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臺灣交通問題的看法

橫眉冷 | 2023-08-20 00:47:21 | 巴幣 102 | 人氣 330

每次談到交通問題 , 臺灣人都很喜歡拿日本來比較
那就先看看日本
日本
每千人的汽車數 624 輛 , 每千人的機車數 83 輛
臺灣
每千人的汽車數 365 輛 , 每千人的機車數 587 輛

你會想說 , 還好嘛 , 雖然機車多了點 , 但是汽車少人家一半
但是 , 請加上土地面積因素 , 日本的土地面積 37.79萬平方公里 , 臺灣是 3.6 萬平方公里
日本是臺灣的 10.5 倍大 ! ( 算十倍就好 )
如果日本跟臺灣的土地面積一樣小 , 汽機車的密度就要除以10
( 這邊加上人口密度因素 , 大概要再乘 2 )
相同土地面積 &人口密度下
日本每千人的汽車數 124.8 輛 , 只有臺灣的 34 % ( 算 40 % )
每千人的機車數 16.6 輛 , 更只有臺灣 2.8 % ( 算 3 % 就好 )
這是什麼概念 ?
你在臺灣街上看到 10臺汽車 , 到日本剩下 4 臺
在臺灣街上看到 100臺機車 , 到日本也只剩 3 臺

以臺灣著名的機車瀑布來看
以下這張照片大概有3百臺機車 , 算500臺好了
以日本機車密度 , 這張照片只會剩下不到 15 臺機車

看到這 , 聰明的你應該了解臺灣交通最根本的問題
就是車太多
還路於民 , 不禮讓行人重罰 , 這些要求不能說錯 , 但無助於改善臺灣交通
而且交通罰款一年有200億 ,  75% 給直轄市與地方政府 , 24%給執法機關 , 1%繳國庫
真正用於交通安全改善的 , 只有 12% ( 75%中的12% ) 而且大多用於建置交通執法器材
說白了就是政府在交通這塊 , 完全把人民當提款機

有很多日本的 youtuber , 常會介紹一些日本的小吃或景點
日本的街道都很清楚 , 汽車不多 , 機車更是少見 , 甚至比腳踏車還少 !
以下隨便抓一張圖 ( 大阪天王寺 )
跟臺灣一個二線城市相比 ( 新北 ) 可以很明顯看到車輛數量的差異

臺灣真正該做的事 , 就是管制機動車輛的數量
對照組 : 新加坡
新加坡 每千人的汽車數 149 輛 , 每千人的機車數 0.027 輛
對 , 你沒看錯 , 新加坡人口 545.4萬 , 機車數量 14多萬輛 ( 給你算15萬 )
再加上國土面積 728平方公里 , 臺灣大概是 50倍大
應該是拿臺北 vs 新加坡才比較合理一點 ( 新加坡約 2.5 個臺北大 )
臺北人口 264.6萬 , 面積 271.8平方公里 , 汽車 81萬輛 , 機車 95萬輛
新加坡人口 545.4萬 , 面積 728.6平方公里 , 汽車 80萬輛 , 機車 15萬輛
臺北每千人汽車 306輛 , 機車 359輛
新加坡每千人的汽車 372 輛 , 機車 0.06 輛 ( 與臺北面積相同狀況下 )
如果以每千人的機動車輛數來比較
臺北的汽車密度與新加坡差不多 , 但機車多了 6千多倍 ( 359 vs 0.027 )

新加坡也發現車輛太多的問題 , 從2009年開始有計畫地減少汽車數量
新加坡將凍結汽車數量,2018年起成長率全數歸零
新加坡政府說,所有轎車與摩托車一年成長0.25%的成長上限,將從2018年2月起歸零。
在此同時,新加坡政府保證在公共交通網路上投資數十億元。
簡言之 , 新加坡政府不希望人民多買私家車 , 而盡量改用公共運輸工具

話又說回來
要減少自用車輛或是機車數量 , 都市就要有便捷與足夠的的公共運輸網路
假如每天騎機車到臺北上班的人 , 突然有一半以上都跑去搭捷運
那會發生什麼狀況 ?

