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個文章目的是讓你知道手電筒的相關資訊
分成理論、應用兩大項目
理論內容主要說明手電筒相關知識、購買建議
而應用則聚焦在實務面使用
你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看自己想知道的內容。
看文章前先知道幾個簡單的小知識
1、流明(LM):代表亮度,數字越高、燈就越亮
2、坎德拉(CD):代表光強,數字越高、照射強度越高。光型也越集中(反之泛光),被照到則越刺眼。
大概知道就好。
有興趣要了解更多專有名詞的,推薦兩個網站。
如果有些內文看不懂可以爬過去看一下
關於實務操作必須得先說明
由於我不是CQB玩家、更不是服務特種單位
沒辦法告訴你最佳解答。
還有,給不了解的人一個觀念。
這種知識與技巧,都會隨著科技進步、地區、小隊組成、裝備組合、作戰經驗、學術研究等等
去改善或者變種,又或是開發全新的方案。
就像其它專業領域,經常發生舊有手法被推翻、被挑戰。
或是達成一種結果卻有多種執行方式,俗稱「流派」的東西。
如果你在看文章發現有些內容,跟你認知的知識有所牴觸,是很正常的。
我也沒辦法告訴你什麼做法才是正確。
只能依照我所了解到的,分享給你聽,由你選擇要不要內化它們。
章節
理論篇
第一、你為何不該用手機閃光燈?
1、照明不是手機專項
2、無法快速反應
3、缺乏人體工學
第二、戰術級&消費級的差異
1、品牌燈為何總是高價位?
2、戰術燈特有的設計
第三、戰術手電筒選購要點
1、有無戰術點亮
2、操控邏輯明不明確
3、筒身長度夠不夠
4、變焦設計
5、攻擊頭
6、需要關注的性能數據
第四、我會推薦的戰術手電筒
第五、我會推薦的工作、民用手電筒
第六、讓手電筒各司其職
第七、手電筒誤區
1、流明越高越好?
2、最高流明無用論?
應用篇
第一、低光源搜查戰術
第二、訓練方向
1、狀態意識
2、取燈
3、照準
4、逃離技巧
5、攻擊
內文
理論篇
第一、你為何不該用手機閃光燈?
1、照明不是手機專項
手機幾乎什麼都能做,連當手電筒都可以。真是如此嗎?
作為暫時性的應急,手機確實可以。如果你只需要「近距離的臨時照明」
除此之外,手機閃光燈做不到其他更深入的應用。
也許可以近距離應急,可一旦距離拉長、變成遠距離應急照明?手機就不行了
更別說緊急照明等其他狀況,應急往往也代表著短時間需求。
一旦這個時間拉長,手機便不再適合照明需求。
手機的專項是「通訊」,照明只是一個便利生活的小功能。
你不會希望手機珍貴的電力用在照明,而且它也做不好。
性能不如賣場的便宜手電筒,流明、坎德拉都明顯不夠。
你應該讓手機做它擅長的事情
2、無法快速反應
手機很難做到手電筒的快速反應,當你急需用光的時候。
要進行解鎖、找手電筒APP(快捷鍵)、成功開燈
等等以上程序遠遠不如你直接掏出手電筒開燈,而且手機無法「盲操作」這很重要
就算是一般側鍵設計的手電筒,翻轉電筒找按鍵的時間都比開閃光燈還快速。
尤其在某些需要隱藏自己的情境時
你開啟手機閃光燈之前,喚醒手機那一刻、螢幕的光就容易暴露自己了
也許會有人說「可以把閃光燈設定快速啟動」
但比起閃光燈,我更建議設定給「相機」。有些時候需要拍照、錄影的時機一出現
是沒有時間給你找「相機APP」的
不論那是一幅稍縱即逝的風景、還是一位嫌疑犯的肖像。
3、缺乏人體工學
試著用手機照明,與手電筒照明。兩者比較一下
可以清楚感受到手機在照明時,握持體驗不如手電筒
而且有掉落的風險,試想一下在不穩定的環境中
不論是地形崎嶇、或是你正在跑動等等。
這些不穩定要素都增加你掉手機的風險
若掉一個手電筒、可以重買。手電筒再貴也就那樣,而且裡面沒有敏感的內容。
如果在危急時刻為了照明搞丟手機,是置自己於危險的境地。
你可能會為了撿手機讓自己更加危險。
即便現在脫離危險,壞人也有機會利用你的手機,找到你的個資。
等於是把自己與家人落入被動的危險狀態。
手機閃光燈可以讓你需要的時候,翻抽屜的東西、家裡停電找一下總電源開關
但建議不要依賴它來照沒路燈的小路、夜晚的郊區、從沒走過的暗巷、照明不足的停車場
搜查家中可疑的狀況、威嚇宵小之徒等等
這只是自找苦吃。
第二、戰術級&消費級的差異
為了方便,以下我將「手電筒」簡稱為「燈」
消費級手電筒簡稱為「賣場燈」
P.S.大賣場常見的手電筒面向一般消費者,我定義為賣場燈。
與有LOGO、一定價位的手電筒,有一段差距(問題出在價錢),後者我定義為專業級(包含民用、戰術用)
1、品牌燈為何總是高價位?
你如果有比較過賣場燈跟品牌燈,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品牌燈價位偏高。
為何賣場隨便一隻三五百就有的燈,掛個LOGO就幾千、甚至上萬呢?
既然如此何不選賣場燈就好?又省下不少錢,對吧?
