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子沒有發開發筆記了。
今天要講的這個遊戲其實是個委託案,
但是委託主人間蒸發了……
因為也拖了幾年,
就乾脆公開了。
《算術遊戲:四則運算》
《Arithmetic Games : Elementary Arithmetic》
《算數ゲーム:初級演算》
遊戲時間:10~30分鐘
遊戲人數:2~6人
推薦年齡:8歲以上
遊戲類型:手牌管理
做為一個「教具」型的桌上遊戲,
其主要目的是給小學生練習以及小學數學老師做為上課輔助之用,
因此範圍僅限在四則運算以內。
由於整個遊戲繞不開四則運算,
特別是乘除法,
因此建議至少小學二年級以上才有辦法比較順利的進行遊戲。
主要卡片共有 54 張,
包括數字 1~9 各六張。
每個數字必包含一個運算符號,
+- 號各有兩個、×÷ 號各有一個這樣。
將卡片平均分給每個玩家,
所以 5 人局的場合會餘下 4 張。
(其餘人數都可以直接發完)
發完牌後選一個人當鬼,
遊戲從「鬼」開始順時針進行。
遊戲的起始數字為 24,
每次輪到你時,
你可以打出一張合法的卡片並進行運算,
並將運算結果大聲喊出。
具體規則是:
若為加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加上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例如,數字24的場合打出+8,就要喊出32。
若為加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減去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若為加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減去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例如,數字24的場合打出-8,就要喊出16。
若為乘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個位數乘上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若為乘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個位數乘上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例如,數字24的場合打出×3,因為4×3=12,所以要喊出12而不是72。
若為除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該數字除以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若為除法卡,則喊出的數字為「該數字除以你打出的卡片後」的數字。
→例如,數字24的場合打出÷6,就要喊出4。
當中特別規定:
當中特別規定:
若為加法卡或乘法卡,其結果不能大於50(可以等於50)
若為減法卡,其結果不能小於1(可以等於1)
若為除法卡,其結果必須整除
當玩家打出1張卡片然後說出一個數字後,就換下一個玩家。
遊戲進行到出現以下狀況時告一段落:
若某位玩家說出來的數字是錯誤的時。
若為減法卡,其結果不能小於1(可以等於1)
若為除法卡,其結果必須整除
當玩家打出1張卡片然後說出一個數字後,就換下一個玩家。
遊戲進行到出現以下狀況時告一段落:
若某位玩家說出來的數字是錯誤的時。
→例如,數字24打出×1,應該喊出4卻喊成了24。
若某位玩家手邊沒有可以打出來的卡片時。
若某位玩家手邊沒有可以打出來的卡片時。
→例如,數字49時,該玩家手邊剩下+2、×6、÷3三枚卡片,剛好都無法打出。
若某位玩家拖了太久的時間不出牌(陷入長考)。
若某位玩家拖了太久的時間不出牌(陷入長考)。
→關於「長考」的標準可根據玩家的算數能力來決定。
標準時間為5秒,但若同桌有年紀較低的小孩時,可考慮讓時間長些。
當以上狀況其中之一成立時,
當以上狀況其中之一成立時,
該玩家變成為了該回合的「鬼」。
「鬼」可以抽 1 張「功能卡」放在自己面前,
然後重新開始一輪新的遊戲。
新的遊戲一樣由「鬼」開始進行。
功能卡的效果五花八門,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危急時拯救你。
輪你的時候,
你可以不打牌改翻開自己得到的功能卡,
發揮卡片的效果並跳過自己的回合。
少出一張牌就少犯一次錯,
是很大的優勢。
