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咖孔明》從黑馬到OP爆走,再到走向神作。現在觀賞這部作品已經是用欣賞音樂藝術品的地位。
前期主要偏向看孔明獻計,但後期,已經是在尋找觸動內心的音樂,是如何一步步攀登上全新的高峰。
《I'm still alive today》同樣一首歌,從第一話到第九話,不論是情感還是技巧,都已經昇華到足以震撼心靈的體感。
尤其第九話在角色的情境刻劃,加上歌聲的渲染力,多層次的情緒疊加,終能創造出足夠穿透人心的感動力。
P.A在工作女孩系列,一直都能表現亮眼。2021年的原創《白沙的Aquatope》我本以為會有什麼超展開,只是後半表現就拉回到工作寫實,如果能結合風花得重新出道,是有機會作出派對孔明的成果。
要製作出這樣的作品,不僅考驗編劇作品的節奏,還考驗著作詞、作曲以及歌唱功力,都需要在每次呈現上,不斷更上一層體感力。
只能說製作組,對這部作品的製作非常用心。

中期用十萬讚企劃,來引領後續篇幅的方向,一點點展開作品的核心價值「為何而唱?」
就像當初在《白箱》內提到「為了什麼作動畫?」
其實不論是什麼樣的答案,這份答案的意義,只我們自己能去實現,而這段實現夢想的過程,則被稱為奇蹟。
《派對咖孔明》走到第十話歌曲逐漸成熟,劇情的最後一段,歌曲漸漸引入序破急突然中斷,進入一段空白的沉澱,最後將歌曲名稱,改成「DREAMER」
這完美展抓住情緒體感,與日本美學的極致展現。
從四月初放送到現在,最後兩話的收尾空間,絕對能創造新歷史。



