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院線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的部分情節劇情透露。
雖然我的《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心得文還在拖稿,但我必須先寫這篇《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下皆以原文片名《Civil War》稱之)的觀後感兼推薦文。除了比較臨時決定要寫這篇之外(雖說《Civil War》本來就是我今年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因為本篇同時也是院線電影的推薦文,所以我在《Civil War》電影本身的情節敘述上會比較抽象,對於主角一行人的旅程與發展也盡可能不太去提。但是多少還是有些劇情透露的成分,就麻煩各位自行斟酌是否要繼續讀下去了。
也因為如此這篇文章會比較短一些。但不表示《Civil War》沒什麼可以談的。正好相反,《Civil War》是相當值得大書特書的電影,全片也充滿各種細節。但是正是因為豐富與俱可談性,所以需要更多的細思咀嚼甚至要重新再看幾次才有辦法比較完整地寫。只是詳細版的觀後感還是以後再看有沒有機會吧。
這次預覽圖選用的是《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8集「一無所有的我們」中米奧琳涅以堅毅不屈的眼神否定代表「軍事力」的戰騎鋼彈。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幕,而且也很貼近《Civil War》的訊息。
星期一(5月6日)正值日本黃金周,我也因此得到白天的空閒時間,於是就決定去看大期待的《Civil War》了。剛好我這邊的電影院也有IMAX版,機會難得,決定去好好體驗一次IMAX。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在商業電影院看IMAX,我以前有一段時間甚至還以為IMAX是像科博館太空劇場那養的螢幕。
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Civil War》是我期待已久的電影,從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的拍攝計畫的新聞時就有興趣,第一次看到預告片後就開始期待,而且還是口碑保證的A24出品。在知道臺灣會上映後,也列為我「有機會一定要去電影院欣賞」名單之列。
實際看完之後果然不失所望。《Civil War》真是太棒了。非常了不起。《Civil War》是到目前為止的我個人本年度新看電影排行榜第一名(雖然我今年到目前為止也還沒看幾部。另外,我還沒看《沙丘:第二部》。《沙丘:第二部》或許有跟《Civil War》一拚第一名的機會,不過在考量作品意旨與對於這個時代而言的迫切性上我可能會優先給《Civil War》加權)。當然,《Civil War》並不是某些人所期待的戰爭電影,對於想要在電影院中尋求爽快的感官刺激與「正義的武力行使」所帶來的喜悅的人恐怕會大失所望(雖然《Civil War》的交戰場景其實拍的效果非常好,但並不是那種「看了爽」的類型,而是比較接近《西線無戰事》那種把戰場的殘暴砸到觀眾臉上的風格)。雖然遺憾的是以為戰爭電影就只有前面那種並且只將前面那種視為「戰爭電影該有的樣子」的人似乎在臺灣並不少見。網路上似乎有些人覺得《Civil War》很無聊。事實上我在觀影時旁邊也有人不斷聊天看手機......真是有夠浪費。都花了IMAX電影票的錢而且又是一部那麼好的電影,在電影院聊天看手機實在太浪費了。而且實在有夠干擾欠缺觀影時的基本禮儀!