一般來說,賣場燈的使用體驗不如品牌燈
也許會有,可以嘗試找找看(但我不建議)
大部分的品牌燈,即便是一般居家用燈。
性能往往會比賣場燈還好,相比戰術級落差自然更大。
我簡單分享一下,讓你了解品牌燈通常貴在什麼地方?
(不考慮品牌溢價的情況下)
(1)、筒身材料
一般賣場燈採用鋁合金,品牌燈會用較多元的材料。
例如:不同等級的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強化塑膠等等
有些還會加上彩繪、或是表面處理。自然成本就會上升
(2)、電路設計、強度、功能
好的品牌燈會做好電路設計,比如說防衝擊
避免燈因為瞬間衝擊導致電池與正負極分離,產生瞬間斷路、燈會閃爍或者被關閉
也會有記憶功能,下次開啟便維持在之前的亮度。
多種亮度設定,更有無斷調節亮度功能、讓你直覺設定。
焊接強度也會比較高,避免因為摔落、衝擊導致焊接點脫落。
這也是賣場燈有時不耐摔的原因。
有些品牌燈還會在按鍵上下功夫,給你更好的按壓回饋。
(3)、散熱設計
賣場燈一般來說不會太講究散熱,很多都是變焦燈、散熱更糟
變焦燈缺點很多,這我後面再解釋。
品牌燈往往會設法加強散熱,盡可能延長燈的高亮度(流明)輸出性能
(4)、筒身強度、設計
以上的種種要點,就會結合出第4點。所謂的筒身(整體)強度
通常這些品牌燈比賣場燈耐操,通常燈會告訴你(它)有幾公尺的防摔。
有些比較講究的燈,還做到讓車壓過一樣能用。品牌燈通常有一定可靠度。
一般來說,賣場燈禁不起摔。即便看起來沒事、但內部可能已經受損。
最怕需要時突然壞掉,摔過的賣場燈會有這種風險。
筒身也是需要另外設計過的,使燈的筒身既能滿足握持、又能滿足設計需要。
讓你好握又耐操,有些還會做得好看、讓你喜歡。光拿著就很開心
(5)、防塵防水
這也是賣場燈普遍不會有的性能
與手機同樣,目前品牌燈最高做到IP68。
在較為惡劣的天氣時,依然能繼續工作。
若是可換電池的款式,通常會在可旋開的螺紋處加上防水橡膠圈。
為避免時間常導致劣化,(通常)也會額外提供替換橡膠圈。
只要定期保養,就能維持手電筒的防水性能。
(6)、充電性能
有些品牌燈會提供充電功能,讓你可以直接插USB。
而性能較好的燈,還有快充功能。
省下另外準備充電器的麻煩(除非你用燈時數極長)
所以當你買一隻賣場燈,又想使用充電電池時。也得把充電器成本也考慮進去
除非你可以忍受極長的充電時間
(7)、燈珠選用
品牌燈為了避免燈珠品質,影響自家品牌商譽。
通常也使用品質較好、性能較為先進的燈珠。
依照亮度、色溫、燈珠顆數、特殊色光燈珠、品牌等等
總和來說便是燈珠的「性能」、「發光特性」、「用了幾顆」。
以及燈珠的排列方式、燈杯的選用、搭配出怎樣的光型
照射距離?色偏如何?流明多寡(亮度)?坎德拉高低(光強)?
因此這些成本與品牌技術力,也會反映在價位上了。
這代表賣場燈的燈珠一定很糟嗎?不一定。
如果賣場燈要顧及成本與售價,跟品質的情況時。
一樣會選用國際大品牌,較為早期發表的燈珠。
(通常不會是最新技術,可能是某品牌好幾年前的產品。)
提供你也許不會很亮、但耐用度不會太差的表現。
至於你若買了非常便宜的燈,就不要太期待裡面會是多好的燈珠了。
關於燈珠小知識:
你如果不是手電筒玩家,那麼一般來說不太需要在意「某款手電筒用了甚麼燈珠」。
基本上使用體驗都不會太差,如上述所說。手電筒品牌方通常不會選太糟糕的燈珠
所以可以把重點放在「射程」、「光型」、「色溫」、「流明」、「坎德拉(CD)」、「色偏」上
選用戰術手電筒時,比起「流明」你更應該關注「坎德拉」與「射程」
這很達程度上決定上這支手電筒的威攝力,同時坎德拉與射程成正比關係。
不過我還是找了資料供你參考:
(以下基本都是不需太擔心品質的大品牌)
美國品牌:科瑞CREE、流明Lumileds、朗明納斯Luminus、通用電氣GE(GeLcore)、旭明Semileds、普瑞BridgeLux
德國品牌:歐司朗Osram
荷蘭品牌:飛利普PHILIPS
日本品牌:日亞Nichia、豐田合成ToyodaGosei
韓國品牌:首爾SEOUL、漢城半導體SSC、三星SAMSUNG
臺灣品牌:艾迪森Edison、統佳TogiaLED 億光Everlight Electronics、晶元ES
中國品牌:三安光電簡稱(S)、上海藍光(Epilight)簡稱(E)、士蘭明芯(SL)、大連路美簡稱(LM)、迪源光電等等
(8)、保固
這便是品牌燈的一大優勢了,一般來說品牌方會提供2~5年的保固服務
5年保固往往是非常不錯的品牌保障,超過5年更棒。
再差都有1年保固服務。
如果你買賣場燈,通常壞了就是壞了。
(在乎保固時請務必跟有代理、值得信賴的店家買燈,別找素人賣家。)
(9)、其他細節
都賣到這個價位,自然細節也優於賣場燈了。
例如抱夾的設計與強度、蓋子內螺紋的精細度、握持舒適度、貼心的小設計等等
2、戰術燈特有的設計
戰術燈除了上面的設計之外
還有屬於戰術燈特有、常見的設計
(1)、攻擊頭
廣義來說,任何手電筒都能攻擊。
即便是便宜的賣場燈也可以,只是不能保證攻擊完會不會故障。
所以說當你看到一個燈標榜防摔(高度不定)
代表它可以敲擊的同時提供一些可靠度。
總之,所有手電筒都能用來當成手槌,進行敲擊防禦。
這點要記住,當你判斷情況危急、不得不為時。
該敲的時候就敲,請不要這種時候還擔心燈會不會壞。
而戰術燈跟一般民用燈的差異在「筒頭強化」
有些戰術燈經過強化筒頭,增加敲擊可靠度。
讓它更耐敲,鮮少有民用燈敲完賭人品的問題。
當然,賣場燈更是敲不得。(通常也沒有防摔)
攻擊頭一般不會做成純圓筒,通常會有一些菱角、鋸齒、螺紋設計。
除了造型之外也為了增加敲擊破壞力
有些戰術燈還會附加鋯(陶瓷)珠,提供破窗能力,俗稱破窗珠。(當然殺傷力也會增加)
給你緊急逃生能力
有看到明顯的破窗珠嗎?
