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的哲學老師跟我說,我在之前一門哲學的課的表現不太好,主要是在作業和小論文方面。
雖然最後的分數是好看的,不過老師說分數高低是比較出來。分數高不代表很優秀,一般的也未必不好,只是有更好的學生存在。很顯然當時和我一起讀的同學都不是特別出眾的,才成就了我的高分,我第一次要感謝這些人,不過不要在我的分組報告小組就好。
我以前還以為自己的哲學還蠻不錯的,因為我經常看跟哲學有關的書籍。不過到真的要以文字的形式發表自己對一些哲學性題材的意見,或者是把哲學概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上,我就比一些學生顯得相形見絀。
比方說,一個好的論點的構造是ABCD,我就可能變成ACDB,甚至不斷重複同一句話。在論述的結構上,我很容易因為過於放飛自我而令文章變得鬆散且毫無中心,說服力低下。其實我在書寫之前有做筆記,讓自己知道會寫什麼,先整理好思緒,不過一寫出來就會亂七八糟,或是說了一堆沒有核心的幹話。
在更早以前我就留意到這個問題,只是當時我都是完全贊同一些意見,完全就是拾人牙慧,可沒想到老師也會覺得我寫得好。
我是很喜歡看哲學的書籍,偶爾也會看學者寫的論文,不過到自己寫出來的時候,我總是以為是在寫類似巴哈日誌這種比較隨性的文章,就沒有縝密的規劃。寫得好與否,純粹看運氣和老師的眼光。
當我遇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時,會變得很厭惡。不過哲學倒不是如此,只是有種不甘心的感覺,因為喜歡思考的我,被拙劣表達能力拖累了論點的完整性,看來我不能成爲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了。
反正之後也不需要唸哲學的課了,偶爾就多看哲學的書籍,補充一下知識,然後融入自己的價值裡,跟別人討論時或做其他作業時也能間接引用那些哲學巨人的思想。我不喜歡直接提到存在主義、形上學等概念,我認為哲學要實用才有學習的價值。
本日名言: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盧梭)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