《Civil War》兩位最核心主角之一的Kirsten Caroline Dunst的演出十分精彩。
《Civil War》以四位戰場記者為主角,描述身處美國內戰的四位戰場記者為了某個目的而踏上前往華盛頓特區的旅程。同時,這條走向DC之路也是穿越戰場的旅程。透過不屬於任何一群交戰的軍隊的戰場記者的眼光,《Civil War》細膩與寫實地描繪了戰爭與軍隊的反人類性、戰場的荒謬與狂氣、戰爭下各種毫無道理可言又無處不在的死亡與破壞、無時刻無刻都充斥著「下一秒說不定就會突然被軍人攻擊或被砲擊」的身處戰場之中的文民所感受到的不安空氣,以及身處戰爭的市民們各自面對「戰爭」的態度。
是的,雖然《Civil War》是以近未來陷入內戰的美國為舞臺、在宣傳時也因為「近未來美國內戰」的元素而備受矚目,但《Civil War》真正處理、最為關心的主題並不是美國特有的元素,而是更加具有普遍性的、抽象化的「戰爭」本身。《Civil War》所描寫的與其說是「美國內戰」不如說是「戰爭」。
透過戰場記者之眼,《Civil War》讓觀眾一起體驗了「戰場」,以及「戰爭」是如何吞噬每一個人(當然並不是「身為戰場記者的主角」不重要,不過這可能涉及比較嚴重的劇透本篇就先不談)。《Civil War》非常深刻又細膩地描繪了各種「戰爭的真實」。其中一點,也是我評價很高的一點,就是徹底貫徹「根本不存在什麼『正義的軍隊』與『正義的戰爭』」。《Civil War》故事中近未來美國內戰的起源是有總統執意擔任第三任,結果被抗議反對後竟然派軍隊空襲市民。總統的暴行引起美國各地勢力對於聯邦政府展開軍事行動,結果就是美國內戰。其中反聯邦(或說反總統)軍中勢力最強大的派系是由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組成的軍事同盟「West Force」(德州和加州政治傾向天差地遠或許乍看之下難以想像兩者竟然會結盟,但是後來主導明治政府的薩摩藩和長州藩曾經也彼此是敵人)。然而,如果以為「West Force」是「反抗極權的英雄」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Civil War》真的這樣拍恐怕也不會成為偉大的電影。在電影中,West Force軍人的殘暴性絲毫不會輸聯邦軍(總統軍)的軍人。電影毫不避諱地描寫West Force的軍人是如何嗜血、是如何對毫無抵抗能力的人直接開槍再說。
《Civil War》其中有一個片段是主角一行人遇到了對文民進行屠殺的瘋狂軍人,片中並沒有表明這個軍人屬於何方勢力(雖然我個人推測可能是West Force)。因為他是哪一邊的軍人根本不重要。甚至不表明才是更好的手法。重點在於,他是「軍人」。軍隊讓「人」失去人類該有的道德與理智,讓人類成為殘暴的殺戮機器。不管是哪一邊的軍隊都一樣。每個軍隊都聲稱自己是「依循正義而行動」或是「只是進行保家衛國的必要行為」,但事實是如何?至少《Civil War》的答案很明確。「不存在什麼『正義的軍隊』」。「『軍隊』是讓人失去人類性的地方」。憲法學者久田榮正就曾言「戰爭與軍隊始於剝奪人類的權利之處」(※)。久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以日本軍人的身分被投入到慘烈的呂宋島戰役。久田在軍隊生活與戰爭中親身體會到軍隊與戰爭的反人類性,這也是將和平生存權視為可直接從個人的尊嚴中導出的久田憲法學的出發點。
※參閱:水島朝穂《戦爭とたたかう——憲法學者?久田栄正のルソン戦體験》(巖波書店、2013年)242頁。
《Civil War》描繪的是抽象化的「戰爭」。然而,這並不表示將舞臺設定在美國是不具意義的。我個人以為,特別將「戰場」搬到美國,其實有非常深刻的意圖。
排除掉所謂的「恐怖攻擊」的話,美國本土(夏威夷等不算)在20世紀與21世紀都沒有被捲入過戰爭之中。二戰時日軍雖然曾經使用氣球炸彈試圖攻擊美國本土,但其效果微乎其微。如果將「沒有戰爭」稱之為「和平」的話(這個定義本身是有問題的),那生活在美國本土的多數美國人們確實長期處於「和平」的狀態之中。
可是,美國卻又是戰爭大國。尤其是20世紀中葉以後,美國參加了無數的戰爭。事實上,美國建國以來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戰爭狀態。於是乎,出現了一個看似極為弔詭的情況:美國長期處於「戰爭」之中,但生活在美國本土的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卻長期處於「和平」之中。
