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鱗甲
鱗甲 (Scale Armor) 是一個應用極為廣泛的盔甲,大約在古典時期就出現,並一路用到中世紀早期左右,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不約而同的採用過這種鎧甲,包括中國、日本、羅馬、中亞大草原上的各類游牧、東歐一種斯拉夫國家諸如是中亞大草原的騎兵最早使用了鱗片護甲,出土的盔甲是由小塊、片狀的鐵或青銅製成的,由於盔甲的不靈活性 (因為鱗片較大),大草原上的鱗片盔甲被製成胸甲和背甲,肩部則分開製作,因為鱗甲不若鎖子甲可以貼合身形,身為早期鎧甲,鱗甲的缺點很多,比如在戰鬥的過程中,盔甲的鱗片會因為敵人武器由下往上的劈砍或刺擊被掀起來,這使得穿戴者容易被刺穿,對鱗甲來說長槍與弓箭的刺穿最為危險,因為一但甲片損壞,暴露出的位置很容易受到傷害,對於穿戴鱗甲的騎兵而言,這種危險被放的更大,因為步兵的長矛總是指向上方,容易插進盔甲的縫隙中。
拜占庭或基輔羅斯的東正教聖人描繪都是穿著鱗甲 (或札甲)
希臘人相當早就在用這種鎧甲,絕大多數出土的壁畫或陶罐上,希臘鎧甲的鱗片依稀可見,每一片大致上只有 40 mm寬,而且遍佈在胸部到腋窩,都有鱗片防護,早期的羅馬人或晚期都大量地使用這種鎧甲,由於鱗甲本身的耐用性與方便製作,讓他在中世紀以前幾乎是人人都需要備有一件的鎧甲,羅馬帝國晚期的一連串的外部襲擊與內戰一再威脅到帝國內的城市文明,鱗甲也因為便宜與好更換與維修而受到青睞,羅馬軍隊在 6 世紀末採用了莫里斯 (Maurice) 皇帝的建議,騎兵或著是精銳步兵推薦裝備鱗甲,但在西歐,鎖子甲更受到騎士喜好,然而在東歐,特別是基輔羅斯,斯拉夫人經常與拜占庭一樣裝備這類鎧甲,除了製作簡單外,更符合斯拉夫地區天氣寒冷的適應,因為鱗甲本身的連接性質,它往往會跟其他毛皮甚至是鎧甲做組合,比如羅馬人晚期的重裝鎧甲,通常會將鱗甲與其他盔甲混搭。
羅馬晚期的重騎兵描繪,穿著鱗甲、環片甲與面具甲
瑞典考古團隊曾經在伊達利姆 (Idalium,在塞浦路斯島) 的一座寺廟廢墟中發現了一件早期的鱗甲,這個鱗甲每行每排銅片的底部會與下面一排的銅片緊密排列重疊,這件發現在古希臘或更早時期的鱗甲可以透過不同大小的銅片保護身體各個部位,並用方形、或菱形鱗片保護四肢、腰部和頸部等部位,這些部位在戰鬥中最容易受到敵人的威脅,因此也最容易受到磨損或遭受到重擊掉落,但在青銅器時代,銅片非常容易修復、生產和更換,因為這種裝甲的替換只需要鐵匠 (這時應該是銅匠哈哈) 的一個鱗甲片模具、優質粘土和足夠溫度火即可。綜合的ㄋ來說,鱗甲最大的優點與特色在於好加工,鱗甲是一個非常因地制宜的盔甲,它的材料不僅僅只用金屬,還可以用皮革、加硬紙、獸皮甚至石頭等不同材質來製作盔甲,在中世紀歐洲最大規模採用鱗甲的國家是晚期的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所以在藝術作品上,拜占庭武士的形象往往與西歐的法蘭克騎士差別很大,大概在 7~9 世紀,在阿瓦爾人、可薩人、匈牙利人和其他草原游牧民族的影響下,拜占庭開始大規模採用此甲,在 10 世紀變得極為普遍。
(二、)鱗甲的製作
堅固的鱗甲一般由金屬甲片組成,然後用針線固定在皮革或其他一些織物上,這些金屬片通常是 U 形的,然後 U 的形狀朝下 (拜占庭有時會朝上),織完一層後,會在第一層甲片下面縫下第二、第三層,這樣就形成了像魚鱗一樣的多層表面,鱗片的大小不一,根據加工技巧而有所不同,為了使鱗甲有彈性,不妨礙穿戴者的行動,通常會用良好品質的皮革來作為襯墊物,為了將鱗片固定在皮革層上,通常使用亞麻繩固定,用這些線穿過鱗片的孔;孔本身通常是成對排列的,主要在 U 型鐵片的底部和側面,偶爾也在中間。
為了使鱗甲具有彈性,不妨礙穿戴者的行動,在鱗片之間的底料承上述會使用皮革,並用丁字縫法把鱗片固定在上面,一些鱗甲本身還會用金屬絲來替代繩子來加強鱗片與皮革之間的固定強度,由於底層皮革的彈性與鱗片可大可小,鱗片數量較少的鱗甲可以做成長袖來保護手臂,太大的鱗甲片只能是短袖,如果鱗片數量眾多,一但有彎曲手臂的動作會很容易卡住,所以鱗甲的袖子需要更細小的鱗片來方便動作,比如手肘,會使用較小的鱗片,胸部、腹部和背部覆蓋著較大片的鱗片來強化防禦來襲的武器傷害,而肩膀會另外製作部件。
拜占庭指揮官的現代還原鱗甲 (來源)
