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評價
分數: 3.7 /10
短評: 大致來說是一本記錄Amazon如何發展的歷史的書,而不是以某些想法為主體提供說明或啟發的書
細節鉅細靡遺,但不覺得有增加太多意義 (例如很多篇幅是在說明當前提到的人物頭銜或學經歷)
誰適合看這本書
對亞馬遜發展歷史和競爭優勢有興趣的人
筆記
- AI飛輪
大致來說,作者認為亞馬遜能飛快發展並持續踏足各領域取得成功的理由為0.專注於客戶體驗,提供更便利或更優惠的服務1.在銷售模式與顧客體驗中蒐集資料2.利用AI掌握使用者喜好,或是降低生產成本創造優勢3.利用優勢拓展生態系,侵攻其他領域 (連結既有市場,例如會員福利,或是利用資料,例如平臺上店家的銷售數據或其他使用者行為模式)4.在新的領域從1開始以此反覆循環可惜之處就是整本書大致內容就等於「總之貝佐斯靠AI建立優勢和生態系,然後持續循環進入新的領域」
- UBI 無條件基本收入(英語: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裡面有提到UBI議題,認為AI取代太多工作機會,就算也會因此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但是還是為科技巨頭和社會加劇了貧富不均,並且被AI取代的勞工也通常不可能能夠馬上轉型成其他職業
因此認為就算UBI會是巨大的成本,但遲早會達到因為沒有UBI,而使社會因為貧富差距太大而付出更大成本的反曲點,討論應該藉由課徵AI稅或富豪稅,來實行UBI的想法,並藉由UBI讓需要轉型的民眾能得到期間所需的基礎開銷 - 特殊體驗 vs 成本削價競爭
提供幾個案例,被亞馬遜藉由降低成本削價競爭和提供便利性威脅的實體零售商,藉由打造獨特體驗或個人化體驗來避免進入割喉戰 - AI演算法也存在問題或弱點
例如某些惡質賣家,可能利用演算法特性,影響其他賣家在搜尋結果上的順序 (例如故意創造大量不購買的點擊,讓演算法誤以為用戶都覺得商品不值得買),或是更直接的用大量帳號操作評價
總結
這本書闡明了亞馬遜是充分利用AI與自動化帶來的軍事力,和透過循環理論累積戰略條件,來拓展與取得商業成功
但儘管這本書有非常豐富的細節,但大致來說就是「貝佐斯與亞馬遜持續以同一種模式進入與拓展市場」和數不進的案例討論,所以和其他書相比想法上的啟蒙目前覺得不算很有收穫
尤其關於貝佐斯的開會方式或是決策模式,都很讓我好奇想深入了解,但卻都只有大略提到,感覺有點遺憾
然後讀完之後覺得沒有意義的內容太多了,例如貝佐斯的爺爺會在暑假和貝佐斯一起做什麼,或是貝佐斯對老婆的期待,雖然可以用來描述貝佐斯的一些人格特質,但感受不到和說明亞馬遜商業模式的關聯性,定位上比起啟蒙商業視野和想法的商業書,更像是記載商場故事和貝佐斯生平的故事書
思考練習
UBI是否能改善失業率或尼特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