換言之,對於許許多多的美國人而言,所謂的「戰爭」是發生在遙遠國度的事情。是透過新聞才能看到的事物,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然而只要稍微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知道事情根本不是如此。即使多數美國人對於現下正在發生的戰爭的存在欠缺實感、認為戰爭只不過是在遙遠國度發生的事情和自己與自己的國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事實上美國與世界上的許多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或是支援,或是直接參與。透過新聞媒體才能看到的「戰場」以及在「戰爭」下被殺害的人們和自己的國家並不是毫無關係,而是有著非常緊密、密切的關連性。而美國人身為美國這個國家的公民,當然也無法說和這些「遠在天方的戰爭」一點關係都沒有。
透過將「戰場」設定為美國,我認為《Civil War》向美國人傳達了以下深刻的訊息:「不要以為戰爭與您無關。您與戰爭的距離,其實比您想的還要近。不應該對於我們自己的國家所造成的戰場視而不見」。事實上,《Civil War》之中也描寫了一些極力想要維持所謂的「不被捲入戰爭的日常生活」的美國人的樣貌。比如說,主角的家人就躲在鄉下地方自以為一些都不存在。又比如,主角一行人路過了一個馬照跑舞照跳的小鎮,彷彿現下的內戰根本不存在的樣子。小鎮的人說「我們認為遠離這一切不要被捲進去才是最好的」。對於這個小鎮,A角色說「這彷彿我忘記的一切」,B角色說「這彷彿我記憶中的一切」。在兩人充滿寓意的對話之後,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出現了,在遠處房屋的頂樓,有兩個人站在那裡。當然,這個小鎮也沒有真的「遠離戰爭」。所有被戰爭所吞噬的人,都無法真的遠離戰爭。如今的美國也是如此。或許許許多多的美國人認為戰爭只是發生在遙遠國度的事情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戰爭早已滲透進美國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論是所謂的「恐怖攻擊」後的美國國內的軍事化與USA PATRIOT Act等國家安全法制,還是像是《捍衛戰士:獨行俠》這種軍事娛樂複合體(military–entertainment complex)的產物(參閱拙作:「政治的去政治化:評《捍衛戰士:獨行俠》」,以及苦勞網專題文章「《捍衛戰士:獨行俠》——軍娛複合體與牠們的產物」)。更別提,像是911等針對美國本土目標的「恐怖攻擊」了。
或許《Civil War》的創作者主要想要訴說的對象是自己的同胞美國人,但是這個訊息對於我們這些「美國的盟國」的市民而言也一樣適用。不論是臺灣還是日本,我們這些身處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資本同盟之中的西方國家(西側諸國)的市民,也常常因為身處在將戰爭隔絕於遙遠的海外的「安全的國內」而忘了或是故意視而不見自己的國家其實也是戰爭的一部分。我們這些盟國或許沒有直接派兵遠赴戰場,但透過金錢援助或是國內軍火產業供給軍事物資與武器(死亡商人),又或是提供國內空間作為美國海外投射的軍事基地,我們自己的國家其實也與看似毫不相關以及只發生在遙遠國度的戰爭有所關聯。我就舉一個現下的例子,上個月「臺灣巴勒斯坦自由連線」的公開聲明中就指出許多臺灣企業都是最終用於屠殺加薩市民的以色列軍武器生產供應鏈的一部分。或許加薩走廊發生的慘劇對我們而言遙遠到毫無實感彷彿另一個平行宇宙發生的事情可言,但即使國際上已經抨擊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的聲浪已經捲了數個月,我們的政府至今仍然與以色列官方口徑一致、我們的企業幫以色列生產武器、我們三個主要政黨的政治工作者都以行動表達對於以色列與錫安主義的力挺(※),我們國家真的和現在正在加薩發生的罪行一點關係都沒有嗎?我們的國家真的對於遙遠的戰爭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嗎?
