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收到第一百五十個勇者評價 (紅心) ~
感謝給我紅心的朋友! ^^
Thank you very much ~
今天分享一場很有意思的課程講座 ~ 馬世芳先生談校園民歌!^^
~~~~~~~~~~~~~~~~~~~~~~~~~~~~~~~~~~~~~~~~~~~~~~~~~~~~~~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 」
曾聽馬世芳先生的民歌講座──一個音樂的時代,學生們在校園間,唱出自己的聲音。
從李雙澤開始,講到校園民歌的風行,
聊起李泰祥的精彩風華、大師典範,
述說李建復、齊豫、包美聖等人百花齊放、交相輝映,
再談及羅大佑走出校園的變革。
馬世芳先生的開場白很有趣,他說:“民歌之母陶曉清女士是我媽,所以,我就是民歌本人了!”
猶記得,當時,我總是買個蔥油餅,趕去教室,站在門口,一邊吃,一邊聽課。
吃完,再到位置坐下。XD
聽馬世芳先生介紹《浮雲遊子》、《外婆的澎湖灣》、《捉泥鰍》、《秋蟬》、《偈》、《給你呆呆》、《告別》、《鹿港小鎮》……。
感覺《浮雲遊子》很像當時這些學生的群像:
「肩負著一隻白背包」,也許加上一把吉他,「踏著快捷的腳步」。
馬先生說:“他們的白背包裡,很可能是一本存在主義的書籍”、“他們的憂愁,則是淡淡的哀傷”。
當年,那些唱著校園民歌的學生是一股清新、純淨的氣息,帶著向上的力量。
這讓我聯想到《未央歌》的西南聯大,雖然,氛圍比起《未央歌》要輕鬆寫意得多。
個人偏好,我特別喜歡其中的《曠野寄情》、《橄欖樹》、《歸去來兮》等。
校園民歌系列介紹中,還有兩個不那麼校園的聲音,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位是李泰祥大師,李泰祥大師有著深厚精湛的音樂功底,加上綜合創新的求變精神,創作出極為動人的旋律?!堕蠙鞓洹贰ⅰ赌闶俏宜械幕貞洝?、《告別》……等,技巧高深、音調絕美,由齊豫等人唱出,聲聲如夢,攝人心魄。
另一位是羅大佑先生,羅大佑先生曲風多變,融合搖滾等元素,歌詞內容則關懷廣闊,極富思考性、批判性,比如:《鹿港小鎮》、《皇后大道東》、《亞細亞的孤兒》……等,他自己負責詞、曲、演唱,將歌聲從校園帶到社會。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繁榮的都市,過度的小鎮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猶記得,課後,我搭公車回住處,仍感餘音繞樑。
這是一系列很棒的講座,值得一聽!
《橄欖樹》作詞:三毛,作曲:李泰祥,演唱:齊豫
(這是 youtube 中的影片連結,若有侵權,還請告知,我當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