0 PBW,每天都要傳輸或是清空半個硬碟然後再寫入資料,筆者個人是覺得不太可能啦。

附贈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雖然能輔助散熱,但筆者搭配 MSI 導熱墊測試時,從導熱墊痕跡就看得出來還是有主控晶片無法碰觸到主機板導熱墊的問題,主控晶片的散熱則是要依靠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進行導熱,筆者不太確定散熱器版本是否有針對中心處進行加厚導熱墊的設計。測試過程中 M.2 SSD 溫度最高約莫在 67~69 °C,倘若主控晶片高度能與 NADA Flash 高度相同相信溫度表現可以更好,兩種顆粒的高度落差不大希望 solution 品牌能夠優化這件事情,但這不是很基本的機構問題嗎?

創作回應

K-I-D
這之4TB只有給4000有點可惜 KC的4TB有多給一些
2024-07-08 09:17:11
電競席尼·墨菲
確實有些可惜 如果給更多或許會比較有吸引力
2024-07-09 19:48:54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