《Civil War》也讓我想起《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20集「希望的盡頭」,同時也再次感受到「希望的盡頭」以及整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偉大。在「希望的盡頭」中,主角蘇萊塔.墨丘利不是以「MS駕駛員」而是作為「被捲入戰爭中的一市民」親身體會「何謂戰爭」。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正是以面對軍事力的破壞「無力」的市民/文民的觀點,而不是擁有「力量」的MS駕駛員的觀點,才能真正知道「何謂戰爭」。蘇萊塔面對「戰爭=殺人」的對應不是「戰爭=殺人」,而是「米奧琳涅的番茄」。這也是蘇萊塔與《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和許許多多的「鋼彈」以及涉及戰爭的作品的決定性不同。我在「希望的盡頭」的觀後感中,也寫下過以下文字:
在男性性暴力和戰爭利益鏈所支配的世界?體制之下,沒有地方是真正「和平」「安全」的嗎。只不過是「暫時」遠離戰爭罷了。在這種世界下,所謂「遠離戰爭的地方」哪一天也被戰爭捲入也不奇怪吧。而這同時也意味著米奧琳涅的「即使如此,我仍然希望對話」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身為夾在被最為壓榨的底層以及獲得最多利益的頂層之間的中間層,雖然也被新自由主義的世界系統欺壓了不少,但是,確實也在這個系統中享有不少好處。如果無條件地肯定這個系統的正當性,當然是輕鬆多了。但是,那也只能是真正被系統傷害之前才能有的餘力罷了。在透過戰爭利益鏈獲得利益的世界(《水星的魔女》的世界是如此,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也是如此),真的存在真正「安全」的地方嗎?確實身處中間層的我們(日本、臺灣皆是如此)在遠離戰爭的國度享受著所謂的「和平」,而且還同時透過把戰爭控制於只在遙遠國度發生的方式讓自己免於戰爭的同時還能夠靠著遙遠國度外的戰爭獲得利益甚至賺取大把大把的利潤。遠離戰爭的世界,其實仍然與戰爭息息相關,只是,平常我們可能沒有自覺而已。
但是,當哪一天,被代理戰爭所苦的人們如果有機會抵達我們這個「在遙遠的彼方靠著把自己的同伴陷入戰爭之中獲得自己的和平與利潤」的國度時,當他們有機會報復時,原本只存在於遙遠彼方的戰爭也會成為我們所身處的國度的現實。這一點,都不奇怪。真的有「可以控制的戰爭」嗎?即使真的有「可以控制的戰爭」,難道自己所身處的世界就不可能會被選為代理戰爭的地點嗎?更別說,這種代理戰爭本身就是踐踏他人的尊嚴的方式在獲取利潤了。在戰爭利益鍊撐起經濟基礎的世界,真的有「和平」嗎?還是只是,尚未被戰火波集而已?
