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看了《毛姆文學課》這本書,就對毛姆的作品頗感興趣,查了一下,發現這本《月亮與六便士》的簡介看起來最有趣,所以就先從這本開始讀起。
這本書的故事其實不複雜,敘述者是一名作家,他在回憶一位已經亡故的藝術大師,在講一些關於大師的不為人知的過去。
我覺得這個敘事角度選得真的很有趣,讓閱讀的過程很像在挖探別人的八卦,而這本書也真的安排了頗為辛辣的情節,我只能說我很遺憾我在找關於這本書的評論時,不小心就被劇透了,所以讀到那段時,總覺得衝擊並不是那麼大,所以關於辛辣部分就不多說,留待有興趣的人自己探究。
除卻刺激情節的部分,個人對於此書呈現的主題也倍感共鳴。書中的中心人物——史崔克蘭,本來是一名證券經紀人,有妻有子,生活無虞,妥妥人生勝利組,結果某天他留了封信給妻子,說他要去追尋當畫家的夢想了,便捲了所有的錢,沒留半毛給他老婆小孩,就遠走高飛追夢去了。史崔克蘭在錢用完後,就過著底層的生活,但他還是不停地作畫,但多數人都認為他畫得很差,作品一文不值,故事最後,他在太平洋的一座海島上身染痲瘋病,沒沒無聞地死去。
理想與現實,這個衝突的主題不僅在毛姆的時代就是一大難題,到了我們的時代仍然持續困擾著我們,畢竟,我們就是有限的,人生有限、時間有限、能力有限、資源也有限,在這有限的生命中,究竟要如何運用,確實是十分掙扎的問題,畢竟我們就只有這麼一次活著的機會。
讀完全書,我思索著書中史崔克蘭的經歷,問自己哪種人生更值得過,是留在現實之中,安穩平凡過完一生,還是不顧一切為了夢想去闖,即使生活將變得狼狽不堪?
我自己的想法是:二者沒有孰優孰劣,關鍵只在於你是否能真心去做。
對於史崔克蘭,我覺得佩服的是他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因為我知道,有時候「放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有時候你說了放棄,但那些念頭,那種想像自己或許還是能做下去、或許一切就快要有成果了的想法,就會讓你無法全然放棄一件事,但當你再把它拾起,那些障礙阻礙又重新現前時,你又感覺被卡住、過不了那重重關卡,天平上放棄的那頭又跟著沉了下去,於是就如此循環反覆,感覺自己的人生就這麼停滯不前。
所以,我覺得我很佩服和羨慕史崔克蘭,因為他是真正地全心全意追求,不計得失,所以跳脫了那種輪迴,同樣的,我也很羨慕和佩服能真正躺平的人——這裡沒有任何譏諷之意,而是真誠地這麼認為。這本書讓我發現,真正最痛苦的,其實是夾在現實與理想間,猶豫不決無法全然投向其中一方的人,《月亮與六便士》讀來讓我頗有感觸,就是因為我正是那受困之人,正因究竟要追求什麼、怎麼追求而困惑不已。
人生行至此,又臨近一個新的階段,對於自身的迷茫,如今也真無法下什麼結論或判斷,更遑論提供什麼有價值的建議,不過毛姆精準地觀察與簡潔的故事呈現,果真使人有經典歷久不滅的感嘆,簡單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一起體驗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