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大要是兩個合拍的人突然有一天就因為自己都說不上的原因而分手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也確實沒了對方以後比擁有對方時更要痛苦,可偏偏就是覺得這是正確的選項,不會反悔這個選項的。大概就是一種七年之癢的感覺。
其實好些點都描述得挺真實的,例如受方因自己的經歷的緣故,覺得向對方討要離開的原因實在太丟人了,所以每次都就這麼任由大家離開自己。面對已經一起四年的攻也是如此。攻方則是總想著要是對方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其實自己就會下的了,你怎麼就不能彌補我呢,可實際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堅持的點到底是什麼。因為我介懷你的點也正正是我願意去接納的點(攻很喜歡照顧人)。
但就是因為整體流程一直處於一種你我都知道大家還在意,就是大家嘴硬走不回一起的地步。看他們鬱悶陰濕的時候沒有那種破鏡的瘙癢感,而是像看初戀小情侶們小吃醋後又知道其實不需要吃醋而又開始得意。以至於哪怕有很多點的心境和設計是讓人能共鳴的、寫實的,作為一個故事似乎在感情上也沒有那般磨人的點。
另外會特別想吐槽劇本的敘事方式。那種“淡淡講完一句以後空氣安靜的日劇式獨白”太多了,因為這種形式給人一種完結和留白感,常性會在隔幾秒之後轉折到下一個scene。可作者同一話內每個小細節事件都頻繁第用這種獨白式講話給每個小節點畫上句號再接著接上。這種節奏感的奇妙感就像用長音作曲子的最後一個音符似的。
第2話中的其中16P就能找到4個這樣子的例子,算下來平均每4頁就會出現這種充滿完結感的旁白。
這麼單獨截出來可能會覺得還好……但實際上前面一點的話數真的是看個幾頁就出現這種狀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