然而戰術燈不是榔頭
如果你非常暴力敲,就算是戰術燈還是有可能會壞的。
請注意,這叫做使用不當。
(2)、操控邏輯
有些戰術燈為了便民,會提供兩種操控模式。
日常模式/戰術模式
通常來說,日常模式時燈會預設最低亮度
可以逐漸調亮,並且記憶。下次開啟時維持上次的亮度。
戰術模式則是相反,從最高亮度逐漸往下,沒有記憶。每次開燈就是高亮度
依照每個品牌、款式,有不同做法。
也有一些戰術燈,會將調整亮度的方式,與開關分開。
避免設計問題影響使用者,比如說連續開關時亮度不一樣(因為觸發檔位切換)。
如此一來便可以增加可靠度。
(3)、戰術點亮
這是與民用燈最大的不同
戰術燈可以做到瞬時亮燈,最大原因便是戰術點亮的設計。
一般燈的底部開關必須在按到底(觸發按鍵聲響)後,再放開按鍵復位、燈才會亮。
這無法滿足戰術需要,開關不夠迅速、也暴露人員相對位置。
一個好的戰術開關,輕按時燈就會點亮、放手燈便熄滅。如此便能達成快速搜查,又有隱匿性。
(因為不用按到底,就不會觸發按鍵聲響。)
(4)、快速壓制
目前常見的形式是「一鍵爆閃」,有一體按鍵設計、分離式設計
一體式設計的操控邏輯通常是「輕壓點燈、重壓爆閃」,整合在底部開關中。
分離式設計會另外提供操控按鍵,通常檔位(亮度)調整也會被設計在這顆按鍵中
也就是說底部開關只負責點燈
而戰術燈比起一般品牌燈,更講究爆閃。
除了閃爍頻率較高之外,通常也使用變頻爆閃,而非常見的定頻爆閃。
變頻爆閃會刻意改變閃爍頻率,使人眼無法適應、快速致盲的同時暈眩對象。
所造成的壓制能力是定頻爆閃無法比擬的。
一般民用的品牌燈爆閃性能不如戰術燈,自然賣場燈更是無法產生如此的威攝力。
而另外一種形式是透過瞬間爆發高流明的方式來壓制對象,一種稱為「流明盾」較為新式的技術
與爆閃不同的地方在於作動方式並不是閃爍、而是常亮。
與單純調高亮度的差異在於,流明盾是將光採用「極大泛光區」來照亮對象
範圍較廣同時高流明、高CD,以範圍壓制來說有很好的效果
對持燈的射手的準度要求也會較低一些。
由於目前是新式專利技術,能使用流明盾的燈並不多。僅專利持有品牌能擁有
以上設計能讓戰術燈快速壓制對象
但即使不論爆閃(流明盾),戰術燈本身的高流明、高CD
就算是單純的點燈照臉,也足以產生很強的壓制能力。
(我可以看著手機閃光燈好幾秒、卻連戰術燈低亮都沒辦法撐1秒。都是50流明)
示範照片:
我在二樓取景,場景如下。
這是夜拍模式。
實際情況是這樣,夠黑了吧。
手機閃光燈。(約50流明)
戰術燈。(再強調都是50流明,沒唬爛。)
相信我這樣示範,你可以明白好的手電筒為什麼能使人致盲。
順便看一下這支戰術燈的低亮(50流明)跟高亮(1500流明、不是最亮)
(5)、附加掛載
戰術燈可使用的掛載配件較多,可以依照個人需求來搭配。
例如可敵我辨識的「信號尾蓋」、延長開關的「鼠尾」,便可把燈裝頭盔、槍上。
專用的「柔光罩」裝上後可直接變成指揮棒、把燈裝上頭盔的「頭盔架」
增加握持體驗的「戰術指環」也增加攻擊手段
因為有些戰術燈會出配件,配件與燈本身也要互相配合
這些額外的設計成本也會反映在價格上。
以上設計讓賣場燈的使用體驗往往不如品牌燈,綜合來說便是所謂的「可靠度」。
當然,如果生活中用燈需求不高、偶爾才要照明時
賣場燈就很不錯了,怎麼樣都比手機燈好。
但建議別用賣場燈進行對照明高度依賴的情境
尤其戰術應用更是萬萬不可。
第三、戰術手電筒選購要點
下列選購要點,並非每個都要遵守。
除了特定幾點不能妥協之外,其他要點請依照你的生活習慣來決定方針。
1、有無戰術點亮 (必須)
這無法妥協,沒有這個的手電筒、無法作為戰術燈使用。
在迷惑對象、隱藏自身來說,戰術點亮是必須要有的功能。
戰術點亮通常也與「底部開關」基本掛勾,也就是說沒有底部開關的手電筒。
不能考慮戰術用途。
P.S.友情提醒,只要你按下開關、還沒按到底之前燈就點亮,放手便關燈時。就是所謂「戰術點亮」
這是戰術燈的標配,缺一不可。