網路有些人說《Civil War》的「戰爭場景」只有最後十來分鐘。這話當然有問題。他們真正想說的是,他們希望在戰爭電影中看到的兩軍交戰的會戰場景只有十來分鐘。「戰爭場景只有最後十來分鐘」這句描述是錯誤的,因為,《Civil War》全片都壟罩在戰爭之中。在《Civil War》的第一秒到最後一秒戰爭都無所不在。大概除了最前面與最後面,《Civil War》全片都充斥著「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就突然被捲入砲火之中或是被突然出現的軍隊開槍」的不安空氣。這種「眼下看似安穩但不知道下一秒是否就突然身處戰場」的戰爭中的不安空氣的描繪與醞釀非常出色,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也時時刻刻感受到這種壓迫感的存在。《Civil War》中對於「槍聲」的處理也值得一提。我不知道是否是IMAX下音效比一般廳好的關係,至少我在看的過程中《Civil War》電影中的槍聲是會讓人不舒服的。這顯然是故意為之,製作者就是故意要讓觀眾對於槍聲感到不舒服。因為,真實的槍聲就是如此讓人不適。槍聲可不是什麼「酷炫的音效」,而是武器擊發殺人的聲音。
戰爭電影的價值本來就不是也不該由「戰鬥交火場景的長短」來決定。先說,《Civil War》最後會戰的地方拍的效果很好。如果認為「戰鬥交火場景的長短」是評價戰爭電影的關鍵的話,那沒有任何兩軍戰鬥交火場景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豈非完全失敗的作品?難道《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比那些在好萊塢電影臺上三不五時放映的那些粗制濫造的B級軍事作戰片還不如?當然如果有人真要採取此見解也不是不行,但顯然不會是通說或有力說。戰爭電影在於描繪「戰爭」,但不是只有兩軍交火才是「戰爭」。
要談的話當然還有很多可以談的。但如同一開始所言,一來需要細細咀嚼甚至重看才能好好談(《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其實也值得細細咀嚼,但可以短時間內重看兩三次所以當時才有辦法那麼快就生出詳細的解析出來),二來這不只是心得文也是推薦文所以不要劇透太多。總之,《Civil War》是非常了不起的反戰.戰爭電影。反戰電影的大傑作。雖然踩一捧一不太好,但感受過《Civil War》的偉大後,再回頭去想今年另外兩部在電影院欣賞而且普遍評價很高的兩部電影《哥吉拉-1.0》與《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又實在很想說個兩句。
看推特日文圈上聲稱《哥吉拉-1.0》是「最棒的反戰電影」者不在少數,對於這些人我只想說:「《Civil War》才是反戰電影好嗎!」。至於為什麼《哥吉拉-1.0》難謂「反戰電影」,請參考拙作「觀《哥吉拉-1.0》:在想像的戰勝中重塑失去的男性EGO」。目前觀後感嚴重拖稿中的《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導演福田己津央曾說「本作在製作時最重視的便是娛樂性。 比起著重在主題的部分或是艱深難懂的內容,我純粹只想問大家是否看得開心。如果看得開心,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雖然我們會在作品中加入寓意,但創作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要將此傳達給各位。」(※)。對於福田在所謂的「娛樂至上」方針下所製作出來的《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我更想說一樣是處理「戰爭」,《Civil War》具有美學素養的構圖、有寓意的對話與畫面、細膩又具真實感的描繪、深刻的震撼與訊息,這才是電影。《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之中的戰爭描寫輕浮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機動戰士鋼彈SEED》和《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中還試圖嚴肅地處理戰爭,但《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卻打從一開始就想要胡鬧,用宛如電子遊戲的方式描寫如此大規模死傷的戰爭與屠殺。這種把「娛樂性」和「訊息」對立起來視為相斥的結果,至少我個人看完當下明顯沒有達到原本預計的滿足感(也不是真的「不有趣」,但所謂「優先專注於追求娛樂性」的下場就是會有一個無法再往上升的瓶頸),而且後來越細想電影情節還越感到一絲氣憤。
