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偶然的奇遇,讓我得知臺灣有位出色的建築師,讓我想寫下本篇介紹這位人物–修澤蘭。
修澤蘭建築師習慣被稱「修先生」,我也在下文以這個名號來代表她。「先生」一詞在古代漢語本來就是對於有學識者和專業人士的敬稱,會日文的人肯定也熟悉這個用法。另外我認為把她放在女建築師的脈絡裡是做小格局,直接放在臺灣頂級建築師群的定位也是ok的。
修先生著名的建築作品有古典傳統元素的陽明山中山樓(是現在新臺幣壹百元紙鈔背面圖像)、有前衛飄逸又莊嚴的衛道中學聖堂(本篇水彩畫背景)、有許多充滿現代感幾何和曲線的公共建築,如景美女中、中山女中、東勢車站、中油公司竹銘樓等,也有高級住宅社區「花園新城」。她駕馭多樣風格和資源,能創建豪奢建築群,遇到經費吃緊,她依然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呈現出優美結構語言,如同大師只要一枝筆和一張衛生紙就可以畫出優秀作品。我手邊並沒有她作品的照片,而網路照片都是別人拍攝,不好侵犯別人著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搜尋,在家裡附近的還可以去逛逛呢!
↑修先生代表作陽明山中山樓在100元鈔票背面(圖片來源:中央銀行)
修先生有些人情世故的風雨暫且不談,不過她在當時創造出這麼超越時代性的作品,竟然沒有像李祖原、貝聿銘等建築人士多少為人所知,激發更多社會的文化和美學意識,實在是不可思議,心中走了幾遍看法,個人推測是她不符合時代需要的「人設」,就被刻意遺忘了....
已故水彩大師Charles Reid教學上常運用到黑白照片作畫,由參考調子轉化成色彩的訓練,本張畫應該也是用此方式完成。由於修先生的圖文並不多,只能從幾張解析度不高的一些黑白照片組合而成,由於有圖片版權問題,就不秀出參考圖片了,因為我經過組合消化,沒有去照抄哪個特定圖像。這種畫法對我來說是不容易的重建工作,沒有看過修先生的樣子,也不太知道基本神態是如何,我就是找了一個代表性神情(也不知道是不是畫得很不像),服裝及姿態表現其品味和專業,配合我喜歡的衛理中學聖堂(已拆除不存在)當背景,希望有表現出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