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買這遊戲
到目前累計玩的時間 1049小時
以下是我的研究內容
** 個人有個習慣,如果遊戲的中文版翻譯得很爛,我會直接玩英文版 **
設定與操作
(以下若提到設定按鍵,在我說我改過哪個按鍵後,我會直接以該按鍵描述而非贅述功能)
------------
關於丟東西
1. 丟東西的鍵 'q' ,我不確定是不是我看過的人,他們都習慣其他遊戲的模式
所以很容易在遊戲一開始,不小心把重要的東西丟掉,我也把它改成 'f'
2. 身上能攜帶的物品很有限,如果你拿了超過自己能負荷的量,他就會變成箱子然後從你身上彈出
如果你一邊採集一邊很快速地移動,很有可能沒注意到自己身上滿了,也沒看到這些箱子
而這些箱子有存在的時效性,所以確定自己身上有足夠空間前,可以不用急著採集
3. 你可以預判一些採集時會占掉的空間
譬如砍椰子樹,葉子一疊20/木板一疊20/種子一疊20/椰子一疊20
(等於是要先確認身上是否有4格空間)
若你身上沒有3格這些物品的空間,或者你身上已經有這些物品,但不夠放一棵椰子樹的產出
你就要考慮先不砍這棵樹,先把過多的東西移置木筏上的收納箱
4. 身上攜帶的物品空間(Inventory),查看鍵 ' i ' 或 'Tab'
在按下這個鍵彈出收納空間欄以前,你丟東西只能以快捷欄的「手上物品」為主
譬如你快捷欄第1格為斧頭,你目前手上物品可能在第4格
你必須按 '1' 後,再按 'f',或者用滑鼠滾輪滾動切換「手上物品」到第1格後再按 'f'
~
在你按下 'i' 或 'Tab'後,你可以移動滑鼠到你想要丟的物品上,直接按 'f' 來丟掉該物品
5. 丟東西在Solo時是很常面臨到的抉擇,但以上我所說的僅包含我在Solo時的經驗
實際上,若你和朋友玩,你們可以講好誰拿A資源,誰拿B資源
關於基本操作
6. 一般'A' 'W' 'S' 'D'操控,同常見的3D遊戲
按住'Shift'在陸上可以跑步
按住'Ctrl'在陸上可以蹲下,在水中可以下潛(垂直)
按'Space'在陸上和水面可以跳躍,在水中可以上浮(垂直)
7. 逗號 ',' 可以切換第3人稱模式
第3人稱模式很適合遠距離拾取、放置物品,你也可以靠此模式看自己的外觀
然而第1人稱模式比較適合砍樹、攻擊、擠羊奶、剪毛
關於進階操作
8. 第3人稱模式下有個詭異的傳統操作方式,可以水中快速跳躍移動
你在落海的瞬間,滑鼠往上看,快速再往下看,你人物會直接回到水面
所以你在這時跳起來,反覆操作,就可以快速在水中移動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因為你每次跳起來再墜海時都會額外下沉一段深度,反覆操作可以抵銷那個深度)
個人在海中撿東西時也很常用到這個操作方式,是從其他前輩影片裡看來的
這有點難以靠描述讓人意會,我只能以我先前的測試作為示例
9. 預設的FOV很低,建議在圖形設定那邊把它調成90,視野會比較開闊
至於FOV,我猜應該是Field of View ? 景深 的意思
10. 每個收納用的物件,櫃子、小收納箱、收納箱... 都會有個按鍵
按下那個按鍵你可以把身上,有與收納物件內物品一樣的物品,都移到收納物件內
而那個按鍵其實也有快捷鍵,預設為 'y',個人是把它改成 't' (筆記鍵),而原本的筆記改為 'y'
如果你很清楚各個箱子裡面有哪些東西,確定你身上有該箱子的對應物品
你打開箱子後直接按 't',身上就直接空出很多空間
這樣經過幾個箱子反覆同樣手法,你可以節省更多時間
11. 遊戲內有LMB MMB RMB,應該是Left/Middle/Right Mouse Button
你可以用這3個鍵來按住,調整物品
LMB滑鼠左鍵,你可以移動一疊物品
MMB滑鼠中鍵,你可以把一疊物品切一半,若其數量為奇數,你手上的會是比較多的那疊
同時也可以在你拿起物品時,滾輪滾動以切換你拿起的數量
RMB滑鼠右鍵,一次可以拿起1單位的該物品
12. 物品移動有個規則,在你按下 'i' 或 'Tab'後
你滑鼠移動到快捷欄或Inventory,按住Shift點該物品,它會移動到相對的空間
譬如你Inventory有空間,你滑鼠移動到快捷欄有物品的地方,使用該手法
物品會直接移動到Inventory,反之亦然
13. 呈上述的操作,你若打開收納箱
物品會以快捷欄 <-> 收納箱為主,若快捷欄滿了才會跑到Inventory
當然,若箱子裡面沒有空間,你沒辦法把東西靠這招移進去
14. 預設數字鍵在沒有按下 'i 或 'Tab' 時,可直接切換手上物品
然而若有上述操作後,或者打開收納箱
你對Inventory、快捷欄、收納箱內的物品按數字鍵,它會與你快捷欄的對應物品切換
對快捷欄來說就像是移動兩個常使用的物品位置
對收納箱來說就像放下一個不需要的物品,改拿起一個要用的物品(一鍵操作)
對Inventory來說就像我手邊的物品用完(例如斧頭),我把備用的物品補上
物品與浮板
---------------
英文裡面有個詞叫做Foundation,用在海上漂浮的物品上作為其「地基」
但地基在中文裡又有點詭異,我把它翻成「浮板」
浮板本身必須有兩個相連的才能不被系統「回收」
但這點也把物品、柱子納入了計算
只是物品要超出浮板邊緣以確保系統判定它為另一個浮板?
所以,只要你懂得怎麼放物品,你可以最小成本來確保物品不被Bruce摧毀
然而,物品又有分單向跟多向的
譬如上述的簡易淨水器,它就是單向的
而像是熔爐、簡易烤爐這種物品就是多向的
以上詞彙我以現象來命名
部分物件也會以其底下佔的空間為主
依據它佔據哪個浮板空間比較多來決定拆浮板時他會不會一起被破壞掉
如下圖
假設我們蓋的時候都先放在水藍色的浮板,然後再蓋其他浮板
同樣是物品占住兩個浮板的情況下
簡易烤爐你拆任一個浮板都沒有問題
但是簡易淨水器只要拆掉其原本蓋的那個水藍色浮板,它就會連帶被破壞掉
記住,下圖的情況你要確保你的物品放得夠邊緣,此case才能100%正確
實際上你在放的時候系統並沒有這麼刁鑽
後記:
先前做這實況的目的很單純
一半是為了看說建築與資源控制可以達到什麼樣的平衡
一半是為了推廣困難模式,感覺這遊戲玩困難模式的人太少
普遍人都能打Apex了,結果為了實況而選擇簡單或和平模式實在有點可惜
但我想,老遊戲也很難再吸引玩家投入時間
我也漸漸對其失去興趣
如果後續還要做測試實況,可能會偏向增加難度
譬如說 無浮板、吃素 在這些條件下去玩
無浮板這還可以想像說單靠浮空建築跟劃槳來通關,前提是閃鯊魚的能力要再進階一點
但吃素這個可能要想一下,譬如說有趕到島上去吃水果的能力,但不可能維持太久
一定要短時間內生出料理臺去煮蔬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