2、操控邏輯明不明確 (必須)
接續上述戰術點亮,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戰術燈需要的操控邏輯,必須是點亮、檔位、特殊功能(爆閃、流明盾、SOS、信標等等)要能明確分開
尤其是點亮、檔位,必須要明確分離的操作邏輯。
分離不明確的燈就會出現「短時間的連續點亮/關閉,卻同時切換檔位?!沟膶擂吻闆r。
明明只是要開關燈,手電筒卻擅自切換檔位。影響使用者,還要特地切回正確檔位。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賣場燈。
因此賣場燈不適合戰術使用,為了成本考量。檔位、特殊功能也經常合併操作
當你想切換爆閃時,還要一檔一檔切換才能選到。速度太慢,壞人不會等你選完閃他。
還有另外一種是透過「磁旋鈕」來調整檔位,這種設計有可能在快速反應時意外轉到。
如果你能避免,或是使用上不需要那麼「快速」的話,可以不用太在意這種設計。
除非你職業是高風險保全、警察、特種單位等等非常要求高反應的工作,那就謹慎選擇。
好的戰術燈,不論你連續開開關關幾次,都不會改變你的亮度設定、或是突然開啟特殊功能。
因此沒辦法做到點亮、檔位明確分開的手電筒。
是無法做為戰術燈使用的。
P.S.如果戰術點亮不影響,但是一般常亮時可能會誤切換檔位的手電筒?;具€是能用
重點在於戰術點亮時,不能有任何干擾。但是「輕按點亮、重按爆閃」的操控邏輯,是可以的。
因為這種設計就是要求即時性,在需要爆閃時能立刻開啟。
3、筒身長度夠不夠 (非必須)
我會建議筒身長度,在握持時要超過你的手。這有三個優點
(1)、手不會擋住光
(2)、攻擊時有一定長度
(3)、操控較容易(小手者可無視)
但為何這非必須?
防身原則第一,營造非對稱關係。
自衛最好的做法是「遠離對象、遠離現場」,絕對不是「近戰決鬥」。
手電筒就是一個很好營造非對稱的防身工具。
用手電筒進行敲擊,是你不得不為時才可以做的。
因為你靠近對象也是增加你受傷(死亡)的高風險行為,沒必要時不應該貿然靠近。
那怕你利用周遭物品也不能隨便靠近對象,你也不知道對方還會拿出什麼利器。
防身一定要建立在「非對稱關係」,這可不是運動比賽。能製造更多不公平才有優勢
不必要的近身只是抹煞手電筒遠程壓制的優勢。
防身原則第二,先求有再求好。
如果你不願意帶在身上,再優秀的手電筒都沒用。
短一點能提高攜帶意願,那就果斷妥協、不要去糾結表現較好的
適合你、也願意帶著的燈,就是屬於你的好燈。
等你願意提高使用性能時再升級也無妨。
4、排除變焦設計 (必須)
不論如何都不應該選變焦燈,缺點太多。
(1)、光損失
因為設計的關係,導致部分光無法有效被照出去。
一樣的標榜亮度就是硬生生比定焦燈還差(電子變焦不在討論範圍)
(2)、散熱不佳
因為部分光會照在筒身導致無謂的升溫
加上筒身設計,也難以將熱導出。(筒頭外面再裝一個"變焦用筒頭")
(3)、照明表現皆差
經常做為變焦燈的賣點,實務上就是遠近都不行。
照近,光的發散不如定焦燈、距離稍微拉長效果就大打折扣。(居家使用還可以)
照遠,只有一個聚焦光點、其他範圍無法照。相比一般定焦燈有很大差距
(4)、快速反應不良
有些變焦燈的變焦方式透過「拉動筒頭」代表你可以輕易變焦
當你想快速拿出燈來照明卻發現焦段被動到,開燈後還要先調焦
這非常影響戰術使用。
(5)、難以防塵防水
因為設計關係,筒頭很難做到防塵防水
變焦的筒頭、跟燈珠的筒頭之間一定存在縫隙。
變焦燈基本上是不能當成戰術燈使用的(帶出去郊區也不建議)
一般我只會建議居家用
戰術使用時講究亮度、光強(CD),它會光損。
需要快速反應。變焦頭隨便動到,光型馬上跑掉。
做為攻擊頭使用。變焦頭設計問題、影響威力,筒頭後縮還會夾到手。
照近照遠都要先調焦,戰術講究即時性。
以上問題就是品牌方很少做變焦燈的原因(如果你曾經好奇過"為何品牌燈總是定焦?")
