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完的翌日,我馬上跑去相機店沖曬底片。等了一個多小時,便收到了店家傳來的,包含了電子檔的電郵。
我鬆了一口氣,看來都有好好曝光。底片相機因為基本都有過五十年的歷史,感光元件多已老化,隨時端出一堆過曝或欠曝的照片也不出為奇。
不過果然,底片拍出來的色調都很有特色。不過有一張照片的變化完全是我意想不到的,那張在Primrose Hill拍的日落風景。
本來應該是藍白色和橙黃色交織出夢幻的淡黃色,但在這張照片上通通看不見。要不是落日把自己的餘光灑在樹林上,把綠樹染成一片橙,我都差點看不出這拍的是日落。
嗯……不過我覺得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我不是在說甚麼底片攝影的特性云云。只是,就算是同一幅景象,每個人映照在心中的東西想必也不一樣。比方說,我看到的黃昏,和她看到的黃昏一定也是不一樣的吧,即使我們相鄰,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看著同一個風景。那麼,相機和我看到的東西不同,似乎也不是甚麼奇怪的事情?
如果相機有靈魂的話,可能它正在抱怨著,不要讓它這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工作,所以才給出了和實物完全不符的照片。也可能其實是那種口上說著「為了你好」的長輩,擅自地把照片塗抹成它喜歡的樣子。
看著日落時的我當時是在想甚麼呢?除了率直地為眼前的美景感動之外,我當時好像是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用文字來描述這個風景。使用「交織」這個動詞,應該就是當時決定好的。
那,她呢?她又在想著甚麼?可能是想起了上次一同前來的友人的臉龐。也可能是感嘆著走了一天路,好累。有機會的話問問她好了。
也可能是心裏默默地感到十分尷尬?開玩笑的。就算是悲觀主義者如我,也了解她在那個瞬間沒有這樣想,應該……吧?
說到底我不是太喜歡「了解」、「信任」之類的詞彙。看似是十分美好的詞彙,但是我從中感受到一種自以為是的傲慢、一種單方面強加的暴力。我到底了解她甚麼了?非要說的話,我搞不懂她在想甚麼的時候才比較多吧?
但也不是特指她,我並不認為我能了解任何一個人,包括父母。能自信滿滿地宣稱了解他人的人,不是思考不經大腦的蠢蛋,就是別有用心的騙子,絕無其他可能。
我能做到的,不過是從最初就放棄能夠互相了解,並在此不忘記有所誤解的前提下,表明自己希望用上一生的時間,來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地增進對他人的了解罷了。
100不可能達成,但是朝100邁進的過程很寶貴。
所以,我在書寫著。
透過文字,讓他人了解我的想法。
我認為文字是表達自己時最精確的工具,無論是圖片還是聲音都比不上。
當然,聲音看似是文字的基礎上,再加上語氣。但是大多數人在使用聲音時,都不像在使用文字時那麼小心翼翼,也甚少像書本一樣把話說得那麼詳盡。所以綜合地考慮,果然還是文字最強。
可是,即使是文字,也不可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都準確地傳達給讀者。讀者們會因為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讀。不然也不會需要考「閱讀理解」了。
所以,我今天仍在書寫。
每多寫一字,就能多讓人了解到我的思想一分。
所以,我以後仍會一直書寫。
因為人是不可能做到互相理解的,如同菲林相機和我看到的景色永遠不同一樣。我只能一直堅持寫下去,一點一點地消除誤解。
那麼,就讓我先從向某位導遊傳一封飽含謝意的訊息開始吧。為了精準地表達出我的想法,為了提醒自己對她並不了解,我小心翼翼地挑選著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