※參閱「GUNDAM.INFO BOX GLOBAL SPECIAL PART2 『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公開紀念 保志總一朗先生?福田己津央先生 特別採訪 | GUNDAM.INFO」
當然,就臺灣人的電影口味而言,《Civil War》會不受歡迎、被許多人稱之為「無聊」(雖然我覺得都花錢去看了不放下成見去感受《Civil War》實在太可惜)完全可以想像。不論是《哥吉拉-1.0》還是《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顯然更合大眾的胃口。如果真的認為戰爭電影就該是「正義的暴力實在好快樂」最重要的話,那還不如拿出藍光或開啟串流再看一次《捍衛戰士:獨行俠》或是改去買《機動戰士鋼彈SEED FREEDOM》的電影票,想必能夠比觀看《Civil War》得到更多的「快樂」。許多臺灣人說忠實描繪戰爭為何物的電影無聊的同時又崇尚高度浪漫化的軍事浪漫主義色彩的軍事.戰爭電影.雖然完全在意料之內,但又不禁感到悲哀。看看各家媒體、那些「關心國防」的政治工作者與網路評論家是如何看待俄烏戰爭以及以巴戰爭的吧。他們根本是用在看一個有趣的娛樂真人秀的態度在看待遙遠國度發生的戰爭。戰場上的死亡與破壞,只是他們用來消遣排解日常無聊從中尋求娛樂的材料罷了。而且他們總是莫名把自己代入參謀本部勤務參謀的視角,完全不覺得萬一自己被捲入戰爭之中自己會成為怎麼死都不知道的前線士兵或是被從天而降的戰火打死成為報告書上「附隨損害」字眼的文民又或是失去家園的難民。畢竟,他們追求的追體驗與其說是「戰爭」,倒不如說是「戰爭遊戲」。
※我之所以用「以巴戰爭」而不是以色列官方力推的「以哈戰爭」用法,是因為以色列明顯是針對加薩的所有巴勒斯坦人發動攻擊,而不是只針對哈馬斯。「以哈戰爭」這個用語恐怕是以色列故意想要塑造「自己只跟哈馬斯打而不是針對整個巴勒斯坦進行攻擊」之假象的意識形態。
為什麼「娛樂化的戰爭」如此重要。因為大眾不只是透過消費虛構作品中描述的虛構的戰爭來追體驗「戰爭」而已,我們對於現下發生的「真實的戰爭」的消費方式,往往是高度娛樂化的。甚至,很多時候,虛構作品中描述的戰爭,還遠比透過鏡頭與KOL呈現而被高度娛樂化的戰爭更加「真實」。
《Civil War》在臺灣是被車庫娛樂拿到。我知道這家發行商是有些爭議,但《Civil War》就是被它拿到代理權我也沒辦法。總之《Civil War》非常值得一看,不如是上電影院或是之後等上串流都可以(當然我是更加推薦去電影院,只是臺灣的觀影環境實在一不小心就會遇上破壞觀影沉浸體驗的其他觀眾)。然後希望到時候有附中文字幕的《Civil War》Blu-ray可以買到。
※個人其他相關文章
2024年5月10日更新
以下有重大劇情雷
在超粒方的影評留言區下看到不只一個人說《Civil War》最後Cailee Spaeny飾演的Jessie是「屁孩」我實在有種「我們真的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嗎?」的錯愕感。
首先Jessie已經23歲了,雖然看起來很年輕(在電影中說他已經23歲之前我還以為Jessie是高中生。飾演Jessie的Cailee Spaeny演員本人是1998年出生),但他已經超過20歲了實在難謂「孩」。更重要的是以下。
在故事的一開始,也就是旅程剛開始的時候,Kirsten Caroline Dunst飾演的Lee是成熟老練的戰地記者,而Jessie則是剛入行的新手。在旅程中Lee教導Jessie成為戰地記者需要的是什麼,而這趟旅程也結束於Jessie「取代」Lee成為所謂「成熟的戰地記者」。