就算能找到性能強的變焦燈,價格也足以讓你買三五隻強大的戰術燈了。
一樣的性能,變焦燈必須用更高的成本去達標。
如果對變焦燈還有好奇,推薦一個不錯的解說網站
5、攻擊頭 (非必須)
基於第3點,所以你不用講究攻擊頭。
但如果你非要攻擊頭不可,我建議請選擇有「破窗珠」的手電筒。
讓你多一個「逃生」選擇,同時把重點放在逃生而非攻擊。(理由第3點說過)
也許你哪天需要逃生的出口剛好就差那一面玻璃。
6、需要關注的性能數據(視個人情況搭配)
選擇戰術燈,你需要關注這些
(1)、坎德拉&流明 : 代表壓制性能,尤其坎德拉比流明重要。
(2)、照射距離 : 你需要照多遠?通常300m左右已經是很強大的戰術燈。
照越遠筒頭越大,你要考量攜帶方便度、不是越遠越好。
(3)、戰術點亮 : 戰術需要,這是一個戰術燈最基本的要求。
(4)、一鍵爆閃(重壓爆閃) : 壓制速度,此功能與「流明盾」擇一即可。
若沒有也可,但建議要找高CD性能+戰術點亮的燈。
(5)、底部開關有方向性 : 有些戰術燈會有掛繩孔(讓燈可站立)。
考量自己需不需要,這會影響你取燈、持燈的手勢。
(6)、充電孔 : 你如果沒有專用充電器,建議買有充電孔的燈。
何謂底部開關方向性?
像這樣,有看出方向性嗎?基本上你的拇指只能放在照片左側的位置上
這種戰術燈使用時,比起簍空設計更依賴你的盲操作。
第四、我會推薦的戰術手電筒
買燈要記得「多看多比較」,除了上面我舉的要點之外。
你也可以問問自己在乎的項目是什麼
依照我查到的資料,晚上要致盲對象。250流明以上就足夠,但由於我沒找到關於坎德拉的說法
加上日常使用,基本上能有1000流明。就很夠用了
先開出你的預算,然後再找合適的燈。
看到有不錯的燈之前別急著下單,建議把型號丟到YT去看看有沒有開箱。
這很重要,可以幫助你少走冤枉路。
P.S.如果你附近有手電筒專賣店,直接過去試用更好。
最後我不想被誤會在葉配,我就是單純分享覺得OK的燈
把型號秀給你參考,讓你找燈有個方向。但你也要多做功課才行,別複製型號就下單了。
(這樣我文章也比較好寫)
目前我看到有出戰術燈的品牌 : 推薦型號(價格我盡可能維持在4000以下,超過不列入。)
NITECORE : EDC27 / EDC33 / EDC35 / P23i / P20iX / SRT6i / SRT7i
KLARUS : XT21X Pro / XT11R
OLIGHT : Warrior X3 / WARRIOR MINI 2
FENIX : PD35 V3.0
Nextorch : TA30C MAX / TA20 / TA30W / E52C
WUBEN : T1 / T4
我個人偏愛的戰術燈品牌是NITECORE、Nextorch
沒被我推薦的你都可以去找,我不可能秀出市面上全部的戰術燈。
第五、我會推薦的工作、民用手電筒
應觀眾要求,我特別加開的項目。
既然都介紹手電筒,民用級我也順便簡單推薦一下。
關於民用手電筒的「選購要點」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圍繞使用者需求在跑的。
民用級燈並不像戰術級,會有一些「硬性」門檻、達不到的燈無法戰術用、或者自衛。
它們就相對彈性,自由搭配了。
我簡單分享一下目前常見的款式,與可對應的需求。
(1)、EDC:定位於每日攜帶,通常不會有強勁的性能、體積也不大。
適合用在臨時、照明需求不大的情境。
(2)、標準手電筒:傳統設計的手電筒,符合一般大眾使用需求。設計基本中規中矩
(3)、L型手電筒:又稱拐角手電筒,筒身與光照呈90度。適合給需要空出雙手的人,因為設計問題、通常是泛光、近距離照明。L型設計可延伸使用,例如胸燈、頭燈。
(4)、轉角手電筒:可平行、或多角度照明的手電筒。兼顧標準、L型手電筒的特點
但由於可調整角度的筒頭,跟筒身並非一體式。導致散熱不佳、容易過熱降檔的問題。
推薦給需要多角度、對照明亮度要求不高的人。
(5)、筆型手電筒:簡稱筆燈,屬於EDC的分支。另外部分筆燈也可用於救護人員,為傷患做瞳孔檢查使用。
(6)、兩用手電筒:兼顧標準、戰術兩種用途的手電筒,採用雙開關。使用情境泛用
(7)、全向照明燈:近乎360度全向照明功能。
(8)、LEP手電筒:俗稱「光劍」手電筒,擁有超遠射程。除了長距離光信號傳遞之外,我想不到用途的燈。
(9)、信號燈:特殊類別,用來提供夜間辨識的燈光系統。適合給晚上出門怕被臭三寶撞到的人。
P.S.L燈與轉角燈廣義來說屬於相同系列,差別在於照明角度可調、與不可調。
目前業界也沒有將它們做明確劃分,之所以分開來講
是因為設計差異導致「性能表現不同」、「使用體驗不同」。
但搜尋相關產品時,還是可以利用「L型」、「拐角」、「轉角」關鍵字去找產品。
以下就是我的推薦,與補充內容。(老樣子,沒在列表內的你都可以去比較、超過4000不列入。)
