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接續這篇臺股萬五後的儲蓄計畫檢討。根據這篇的檢討,我得出「少即是多」是值得被實驗與驗證的股票儲蓄理念,「少」指的是購買ETF種類要盡可能地少,「多」則是選好標的後要盡可能多地持續投入。然而我再三檢視這個理念後感覺可以再一次檢討,其方向有二,其一為若少即是多,那麼目前選擇的006208跟00878能不能再少掉一個標的,讓全部資金集中在一檔ETF即可?換言之我要的是市場報酬還是高股息?其二為我需要想出一個防止一時衝動的防賣出心理機制,以免自己在未來股市波動時的衝動破壞了長期持有的計畫。
首先我先分享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故事,甲跟乙分別買高股息ETF與市場報酬型ETF(以下簡稱為市值型),一段時間後甲透過高股息ETF的股息獲得了一百萬,而乙賣掉市值型ETF後也獲得了一百萬,但就在隔天該市值型大漲10%。這個故事我覺得有個很有趣的思考角度,為什麼在感覺上會覺得市值型虧了?為什麼覺得高股息賺了?
我會覺得高股息賺了的心理大概是覺得ETF價格上漲時有賺價差,但下跌時可以領股息,不論漲了跌了我都贏,所以贏兩次簡稱雙贏;而覺得市值型賠了的心理大概是覺得ETF價格下跌時會賠價差,且配息次數頂多兩次而且發的錢還少,不管怎麼比都是輸所以簡稱雙輸,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這是投信券商透過低利率時代的大眾心理,推出所謂高殖利率或者號稱可以打敗大盤的ETF後,再僱用財經網紅打廣告的賺錢手段?其實真正贏兩次的是市值型股票,輸兩次的是高股息股票?從中我甚至可以再提出分支思考點,那就是配發股息真的重要嗎?配息次數多真的能讓人賺錢嗎?會不會把這些錢併入股票的資本才能有助於價值增長?
首先我先分享就當前我作為股市新手對於市值型ETF的理解,這很簡單就是市值加權,市值越大佔的成分越多,這很簡單易懂;而我對高股息的理解似乎就只是發的錢多,但如果這發的錢如同左手拿錢給右手,以為是股息報酬但其實是當初買ETF的本金,那麼意義何在呢?還有一點是股價的下跌是有助於殖利率拉抬,這讓我想起當初臺股萬八時0050在140元時0056在32元,現在0050變成127元時0056在31元,這意味著經理人在操作時會為了殖利率好看而盡量讓股價處於較為平穩的狀態。此時我可以大膽做個假設,未來40年後我要退休時很可能0050已經上300元大關了,而0056很可能還會在50元左右徘徊,當然這個股價我是隨便猜的,但這意味著當我若用大量時間澆灌時市值型所獲得的報酬是贏高股息的,可是這樣的操作也意味著股票雖說是長期持有,但在長遠的未來還是要賣掉的。
所以我現在可以先獲得一個簡易的結論,那就是若006208跟00878要再少掉一個標的,那麼就是少掉00878以集中全部資金在006208上。可是就當前而言要我清空手上全部的878是相當大的心理挑戰,所以目前的想法是既然已經持有那就繼續維持,但後續就只買006208。
接著要討論的是防一時衝動的賣出心理保護機制,關於這點我想借用PLC電路階梯圖的構想,透過階梯的方式一階一階的方式論述我當前的選股構想,當未來的我想賣出時就必須想辦法推翻現在所想的選股階梯圖,並提出一套更優秀的選股階梯圖。
首先第一階為「股票是一種儲蓄,不是一種投資,更不是一種投機」。將儲蓄作為第一階是為我的整體股市資產佈置定調,至於此處的儲蓄是指錢的保值,以避免每年的通膨讓我的錢越來越薄。而我之所以要儲蓄就本質而言是避險,畢竟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個萬一,但是這種人生的萬一終究是低概率事件,我不能因為要避免這種人生低概率事件而把錢放在銀行裡,進而讓我的錢越來越薄,所以我需要將這些錢「轉化」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成長的標的。
接著第二階是「少即是多」。由於我需要將錢轉化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成長的標的,需要做的便是將額度很有限的本金集中配置在一檔ETF,換言之,「少」便是選擇的ETF種類要盡可能地少,如果選三檔就要思考能不能只選兩檔,倘若剩下兩檔就要再思考能不能只剩下一檔;「多」則是投入標的的金額要盡可能地多。就我自己而言,我對所謂多選幾檔ETF來分散風險的構想是保持著質疑的態度,畢竟ETF的成分本身就已經分散風險了,即便是市值型的成分會因為臺積電的體量而佔據多數,但回想當時的HTC再看看現在的臺積電,如果未來也許一天臺積電真的走下神壇了,那也是市場所決定的,我要做的就只是跟著市場走。
最後第三階便是「長期持有」。我相信任何一檔非槓桿、非反向型ETF的績效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澆灌,過於頻繁地買賣所產生的摩擦以及資金閒置只會侵蝕報酬,所以我當前的想法是持有時間至少至少至少要一年以上,當然我相信一年的時間還是太短了,任何ETF的持有都應該以「年」的單位,持有的越久才能越展現該檔ETF的績效。
其實我還有想到第四階是「我不需要打敗大盤」,但想到有三必有四、有五必有六定理(不要問我這是什麼定理,這就像動漫裡三大人物必有第四人一樣),這麼一看好像三條階梯圖有四條好像也很合理。總而言之股市作為一種零和遊戲,我賺了便意味著有人賠了,再加上近期投信推出ETF的速度太快太多,而為了宣傳便意味著投信會運用很多在我看來不明覺厲的神奇用詞,尤其是指數的編制上,我更是相信很多散戶更是說不出自己買的ETF是追蹤什麼指數、該指數的編制邏輯是什麼。這很容易造成結果就是這麼個結果,選出來的公司就是這些,但是為什麼是這個結果、為什麼會選出這些公司才是決定績效的關鍵,倘若在這地方有模糊地帶的話便不應該投入,因為意味著自己拿錢買了個自己也不太清楚的東西。
最後我分享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很多人其實對自己賺多還是賠多少是不清楚的,通常只知道個大概,確切是多少根本無從算起,帳目是一塌糊塗,即便知道結果了通常也是慘不忍睹,很可能在股市多年是不賺不賠、賺了又賠,股海浮沉,大概很多年之後就換了個經驗而已。所以如果覺得自己沒那麼厲害,只要贏一半的人就好,每年不會賺最多,可是每年都會贏一半的投資人,那就跟著大盤走吧。
先這樣,以後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