在一行人旅程開始後不久Lee就對Jessie揭示了(至少Lee自己認為的)「戰地記者的準則」:戰地記者的工作與使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紀錄」戰爭,而不是去以介入者的角度去「評價」戰爭。所以當Lee在加油站看到把Jessie嚇壞的私刑時,他不對他所看到的事物做出評價,只去記錄(詢問他們為什麼被吊在這裡以及要求拍照)。在電影中帶過的回憶片段中,Lee也只是去紀錄捕捉下那些殘忍的瞬間,而不是去阻止這些事情的發生。對Lee而言,一個成功的戰地記者必須克服想要「介入」的衝動(這裡的「介入」包含評價與行動),規定自己只是一個捕捉到戰場瞬間的記錄者。所以在電影前半段時,Jessie曾問Lee「如果我中彈而死的話你也會拍下我的照片嗎?」。當然這種面對戰爭的態度或許我們會覺得過於殘忍,但至少就電影前半段的Lee而言這就是「戰地記者的準則」。
在旅程中,Jessie也不斷以Lee所設定的「成熟的戰地記者該有的樣子」為目標前進,並且在電影的最後完成了一切。面對救了自己而被射殺的Lee,Jessie成功捕捉到了Lee死去的瞬間,然後就緊接著去拍攝下一個戰場的瞬間。Jessie成為了Lee口中「成熟的戰地記者該有的樣子」:不去介入,只是去紀錄,捕捉到那些稍縱即使的瞬間使之在底片上成為永恆。然而另一方面,在電影後半段Lee卻逐漸失去了他自己所規定的「成熟的戰地記者該有的樣子」。事實上,從片頭Lee從自殺炸彈客與警察手中救了Jessie以及在停車場時沒辦法回答「如果我中彈而死的話你也會拍下我的照片嗎?」這個問題時,多少也透露出其實在故事開始/旅程的時間點,Lee就已經不是真正100%達到「成熟的戰地記者該有的樣子」的狀態了。在Jessie和另一位記者被瘋狂的軍人抓走隨時可能被槍殺時,Lee決定不理Stephen McKinley Henderson飾演的老記者Sammy的忠告冒著危險去救Jessie,這時他就已經「介入」戰爭了。再失去Sammy之後,Lee更是完全陷入沒辦法履行戰地記者職務的狀況。在華府戰中,Jessie非常積極地拍攝照片記錄下一切,就像電影前半段「專業」的Lee一樣,但這時Lee已經沒辦法拍照了。最後Lee在發現Jessie為了要記錄戰場而讓自己陷入生命危險時,Lee主動去推開Jessie救了他一命。這個時候,Lee已經完全「戰地記者失格」了。
換言之,在這趟旅程/電影中,Lee的角色線是從「成熟的戰地記者」往「戰地記者失格」移動,而Jessie的角色線則是從「戰地記者失格」往「成熟的戰地記者」移動。交錯點是「Lee救了Jessie被打死,Jessie記錄下Lee死亡的瞬間」。在這個時間點,Lee完全失去了戰地記者的資格,而Jessie成為了完成成熟的戰地記者的最後一步。也就是說,在這個瞬間Jessie正式「取代」了Lee。所以真要說誰才是「採取不成熟的行動者」的話,在Lee所規定的「戰地記者的準則」基準下,Jessie才是「成熟」的,Lee才是「不成熟」的。
而且,Jessie和Lee的關係不是單純的「交錯」與「取代」而已,倒不如說是「循環」。電影在前半段時就曾明確指出Lee在Jessie身上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雖然電影並沒有明演出來,但發生在Jessie身上的事應該也發生在年輕時的Lee身上過。現在的Jessie就是往日的Lee。到頭來,戰地記者雖然自詡自己只「記錄」戰爭而不是「介入」戰爭,但看似旁觀者的戰地記者終究也仍然是「戰爭」的一部分。即使是戰地記者也無法逃避被以人血為燃料的「戰爭」這個巨大機器所吞噬的命運。Jessie或許終有一天也會走上和Lee一樣的路。成為某位年輕人的英雄,然後教導某位年輕人「成熟的戰地記者該有的樣子」,然後自己被「取代」。只要戰爭無法消失,這個「戰地記者的循環」就會繼續下去永不終結。
所以我並不贊同某些影評將本片單純理解為「歌頌戰地記者」,至少,不是只有「歌頌」,而是更複雜地描繪「戰地記者」這種人生。我覺得,倒不如說是「戰地記者的悲哀」。而Jessie當然也不是潘光中所說的「熊孩子」,而是在將所有人吞噬的「戰爭」與「戰地記者的悲哀」下又進入循環的另一個人。
※本文亦同步發表於方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