(1)、EDC:WUBEN : G1 / G2 / X3 、OLIGHT : i3T / imini、NITECORE : TIP2 / TIP SE
(2)、標準手電筒:WUBEN : C3 / D1、OLIGHT SEEKER 3、ACEBEAM : E75 / E70、NEXTORCH P86
(3)、L型手電筒:NITECORE HC35、Armytek Wizard C2 PRO、NEXTORCH P10
OLIGHT : PERUN 2 / PERUN 2 MINI、WUBEN E7
(4)、轉角手電筒:WUBEN L1、NITECORE MT21C、FENIX WT25R
(5)、筆型手電筒:NITECORE : MT2A PRO / MT06MD CRI (醫護)、OLIGHT i5T PLUS、WUBEN E19 (醫護)
(6)、兩用手電筒:KLARUS XT21X Pro、NITECORE MH25S、NEXTORCH P84
(7)、全向照明手電筒:LOOP SK03、FENIX CL26R PRO、OLIGHT : Obulb / Olantern Classic 2 Pro / Olantern Classic 2 Lite
(8)、LEP手電筒:無法推薦,隨便一隻都超過4千。LEP燈基本都是爆幹貴,沒有剛需你是不用買的。
(9)、信號燈:OLIGHT GOBER KIT、NEXTORCH UT51
OK,接下來有「幾款手電筒」我要特別提出。請注意了!
1、如果你只想買一隻日常使用的普通手電筒,也懶得花時間去一一比較產品。
就是想無腦買、無腦用、也沒有特殊需求。那我推薦直接買ACEBEAM E75回去。
這是CP值數一數二,2023年綜合表現很值得買的一款。
燈珠有兩種,一種是冷白光(中國燈珠)、另一種是中白光(日亞 519A),推薦你買519A燈珠
雖然亮度稍低、發熱稍高;但色溫比較舒服、顯色指數也更好。
對於一個泛光燈來說,多那一點亮度對你的體驗差異不大,不如選看起來舒適的光色。
2、L型手電筒,要CP值最好,那我推薦你WUBEN E7。
除了價格便宜之外、還有各種客製化配件可以自己DIY
目前有看到的明顯缺點就是使用「加長筒身」可能會有瑕疵、鎖緊後「筒身外觀對不準」的問題。
這個就看你人品了,有強迫癥的不要勉強買。
3、特殊手電筒NEXTORCH P84,雖然我歸類在兩用手電筒。
作為硬派的戰術使用P84還是不夠的,然而P84的一些功能讓我還是歸類其中。
首先P84沒有「底部開關」,基本上可預期沒有戰術點亮功能。是它的硬傷
但P84有「一鍵爆閃」+「破窗珠攻擊頭」,以及一個特殊功能「紅藍警示燈」。
因此P84的定位很明確,適合給「維安人員」使用,例如保全、警察。
跟我上面介紹的戰術燈有一個「核心戰術用法」的不同
我主要介紹的戰術燈,強調隱匿搜索、欺敵戰術、隱藏己方;P84則強調高度可見性、警示、警告意味。
所以P84很適合用在需要「維持秩序」的場合,而NEXTORCH P10定位也差不多。
P84、P10主要的差別在用法,就看你想手持、還是做為胸燈使用。
(P10沒有「一鍵爆閃」、「破窗珠攻擊頭」)
4、特殊手電筒NEXTORCH P86,與P84最大的不同是
P84使用「紅藍警示燈」、P86則使用「120分貝電子哨」,作為「防身警報器」我想沒問題。
因此P84適合維安人員;P86則適合一般民眾使用。
5、如果你的工作內容真的很硬派、環境又極端,像是消防員、特種作戰單位。
那我只好推薦你Surefire,手電筒品牌的頂端、價格也是。沒有什麼花俏的功能、也沒有很親民的價格。
有的是紮實可靠的性能,大概是我知道的品牌中最耐操耐震的。
你要頂級的可靠度,找Surefire。而它們也很低調,所以性能都是低標、實際表現通常高於規格。
表格上寫500流明,結果開燈比其他同期競品的500流明還亮,是常常有的事。
第六、讓手電筒各司其職
在實務上,很少有一支全能手電筒,一般都是設計成「專項」。
你要好攜帶,那麼它不會太大隻、性能不會多好。
有遠距搜查、搜救需求,那它照近通常不行、光型收束導致
希望照近範圍又大,自然照不了遠處。
這些都是硬體、物理上的限制
沒有一支手電筒能夠讓你滿足「好帶、遠近皆可、高續航、性能強」
你如果只想要一支,那我就建議找一支適合你的戰術手電筒
若能投資兩支,一般民眾我會推薦泛光(照近)、聚光(照遠)手電筒各一支,就能滿足絕大部分需要。
如果是工作需要,同類型的手電筒可以準備兩支。萬一故障還有備用的(看你用燈需求多高)
第七、手電筒誤區
1、流明越高越好?
不一定,因為越高的流明代表在室內使用時,容易反射到自己眼睛。
一般來說1000流明足以應付室內、戶外使用。
超過1000流明代表你也許有更高照明需求,或是為求更好的防身性能。
2、最高流明無用論?
