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自己的YouTube頻道文章搬運,加上一部分的後記,可說是備份資料+一些些的心得分享。
正文??
這個帳號養(yǎng)了5年多,經歷了不少事情。
起初沒有預設任何目標,單純地順著自己的感覺與發(fā)現而走。
玩到未來篇卡關了,爬文問別人、看影片找攻略,若還是過不了就等下次準備好了,再來挑戰(zhàn)。
玩到宇宙篇被該死的出擊限制搞,又繼續(xù)刷資源升加值,然後打亞掛哈姆的時候爆擊貓仍舊罷工,再度死去重來一遍(x)。
舊傳關被鴕鳥燕子送下去、真?zhèn)麝P換被詛咒敵人嘲諷,打傑洛露薩需要那些酷酷的彩虹獸石才打好,一整個就是繳學費然後陣亡,又重新再來挑戰(zhàn)的循環(huán)。
這中間呢,曾經為了體驗什麼是最強,跑去日版下注全部金券跟罐頭資源,只求一個黑藍眼帳號。然後,當目標實際到手之後,玩不到一個月開始放置(?)。這心態(tài)轉變讓我思考很多,若不曾陷入過,想必是無法體會那種煩惱的。
也許我天性如此,渴望安定、卻又不希望總是一成不變。
同時,強度這概念對我而言是模稜兩可的,既然個體都不同,那就探索各種未知的可能性,挖掘出人意料的一面,直到無法追究。
總之,現在這陣容是偶然也是必然,玩不慣的、學不來的事物,即便了解字面上的意思,跟期望的成果仍有段落差。反之,能把握住的,我想盡量保持,雖不完整、但我覺得這樣剛好。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運作著
後記??
上面兩張圖,是我最近跟Royal大的交流文(最初沒有認出來就是了)。以我的角度來看,單純地是在「操作門檻」跟「評價」的觀點、看法做討論。
大概在2021 tier評價那篇,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標準跟當今主流是不太一樣的。
於是我做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重新用不同的角色體驗貓戰(zhàn),我對強度的看法會改變嗎?
後來辦了日版帳號刷了一個黑藍眼帳號開局,我很確定強度對我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指標。因此我順著自己的感覺,回到臺版繼續(xù)玩下去。
我能把握住的,我想盡量保持,那些角色在別人眼中雖不完整、但我覺得這樣剛好。
現在這份動力,是我繼續(xù)玩貓戰(zhàn)的原因。
另外引用神魔版有位網友的話:
我希望的貓戰(zhàn)(或其他遊戲),仍是期望有多元化發(fā)展,不是被倍率綁死。
會特別提這個,也是因為貓戰(zhàn)多了4階這個新功能,日後有許多未知的可能性。未知可以給人們恐懼,或者是希望,不管是哪個,我想P社捏出4階並不是為了把當前金字塔頂端的角色們轟下去,更像是強化手段之一。
大概這樣
梅洛斯
2023/11/20
1: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