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思量近來的土地與財富再分配議題〉

琲世桐 | 2023-07-02 14:49:56 | 巴幣 1006 | 人氣 160


思量近來的土地與財富再分配議題

很多人基本都表示應該要努力工作賺錢才可以,而不是擺爛等別人給。讓我們先不對這個觀點進行評價,而是接受他,然後我們就會發現,按照這個觀點,有兩種人很該死,一是地主,而是龐大遺產的繼承者。後者不用多說明,前者需要說明一下。

我們認為一個土地的價值的上漲原因在哪?是供需法則嗎?但是這無法解釋為何在二戰後嬰兒潮,大量人口激增的情況下,歐美國家的土地問題沒有很嚴重。【註1】此外也需要注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任何的「生產要素」,舉凡:人力、原料等都需要進行再生產,也就是是說在一套生產線上,人必須隔一天繼續來上班,原料必須持續供應,否則生產無以為繼。【註2】為了避免模糊我想談的,我在這裡要說明,我所要解釋的不是「炒房」、「炒地皮」這類惡劣行為,而是土地的價格的上漲從何而來?

19世紀末的一位美國經濟學家Henry George給出了解答,土地的上漲後的利潤應該是基於在那塊土地上辛勤工作的人的勞動成果,而不是地主。

當我們看著臺北信義區,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的,是無數的男男女女的打拼,是無數人的血淚,是無數人的辛勤工作在建設這片土地,讓這片土地變得更好,更繁榮,如果沒有這些無名英雄,無名的勞工的努力,信義區還會如此繁榮嗎?要是這些勞工離開了,單靠信義區的地主,能讓這塊土地更繁榮嗎?當然不會,因為地主只是買塊地放在那裡罷了,他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Henry George因此提出,應該設立一個公民基金,政府必須每年課徵土地稅,將這些稅金放在公民基金中,然後再分配給全體公民,因為這些土地上漲後的收益存在之前提,是基於全體公民的辛苦勞動,因此應該歸還於全體公民。我個人認為,如果你願意接受學生的前提「應該要努力工作賺錢才可以」,那麼這個經濟理論應該也要被接受。

我認為皮凱提的遺產再分配理論,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既然你認為不勞而獲之財不應當,那麼遺產何嘗不是一種「不勞而獲之財」呢?

再來談及一些人的擔憂:「『有人會存心擺爛不工作』,或『容易讓人失去上進之心』」,但是這種觀點並沒有任何經驗證據加以佐證,更何況,如果我今天工作只是為了養活自己和生存下去,事實上我一點都不喜歡這份工作,如今有一個機會,我可以得到一筆錢,我有時間,有資源可以去增進自己,去做我自己喜歡的是,發展興趣,進而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並且樂在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再來有人把全民基金理解為共產主義,就是大大的錯誤了,【註3】皮凱提或許是泛左翼經濟學家,但在我看來,他不是共產主義者,也不是社會主義者而且這種對皮凱提的誤會也顯示了,大多數人依然深受冷戰宣傳的影響,十足可惜。【註4】

看得出來財富分配與這類經濟議題的重視程度與理解程度依舊不夠,恐怕也跟臺灣長期缺乏這類議題的建設性討論和普遍的右傾化有關。

註釋

【註1】請參考約書·萊恩—柯林斯著、謝琳娜譯,2021,《為什麼你買不起房子》。香港,手民。

【註2】請參考路易·阿圖塞著、杜章智譯,1990,〈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收錄於《列寧與哲學》。臺北,遠流。

【註3】在我看來,馬克思沒有提及共產主義社會是如何如何的,但是在他晚年的一篇〈論土地國有化〉中提及這麼一段描述:「由平等而自由的生產者自願的組織在一起,進行民主的決策,聯合的生產。」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18/006.htm

【註4】如果對皮凱提進行深入的討論,最好的方法還是親自閱讀他的著作才是,例如:《資本與意識形態》、《世界不平等報告》、《社會主義快來吧!》等······此外,還可以參考中山大學社會系萬毓澤教授的相關文章:
萬毓澤,2014,〈《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不是二十一世紀的《資本論》〉,《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電子評論版】》,臺北:衛城出版。
萬毓澤,2022,〈推薦序〉,收於 Thomas Piketty,《資本與意識形態》,導讀別冊,新北市:衛城出版,頁 29-32。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