你可能聽過手電筒標榜的「最高流明,不代表能維持」只是一種虛標。
這點沒錯,手電筒標榜的亮度。不能讓你長時間照射
這種持續時間會依照設計定位而不同
民用燈,一般會選擇降低最高亮度、換取更長照射時間。同時保護燈珠
通常能撐一分鐘左右。(不代表撐不到一分鐘就是爛燈,它可能亮度調教比較高。)
戰術燈,為求最佳威攝力,通常會盡可能榨取燈珠性能。但也導致照射時間偏短、發熱也快
通常能撐10秒左右。
也許你會好奇「既然如此為何做出來?是不是詐騙?」其實不然
最高流明代表手電筒能給你的極限,雖然不能長時間但依然可用
例如說「兩支手電筒。A燈可以3000流明、B燈可以1000流明」
是不是代表買B燈,性能就接近A燈?反正3000流明也照不了多久。
這是錯的。
A燈確實3000流明不能維持多久,但對比照不出來的B燈,有明顯差距。
對B燈而言也一樣,它所謂的1000流明其實也撐不了多久。
通常能長時間照射的,都是手電筒的中亮檔位。
一樣都是中亮檔,AB燈依舊有差。
B燈的中亮檔假如是500流明,那麼A燈可能是800流明。
別被誤導了
理論篇結束
應用篇
第一、低光源搜查戰術
分享影片給各位,看影片的教官解說比較快。
那如果懶得看,可以看第二集就好。
影片中是持手槍,由於臺灣不合法。我會建議改持防身噴霧
防身噴霧建議也要採用持燈的手勢,應變能力較佳。
低光戰術除了應用在室內搜查之外,也可以反向應用在「反追擊」。
你如果有看影片會知道教官教導的手法是閃燈、移動,反覆動作。
主要用於前進、偵查;反之你也可以用來「後退、干擾」
例如說:
走在路上你發現背後有人跟蹤,可以轉身用燈、閃對方的臉
人會下意識去檔光,代表視線受阻。
這時候你可以後退、閃燈,反覆動作。
直到你成功移動到其他巷子,用光迷惑他、讓你的行蹤難以掌握。
給你一個影片參考(影片也鼓勵你使用防身噴霧+戰術燈 組合)
為什麼戰術燈+防身噴霧是最推薦組合呢?
給你一個情境,如果我單純拿出噴霧。你一定知道我想噴你
那麼我再補一個強光照你,你能知道我想做什麼嗎?
這個道理就跟晚上會車一樣,對方的大燈會讓你看不清楚周圍。
戰術燈同理,而且很多都比頭燈亮。
另外,戰術搜查時。戰術燈的手繩有時可能妨礙你換手使用
你可以試著這樣做,如此一來手繩不會隨意晃動。
如果在郊區使用,不常換手的情境時。
就可以將手繩繫在手腕上。
第二、訓練方向
1、狀態意識
關於狀態意識我有找到一個很詳細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是一個有點複雜的學識,我這邊用爛人包解釋一下。
簡單來說就是要 :
(1)、感知 : 代表偵查、情報收集。例如注意到你的周遭目前環境?有什麼可疑的人事物?
(2)、理解 : 代表情報梳理。從剛才的觀察中,整理出有可能成危害的事物。
(3)、預測 : 代表應對。當你認定的可疑「物件」試圖造成危害時,有什麼應對手段?
也就是說判斷你的環境有什麼可能的危險?然後在腦袋沙盤推演
(用臺灣的語言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防禦性駕駛")
就是這樣,根據我的理解這項能力依賴人類的直覺,是以前人類能夠生存下來的本能。
你如果覺得某些東西「怪怪的」那就相信直覺,當作它們有問題。
(是天生有被害妄想的人們,應該很容易就能上手的技能。)
2、取燈
取燈手法很依賴你的習慣,先找到一個你喜歡的方式。
把手電筒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後盡可能不要輕易改變位置。
接著開始訓練自己如何順暢地拔燈。原理跟拔槍訓練是一樣的
學會射準之前,先學會快速地拔燈不掉落。
當然,工具也很重要。有些戰術燈會附贈電筒套,但其實做為快拔不好用
有需要的話我會推薦你買快拔套,你的快拔體驗會有指數型的提升。
那你如果說懶得做這樣的練習,我會建議你養成一個習慣。
「當你感覺到環境讓你不放心時,先取出手電筒預備著?!?/div>
取燈練習同時也練習你盲操作的能力,這很重要。
因為當你處在警戒環境時,眼睛應該用來觀測環境、不是看你的手電筒有沒有拿好。
手電筒的一些配件可以輔助你盲操作,例如抱夾。
抱夾的位置不要隨意轉動,除了要設定自己習慣的抱夾用法之外。(決定好就不輕易更改)
手每次握持時,抱夾在手指的相對位置也會幫你更快找出戰術燈的操控方向。
3、照準
取出燈之後,接著可以練習照射。
可以在自己的房間練習,站在中間,嘗試從各個方向快速又確實的照向你指定的目標。
一開始照不準的話可以先加大目標物,例如你入門想先學著照房間門(有照到門就合格)。
熟練之後試著精準一點、改照門把。
以致盲對象來說,能準確照到約門把大小的目標物?;旧献銐驊?/div>



建議雙手都要練習。
記得做這種練習時,請用戰術點亮的方式做。
如果總是射不準再以長亮的方式練習,之後轉換成戰術點亮。
為什麼要這樣練習?