如果所有玩家都能很順利地出牌且沒有人犯錯的話,
就表示大家都有小學畢業。當有玩家抽了 3 張功能卡時遊戲結束。
該玩家成為此遊戲的輸家。
這個遊戲只會有一名輸家,
請大家和平遊戲,
不要霸凌小學生。
【無盡模式】
無盡模式的玩法改為:
所有玩家起始只發 3 張手牌。
玩家出牌並喊出數字後就從中央抽1枚手牌。
無盡模式的玩法改為:
所有玩家起始只發 3 張手牌。
玩家出牌並喊出數字後就從中央抽1枚手牌。
如果中央的牌抽光了,就把打出來的牌洗一洗成為新的牌庫再抽。
如果使用功能卡的話就不用出牌,但還是可以抽牌,也就是說,手牌數會增加。(獲得選擇權優勢)
遊戲進行到有玩家收到 3 張功能卡時,該玩家成為輸家。
如果使用功能卡的話就不用出牌,但還是可以抽牌,也就是說,手牌數會增加。(獲得選擇權優勢)
遊戲進行到有玩家收到 3 張功能卡時,該玩家成為輸家。
【UNO模式】
UNO模式的玩法改為:
所有玩家發 6 張手牌。
出牌除了符合條件之外,若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就不用抽牌:
UNO模式的玩法改為:
所有玩家發 6 張手牌。
出牌除了符合條件之外,若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就不用抽牌:
→打出的牌與場上的牌的數字相同。
→打出的牌與場上的牌的運算子相同。
→打出的牌與場上的牌的運算子相同。
否則,跟無盡模式一樣,打完牌後要抽 1 張手牌。
如果中央的牌抽光了,就把打出來的牌洗一洗成為新的牌庫再抽。
如果有玩家喊錯數字或無法出牌:
如果有玩家喊錯數字或無法出牌:
→該玩家獨敗,抽1枚功能卡,並且遊戲重新一個回合。
如果有玩家將手牌打完且不用抽牌的場合:
→該玩家獨勝,所有其他玩家抽 1 張功能卡,並且遊戲重新一個回合。
遊戲進行到有玩家收到 3 張功能卡時,該玩家成為輸家。
【功能牌】
主要功能:
指定:
你可以出一張牌,或者不出牌。
指定一個玩家,變成他的回合。
回轉:
你可以出一張牌,或者不出牌。
將遊戲輪流的方向反轉過來。
眼牌:
你可以出一張牌,或者不出牌。
指定一個玩家,你可以查看他的手牌。
連發:
你可以出一張牌,或者不出牌。
指定一個玩家,他必須連出兩張牌。
贈禮:
你不可以出牌。
指定一個玩家,給他一張牌。
交換:
指定一個玩家,跟他交換整副手牌。 你可以出一張牌,或者不出牌。
數字功能:
999:
你不可以出牌。
本回合的數字上限變成 99,但是下限變成 9。
20:
你不可以出牌。
你可以把數字立即 +20 或者 -20。
七七:
你不可以出牌。
數字直接變成 49。
功能牌一定是一組六種主要功能之一與三種數字功能之一的組合,
因此共有 18 張。
發動功能牌時你只能從主要功能與數字功能中選擇一個發動。
功能牌只能使用一次,
但使用後不會消失,
因此你最多只可以使用兩次功能牌,
因為當你獲得第三張功能牌時你就輸了。
【開發筆記】
※為什麼乘法只做個位數乘法而不是直接乘?
→由於國小二年級只學到「九九乘法」, 因此刻意不進行二位數的乘法。
※為什麼要設 50 的上限?
→因為九九乘法最大值只到 81,
不做上限的話乘法牌就是永遠都可以出的安全牌。
另一方面,
也是要讓學生了解到乘法的成長速度,
明明只有個位數的相乘也可以爆掉。
※為什麼要從 24 開始?
→數值靠近中間,
這樣加法減法乘法就都可以出,
除法也只有 5、7、9 三個數字不能出而已,
最大幅度確保玩家不會一開場就死局。
※為什麼除法必須整除?
→因為主要對象是剛學九九乘法的學生,
要讓學生學習「除法是乘法的反運算」的這個邏輯,
因此除法必須整除。
如果學生尚未學習除法,
建議將除法的卡片移除。
※為什麼分成三個模式?
→主要是提供給老師或家長在運用上的選擇。
→標準模式有一個相當於「畢業」的目標,
可以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
如果連有限次數的運算都會出錯就代表自己需要再加強,
反之如果能完美完成任務就代表自己已經學會四則運算了。
→無盡模式則考驗學生的集中力與穩定性,
因為卡片選擇少在加上沒有可見的盡頭,
對學生會產生較大的壓力。
在壓力的狀態下如果也能保持不犯錯,
就代表學生已經十分熟練了。
→UNO模式則是作為比較具有樂趣性的一般向桌遊的追加規則,
透過追加額外的限制與獎勵機制,
讓遊戲變得「有輸贏」的空間,
比較不會是單純只是教具的感覺。
![](https://images.plurk.com/2Cy1umXu4Yn1MKgOBft2Wt.png)
封面圖片: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