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也是個被狠狠否定過的人。
畢竟我被退學過,也成績吊車尾過,高中時代的導師對我非常的好,但我推薦甄試考上某私大的資工系他還是非常意外。這種溢於言表的「意外」之情,究竟算是肯定還是否定?端看當時的想法而定。
當時的我傾向憂鬱,所以我的感受是被否定的。我覺得自己大學順利就學本身是個意外,這也間接導致在那間大學裡,無論何時,我都無法肯定自己。
在無數次自認為理所當然的失敗以後,很顯然地,亂七八糟的人生風景就會與我為伍。那時候我一直在想,要是我也可以像某些人一樣從自卑感轉變成自大狂就好了,起碼不會一直陷在自我厭惡當中。
然而,從自卑感轉變成自大狂實在不算一個健康的目標,這兩者都是情感極端的兩面,劍走偏鋒,總是傷了自己。
那麼,要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又該怎麼辦呢?
不惑之年的現在,我回頭一看,覺得有幾個點是值得一踐的:
1.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現在的能力到哪,能做到什麼地步。
2.建立合理的目標:給自己訂下只要用點力就能做到的功課,而且去完成它。
3.堆積微小的成就:小小的功課慢慢會堆砌成大大的軌跡,那些基礎會支撐自己,不再容易傾倒。
4.少說喪氣話:有句話說,「心態會引來符合期待的『氣』」,這意味著持續說些喪氣話和表達自卑,會讓一個人更加陷入低潮。正向思考能夠讓周圍的助力為你服務,起碼大環境會認知你是個正在前進的人。
5.享樂!享樂?。簬е鴺啡とミM行這些功課,不有趣的事情是做不長的。
我大抵是靠這些來一直慢慢往前走的吧。
不見得有什麼真正意義,或者令人欽羨不已的成果,但沒人能否定我至今的累積。在這一點上,我想我已經慢慢有了一點「健康的自我肯定」了。
現在我覺得,還可以再多走一點路。
就繼續實踐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