致盲一個目標人物,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快速、確實的用閃爍手法照眼睛。
前提就是你得射得準。
如果用長亮的方式,對方便已經知道你點燈了。被點亮的環境也幫助對方的眼睛提前適應亮光
更重要的是,他可能會預測你準備閃他眼睛。你能照到他眼睛的機會就變小、威力也變差。
那致盲對象的機會就變小了。
那如果環境黑到不開燈不行怎麼辦?
你可以開長亮,但亮度足以看清周遭就好。不需刻意高亮
目的是萬一需要致盲對象時,你可以盡可能營造亮度上的差距。
例如 : 你的燈最高3000流明,可以使用500流明長亮。就不要開到1000流明
當你需要使用爆閃時,500到3000流明的亮度差距、就比開1000流明到3000還大
在黑暗的環境中,人眼的瞳孔會放大。這種時候受到無預警的閃光衝擊
帶來的威攝力便是最大的。
你要做的就是製造更多的明暗差距
4、逃離技巧
這個跟前面的狀態意識很重要,狀態意識你沒建立起來的話、會很難練習。
逃跑是要有技巧的,最忌諱看到壞人靠近你轉頭就跑。(除非這是你的策畫)
否則只是玩你追我跑,那你得對自己的體力很有自信才行。
在逃離之前要先確保對方不會立即跟上來、你的行蹤一定程度上被隱蔽。
這時候的逃離才是有效的。
所以,在觸發逃離之前。你就先有要狀態意識了
如此一來才能建立出一套SOP,不然只會手忙腳亂。
逃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叫做「隱藏行蹤」
意思不單單是指你當下已經成功逃離,對方沒有追上來就好。
建議你給自己一段時間(30分鐘~數小時),藏身在人群之中。
若在郊區的話,先思考能不能盡快回到市區?不能的話,請利用遭週環境隱藏自己。
(如此才能給報警、以及過來的警察們,爭取時間。)
最忌諱逃離完馬上回家,切記。你很可能把壞人引回家中
還有,隱藏行蹤時也要回報狀況給同居人。讓他們也警戒起來
因為你不知道,剛剛那個想不利於你的人
是隨機作案?還是鎖定你很久了?
如果是後者,那他大概也知道你住在哪裡了。
此時你隱藏行蹤的效果不大,因此不通知同居人是嚴重錯誤。
5、攻擊
這是最下下策的作法,除非你為了爭取更多逃離時間。
否則不要輕易靠近、也不要輕易攻擊對方。
那如果還是要打,我會推薦你用手電筒敲擊對象的胸部側邊、腋下下方位置(約乳頭高度位置)
無預警被閃光的人,會下意識的用手檔光。這時候攻擊胸部一側成功率比較高
或者攻擊胸骨位置(肋骨中間位置)
這兩個地方都會產生劇痛,也會促使對方心理發生變化(畏縮)
他可能會不敢再對你怎樣,相信足以牽制對方一段時間讓你逃離。
不要打臉、不要打臉、我不建議。
對方當下被你致盲、手會下意識放在臉上。
除了臉被遮擋之外、萬一他順手抓到你的手。你就麻煩了
到時候對方亂拳揮擊、手上有刀更糟,直接捅你一波帶走。
就算真的打到了,事後也很容易被判定「防衛過當」。
也不要打喉嚨位置,很容易打死人。
但還是要回到我一直強調的
「不要主動攻擊,除非萬不得已。」
因為攻擊有效代表你們距離很近,這種條件本身就對你很不利。
就算有學武術也一樣(我不是指武打運動,這不是武術。)
壞人都是有備而來的,你永遠是被動方。
最後給各位一個參考影片,裡面有多種戰術燈的攻擊手段。
應用篇結束
結語
「若想合法持有類似閃光彈效果的防身工具,手電筒是你的不二選擇?!?/div>

我曾經認為手電筒是多餘物品,尤其當手機也能照明時,更加強這種想法。
直到最近開始了解手電筒之後,才發現自己太低估手電筒的能力。
它不單單只是提供照明、更有防身能力;威力更甚防身噴霧
還擁有防身噴霧沒有的實用性、便利性、耐用度
當不需要威嚇可能的威脅時,它依然是實在的照明工具。
提供的不只是安全感,更是資訊獲取。
當你對某處感到不自在時,照一下就能知道有無存在威脅。
若是戰術手電筒,更能做到即時性的強光壓制能力。
必要時作為手槌進行攻擊。
這些都是手機閃光燈,做不到的。
若你認為自己的周遭,不再安全時。
除了防身噴霧之外,再買至少一隻戰術手電筒吧。
買了之後別放著、請多了解它、練習使用、知道如何操作
相信在緊急時刻,它能幫你脫離險境。
歡迎各位指教,有什麼遺漏我之後再補。
相關創作
祖國還我52塊
1
33
便宜的EDC29
1
58
Modlite HOG OKW Handheld
0
121
NITECORE NWL20
0
123
Acebeam E70-SS
0
123
NITECORE MH25 Pro
0
146
NITECORE TM28
0
66
FENIX TK35UE V2.0
0
114
白牌的 18650串聯手電筒
0
102


菜逼八日記-大奶妹-2018/01/09
2
194
高CP值的活動式彎頭手電筒
2
369
「頂級結構」CSGO經典爆破模式地圖的抽象原型
2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