正確製作的鱗甲幾乎和鎖子甲一樣有彈性,而且在加工上,其實比較簡單,鱗片甲的另外兩個大優點在於 ''好修復'' 跟 ''好製作"的原因在於,鱗甲不需要跟鎖子甲一樣一個一個鐵環焊接上去,只需要將鐵片彎成弧形,並打洞即可,而通常鱗甲會以最簡單最常見的並排編織的方式來連接,並用不同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綁成一個組合鐵片,然後逐漸擴大,但鱗甲因為ㄈ防禦性能的問題,到了中世紀逐漸用片狀札甲來取代鱗甲。
(三、)鱗甲的防禦能力
一般來說鱗甲最能防禦的主要是箭矢,由於飛箭本身依靠弓弦來發力,所以當箭矢擊中鱗甲時,並排編織的大片鱗片與底下的第二層鱗片會吸收箭矢的衝擊傷害,在這一點上,鱗甲對於弓箭的防禦能力與鎖子甲相比要來的好,況且鱗甲普遍運用在中東地區,假如面對的是重量較輕的箭,穿透力較弱,可以很好的防住穿刺力道,但對於長矛的穿刺,鱗甲的防禦能力就有些浮動,由下往上的穿刺會給穿戴者帶來很大的威脅,除此之外,發力的長矛有可能會損壞第一層鐵片,但在第二層抵銷殺傷力,取決於盔甲到底多厚跟對方的作戰模式,如果是加速度長矛插進去,那配戴者要自求多福了。
被弩箭擊穿的鱗甲 (來源 Skallagrim) ,鱗甲本身的空隙很容易招致非正面的傷害
對於鱗甲來說另一個危險的傷害其實是砍傷,因為甲片是由繩子或金屬線固定,一個強力的劈砍,比如說戰斧,很有可能把連接鱗甲的連接物給砍斷,一但砍斷,甲片就會脫落,防禦力大降,若對手更聰明,甚至可以用上劈把你的盔甲給掀起來,砍到沒有鱗片保護的編織物區域,這時的鱗甲陷入了兩個難題,甲片越大防禦越好,但越不靈活,價格昂貴,甲片越小,越靈活也不易被掀起來,但對於穿刺的保護力下降,連接物也容易被砍掉,種種的缺點,使得鱗甲日後逐漸被取代。
(四、)札甲的製作與性能
身穿札甲的倫巴人的現代還原
札甲 (Lamellar Armour) 是ㄌ鱗甲的繼承者,其歷史與鱗甲一樣古老,甚至更老,第一件札甲在古埃及被發現,札甲與鱗甲的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在於,札甲的鐵片是長方形的,以水平 (長邊對長邊) 的方式連接,然後跟鱗甲一樣打孔,用繩子或其他東西穿過孔連接,連接孔大致上在上下兩端。與鱗甲不同,札甲的甲片比較像是把幾塊長條金屬板成排固定,互相堆疊起來,然後相互連接,鐵板的形狀、孔的數量以及連接方法世界各地都是不同的。札甲被認為是一種「東方」的鎧甲,在伊朗到敘利亞的土地上經常會發現波斯人或阿拉伯人採用了這種盔甲,由於薄鐵片保存不易的問題,雖然在各地都有使用札甲的痕跡,比如維京史詩 "Laexdaela Saga" 中有描繪這種鎧甲,但實際上出土證據偏稀少,以東羅馬來講,札甲引入似乎跟東方民族有關,特別是伊朗人或阿瓦爾人,不論是剛剛提到的莫里斯皇帝或之後的利奧 (Leo III) 都在他們的軍事教科書中提到了這個盔甲,而且傾向於騎兵來裝備,可能佐證了這種鎧甲是源自於東方裝甲騎士的源頭。
幾個世紀以來,札甲在亞洲大陸被廣泛運用,從中國到埃及都有札甲的身影,儘管製作方式不同,但連接長條鐵板與的基本樣式則保持不變,為了減少損壞的可能性,甲片通常會用兩條以上的連接物固定,如果一個鐵板壞了,另一連接的鐵板也不會輕易脫落,在這種固定方式下,即使在野外條件任何士兵都可以輕鬆更換損壞的鐵板。
製作札甲是一個相當費力的過程,但在技術含量上很低,就是做手工做很勤而已,札甲的重量一整套下來重 14-16 公斤 (鱗甲也是差不多這重量),再者札甲板片由於是條狀且多層排列,防護性能大大超過鎖子甲,通常札甲的板片厚度為 1.5 毫米,這樣的盔甲可以完全承受了刺擊武器,包括長矛與弓箭,因為札甲可以很好地抵禦箭矢,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在歐亞游牧民族的首選盔甲,在羅馬帝國末期的大遷移時代,很多來自東方的日耳曼部落也身穿這種鎧甲,與鱗甲類似,武器的威力會平均分布在盔甲的甲片上,使戰士的身體免於受傷。鱗甲的缺點,比如往上掀會擊中要害則不會出現在札甲身上,因為札甲的編排方式是緊密,且長條形的鐵片由於兩端固定而不會露出要害,與鱗甲不同,札甲假如鐵片破裂,只會掉一條下來,不會出現局部崩壞的問題,然而札甲與鱗甲一樣,是用繩子、鐵絲一類的連接物來鑲上鐵片,因此用劍、斧的攻擊可能會導致連接處斷裂,從而損壞裝甲。
與蒙古人廝殺的斯拉夫騎兵,雙方都是札甲的使用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