寫到這邊 , 我覺得事情都是一體兩面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臺灣整天抱怨交通問題 , 行人路權 , 每次舉出日本交通死亡率多低
新加坡道路規畫對行人多友善
我想提一下 , 都市的人行道哪來的 ? 是拿國有地去開人行道嗎 ?
不是耶 , 大部份是用都市計畫 , 強徵人民的私有地去開路作人行道
私有地經過都市計畫 , 大概就要被徵收約 50% 去做公共設施
拿你土地的一半去作人行道 , 你要嗎 ? 政府不付錢的喔
在羨慕別國交通多安全的同時
這也是靠該國民眾上下班 , 擠滿員電車 1~2 小時換來的

天底下本來就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臺灣捷運一直以來 , 都被外國 youtuber 評為世界上少有的優良公共運輸系統
乾淨 , 整潔 , 人民自發性排隊 , 守秩序 , 甚至列車誤點率一年不曾延誤超過 5 分鐘
如果臺灣交通要像日本 , 大幅度減少路上機動車輛的密度
或是像新加坡 , 規定車輛成長率為零 , 買車前先搶擁車證
那麼搭捷運跟公車的人數 , 至少會是目前的 2 ~ 3倍
想像臺北車站的人流量如果是現在的 3 倍
我們還能在捷運上面悠閒地站著滑手機嗎 ?
自己思考一下吧

先說結論 : 我反對檢舉制度

1. 檢舉制度說穿了 , 就是讓民眾發洩的一個管道
美國等其他國家並沒有開放民眾檢舉
打電話是請警察處理 , 並不是像臺灣這樣 , 每個人都可以拍照送件
因為臺灣太多人對交通不滿 , 所以政府弄了一個管道讓你可以發洩
( 然後政府還可以賺錢 )
就這樣

當然還有對付雞巴鄰居 , 互相報復的手段
與鄰居不睦遭瘋狂檢舉 她3個月收94張罰單氣炸!
彰化縣田中鎮一名曾姓女子3個月內收到94張交通違規罰單,至少被裁罰7萬多元
她指控鄰居裝15支監視器惡意檢舉,鄰居則稱曾女和及其家人有擾鄰行為,雙方互控不是。
警方受理陳情後指出,曾女可向彰化監理站申訴,如查證違規屬實,就無法撤銷罰單。
這件新聞最好笑的地方在於
鄰居都承認是因為對方與家人有擾鄰行為 , 所以才架設15支監視器進行檢舉
結果警方直接變成民眾爭執的打手 , 幫鄰居開罰曾女違規

2. 檢舉制度有助於改善交通嗎 ? 答案是沒有
臺灣今年交通事故數 , 創10年新高
交通事件死亡人數 , 也創10年新高
臺灣一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3000+ , 請問有多少是路口違停造成 ?
或是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造成 ? 有啦 , 100件可能有個1件吧

就跟交通部官員遇到重大事故的處理方式一樣
1.降低速限
2.插測速照相桿
然後被立委踢爆 , 車禍發生原因根本與車速無關

你各位繼續檢舉沒差 , 反正明年臺灣交通還是得死3000人

3. 交通罰款並沒有用在改善交通 , 而是增加測速照相
交通罰款用途連結 : https://reurl.cc/GKgQjp

違反本條例第二章之罰鍰,經處罰機關收繳後,分配比例如下:
一、直轄市、縣(市)政府舉發案件:
(一)百分之七十五分配予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二)百分之二十四分配予各處罰機關。
(三)百分之一解繳國庫。

說穿了交通罰款只是在幫各地方政府賺錢
( 還有一部分是分給你最討厭的鴿子 )
會用於交通相關的只有給地方政府 75% 其中的 12%
而且是用在增設測速照相桿 + 架設更多區間測速

4. 造成地方政府罰款收入超標
然後因為各位的努力檢舉 , 各地方政府的交通罰單收入通通井噴
預算達成率不只100% , 達成130% 140%的一大堆
地方政府賺的盆滿缽滿 , 還被議員糾正罰單賺太多
以下新聞連結 :
1. 臺中罰款半年收入17億超標 議員:把市民當提款機?
2.高雄交通罰單收入年年超收 交通局:六都都一樣
3.《新北》警察局、裁決處罰款超收4億 民批搶錢
4.扯爆!彰化交通罰鍰超收2億元刷新高 車禍死亡增加數全臺居冠
5.桃園去年罰款「超收」6.1 億 交通違規佔 3.3 億


所以交通檢舉的目的是什麼 ?

你爽而已

結案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